知道前夫再婚了的說說匯總90條
生而不養,生干嘛美文
今天忙著的時候,一個陌生的電話突然打了進來,接聽了以后,卻傳來堂姐著急的聲音,問我有沒有收到給她轉賬的微信,我說沒有啊,她匆匆 告訴我,如果收到千萬別轉,然后就急急忙忙的掛掉了。我聽著聲音不對,就給堂哥打了電話,詢問后才知道,堂姐的手機昨天晚上被她兒子拿走了,今天聯系不上了,然后微信也被改了密碼,瘋狂的向微信好友借錢,以堂姐的口吻。已經好多人給轉過去了。堂姐最后去了派出所報案才了結此事。
堂姐二婚,拿走手機的是她和前夫的兒子,今年16歲,撫養權在前夫那里,但是不關心他,不疼他,而且又有了新家,于是堂姐再婚后,一直帶著他一起生活。再婚的夫君有一個女兒,和堂姐的.兒子同歲,于是這個家就是四口之家了。
看似兒女雙全,但是矛盾很多,而且堂姐再婚后,一直懷不上孩子,感情有點經不起推敲,中間各種矛盾各種鬧好在苦盡甘來,今年夏天生了一個兒子。只是每想到,小兒子的到來,給了大兒子很大的危機感,于是就輟學混社會,而堂姐,根本沒有時間顧及他。堂姐的前夫,更是像從來都沒有這個兒子一樣,一點都不管,于是混了將近半年的孩子,終于在昨天晚上匆匆歸家,拿看手機又離開了。天黑了,不知道堂姐的兒子找回來了沒有。即使是找回來了,人生就能夠重新走上正軌嗎?不知道這個可憐的小孩,到底是怎么長這么大的,其中滋味除了他,也許無人能懂,這當然也不是他墮落的原因,可畢竟這孩子是被耽誤了,父母難道沒一點責任嗎?無論什么原因,孩子既然生下來了,總要對他負責不是嗎?總不能因為父母的過失,就只生下而不負責吧?孩子沒有選擇父母的權利,可是父母不能不盡自己的義務啊?既然生了,多艱難都得把他好好養育不是嗎?為什么僅僅是為了追求自己的所謂的幸福愛情就不顧孩子的感受呢?生而不養,生他干嘛?
愿每一個來到這個世界的小天使,都能被溫柔以待,健康成長。愿每一對父母,一定要思量好了,下定決心無論發生什么,都會好好待未來的孩子,再把他們生下來。
畢業生簡歷勿華而不實
目前很多畢業生在參加招聘會時,都會精心制作求職簡歷,以更好地推介自己,引起用人單位的注意。但有的畢業生為了“與眾不同”,花費較高的成本制作求職簡歷。對此,有關專家指出,簡歷只要做到實用,能說明自己適合欲謀求的職位就可以了,過高的成本反而會引起注重成本意識企業的反感。
記者從西安人才市場了解到,有的簡歷制作成本較高,如使用了噴繪技術等,有的還專門制作了彩色的個人宣傳冊。對此,專家認為,除了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生有明確藝術設計求職意向,需要用特殊的方式展示個人技能和藝術風格外,其他學科專業畢業生沒有必要花費太大的成本來制作個人簡歷。作為沒有經濟收入來源的大學生,還是要養成勤儉、務實的習慣,會更讓企業感到踏實。
美文:《生不對,死不起》
來如水兮逝如風,不知何所來兮何所終。
---題記
眼底仍是寂靜,像夏威夷這個季節天邊的云那般淡漠。但只要細細一看,就能發現里面的.廢墟,無止境的廢墟,最徹底不過絕望。
疼,很疼。
可是,那有如何?就算你被人刮肉拆骨,血流不止,痛不欲生,那也僅僅是你一個人的事。別人或許會同情,流淚,乃至幸災樂禍,可無論如何,她們永遠無法體會到你到底疼到了何種地步,即使如此又何必將自己的傷給別人看。
突然想到了雷柔,那個有著孤獨、無助和深不可測的絕望的女子。我為什么喜歡她呢?或許只是因為我有著和她一樣的永無止境的廢墟和深不可測的絕望吧。
幸福么。不是沒想過,只是太過遙遠便不再幻想了。有些東西,要之不得,便只能放棄;有些過去,關于幸福或傷痛,便只能埋于心底;有些希冀,關于現在或將來,便只能遺忘;有些心事無能為力,便只能自我消蝕,無話可說,不若不說。
不再試著去擁抱希望,因為一有希望便是最徹底不過的絕望。就這樣吧,如同一個被世界遺忘的老人一般,那般孤獨,那般沉默,那般滄桑。
告誡:畢業生求職簡歷切勿“注水”
某企業最近面試了一批高校畢業生,發現部分學生的表現與求職簡歷中的自我描述出入不小。如有的在簡歷中寫“曾在校內組織策劃過大型活動”,但面試官細問后發現,該學生只是“參與”過這項活動。畢業生求職簡歷“注水”現象并不鮮見。一些企業、教育界人士告誡學生,簡歷可以適度包裝,但不可弄虛作假。
學生會“干事”成了“副主席”
簡歷是贏得用人單位好感,獲得面試機會的“敲門磚”,所以大學生特別重視。“硬指標”很難“修飾”,如學業成績單由高校教務處統一打印、蓋章;英語【第4句】:六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都需要附上復印件。
被“注水”的通常是實踐經歷、榮譽稱號、自我評價等內容。有的學生明明只當過學生會干事,卻自我“提拔”成了學生會副主席。有的得過班級榮譽稱號,卻“升格”成校級榮譽稱號。有的把實習經歷寫了一大串,其中不乏世界500強企業,實際上有的企業只去實習了幾天。不少學生在寫自我評價時一味借鑒網上標準版:開朗,善于與人溝通,團隊合作能力強,吃苦耐勞……千人一面,不由得讓企業人事經理生疑。
一些學生認為,為了脫穎而出,簡歷“拔高”一下情有可原;也有的說,別人把自己寫得很完美,我不修飾一下,不就吃虧了嗎?
高校切莫助長“注水”風
對“注水”簡歷,用人單位自有應對之策。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公司人力資源部門人士表示,比起那些“自我描述”,企業招聘時更看重學校蓋章的部分,比如成績單,能夠客觀真實反映學生學業素質。如果企業有意錄用某個學生,可以打電話向學校求證,到底是不是真的“班長”、“學生會主席”,一問便知。
不少企業對招聘人員面試時,往往會針對對方簡歷上的社會實踐經歷詳細詢問。如果某學生只是活動參與者,而非組織者,幾個問題便會露餡;即便事先作過充分準備,面試官現場設置一個情境,也會令學生出現破綻。有的學生盡管各方面條件都不錯,但一旦被面試官看出有違誠信的'跡象,肯定失去了這次求職機會。
不少求職簡歷上有輔導員對學生的評價,但有的輔導員由于“拉不下臉面”,所作評價夸大其詞,影響了真實性。有的學校為學生社會實踐經歷蓋章也比較隨意,未經過核實。 一些企業界人士指出,學校切不可助長簡歷“注水”之風。
堅守誠信基礎上學會“營銷”
上海師大黨委副書記蔣威宜指出,即便身處激烈的就業競爭中,大學生求職還是應堅守誠信原則。誠信道德底線一旦被突破,它就會越降越低,最終影響他們的一生。寫誠信簡歷,應該是高校對學生就業指導的重要一課。
有關專家指出,大學生寫求職簡歷可以適度“包裝”,但不可“注水”;可以根據崗位需求,較多地展示自身優勢,但不能把“1”寫成“2”。如你想應聘市場營銷崗位,可以選取實習經歷中與之相匹配的內容來寫,而不必面面俱到。如果你曾干過商品派送的活兒,確有成效,不要籠統地寫“鍛煉了能力”,可以寫多少時間內業務量提高了多少,這樣更能吸引招聘人員的“眼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