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回來了的好句子匯總50句
朱鹮飛回來了語文教學設計
【第1句】: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的記敘順序,[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上冊《朱鹮飛回來了》教學設計。
2.了解科考隊員們在小朋友的幫助下,發現并精心保護朱鶴的經過,培養學生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2句】:教學重難點
在指導朗讀的同時,讓學生了解科考隊員們在小朋友的幫助下,發現并精心保護朱鷯的經過,培養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
【第3句】:教學用具: 教學掛圖;實物投影
【第4句】: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請看一組數字:1=1;1=8760;1=?
1=l,表示每一小時就有一種生物滅絕。1=8760,告訴我們一年里有8760種物種在我們這個美麗的星球上消失。l=?你們知道一只熊貓的價格嗎?猜猜?(學生自由發言)熊貓是無價的。在我國陜西秦嶺一帶,有一種鳥,它的數量比熊貓還要少,它比熊貓還要珍貴,你們知道它叫什么嗎?
(板書課題)
(二)、讀懂“閱讀提示”,把握學習目標。
1.這篇課文比較長,我們要在一節課中讀懂、學會,有什么好辦法?(學生談辦法)
我們可以根據閱讀提示中的要求來進行閱讀,也可以使用自己習慣的學習方法。
2.引導朗讀閱讀提示。
3.提示告訴我們可以怎么讀?(投影出示)
(1)讀讀想想,課文是怎樣一步一步敘述的。
(2)在課文中找一找小光和小伙伴們為了尋找、保護朱鷯都做了哪些事。
(3)想想他們的做法給我們什么啟發。
(三)、自讀課文,弄清課文的記敘順序,了解文幸的主要內容。
1.學生自讀課文,不熟練、不通順的地方可以多讀幾遍認讀生字。
2.討論:課文先講了什么?又講了什么?最后講了什么?(提醒學生可以找有關時間的詞語。)
先介紹了小光巧遇科考隊員,并得知他們此行是為了尋找珍稀的`朱鷯;再講在小朋友的熱心幫助下,科考隊員發現了朱鷯,并開展了一系列的保護工作;最后講陜西省洋縣被列為自然保護區,成群的朱期在那里快樂地生活,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上冊《朱鹮飛回來了》教學設計》。
3.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指導朗讀,理解內容。
1.找出有關段落,讀一讀。
2.討論:小光和小伙伴為了尋找、保護朱鷯都做了哪些事?用簡要的詞句概括。(板書)
(1)積極發動
(2)耐心尋找
(3)全力保護
3.小光和他的小伙伴們為保護朱鷯立了大功,我們應該好好把他們的事跡宣傳一下,也好讓更多的人加入到保護野生動物的隊伍中來。誰把他們的事跡讀一談?
指導朗讀。
(1)“積極發動”部分要讀出不同人物的不同特點,抓住小光和小胖子的神態、動作、語言,體會他們的天真可愛和熱情。在熟讀的基礎上,還可以分角色朗讀。
(2)“耐心尋找”部分要讀出他們的“忍耐”和發現朱朝后的喜悅,體會他們對朱鷯的珍愛。
(3)“全力保護”部分,品味描寫他們對小朱鷯悉心照顧的句子,體會他們對朱鵲無比珍愛的感情。
(五)、創設情境,激發談話,進一步理解課文。
1.如果小光和他的小伙伴們今天來到我們班,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會向他們提出什么問題?
2.選兩位同學扮演小光和小胖子。其他同學談自已的體會,或向他們提問。
(六)、交流查找的資料。
學生匯報交流他們找到的有關資料。
(七)、小結。
同學們,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保護動物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讓我們向小光他們學習,從現在開始,保護身邊的動物,愛護我們身邊的一草一木,讓我們的地球永遠生機勃勃,永遠多姿多彩!
(八)、布置作業。
1.復習鞏同生字。
2.把課文中優美的語句摘抄下來。
朱鹮飛回來了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
【第1句】:認識本課8 個生字。
【第2句】: 根據閱讀提示自讀課文,了解科考隊員在小朋友的幫助下,發現并精心保護朱鹮的經過,了解課文的記敘順序。
【第3句】: 增強學生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了解發現朱鹮過程和課文記敘的順序。
教學準備:
【第1句】: 學生課前按預習提示初讀課文,通過圖書室或網絡查閱有關朱鹮的資料。
【第2句】: 教師準備朱鹮的投影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根據閱讀提示自讀課文,了解科考隊員在小朋友的幫助下,發現并精心保護朱鹮的經過,了解課文的記敘順序。
教學過程 :
【第1句】:激趣引入
展示朱鹮的投影片
教師:認識這些可愛的鳥兒嗎?你是怎么知道的?請你結合自己查找的資料給大家介紹介紹。課文中哪里介紹了朱鹮的樣子?請學生朗讀課文12自然段的“只見這兩只鳥兒……”一節。
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學習《朱鹮飛回來了》這篇課文。請大家齊讀課題。
【第2句】:自讀課文,小組匯報交流
【第1句】:課前,同學們都已經初讀了課文,下面我們根據課文的閱讀提示再次自讀課文,把自己能夠讀懂的地方和還有疑問的地方做上記號。
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參與。
【第2句】:匯報交流。
教師:小光和伙伴們為了尋找保護朱鹮做了哪些事?文章先寫了什么,接著寫了什么然后講了什么,最后講了什么?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板書。
教師:通過剛才的朗讀,你一定讀懂了一些地方,也可能遇到一些困難,下節課,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第1句】:了解科考隊員在小朋友的幫助下,發現并精心保護朱鹮的經過,了解課文的記敘順序。
【第2句】:增強學生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過程 :
【第1句】:復習導入 新課。
【第2句】:匯報交流上節課的問題
通過自己的學習,你認識了哪些詞語,讀懂了哪些地方?
點拔:
(1)為什么朱鹮會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
請學生朗讀課文中有關段落。比如第四自然段中的一些句子:“1978年,一份有關野生動物的緊急報告引起了亞洲國家的關注。……”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可讓學生繼續發言或是教師引出問題:為什么科學考察隊會來到陜西洋縣呢?“頻繁”是什么意思?引讀“他們認為那里森林茂密……因此,在那兒找到朱鹮的希望較大。”
(2)尋找朱鹮的過程辛苦嗎?
“天氣很熱,蟲子不停地對他們進行騷擾,但是,大家都忍耐著,盡量減少活動,以免干擾觀察工作”等句子體會到。讓學生把句子讀一讀。
(3)大家都非常興奮、高興。
讓學生先說說自己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然后讀一讀。
“就是它!”踏破鐵鞋,千辛萬苦的尋覓終于有了結果。(教師:其實,這句話的末尾用感嘆號更適合表達此刻大家的心情。“按捺”是什么意思?請大家把這段話讀一讀。)
(4)大家一起精心地保護朱鹮。
請能夠體會到這一點的同學自己站起來把相關的句子讀一讀。(比如:“考察隊員在朱鹮的巢邊搭起了窩棚,他們忍受著風吹雨打、日曬蟲叮,精心地觀察、守護著這幾只朱鹮”;還有“……考察隊員趁成鳥覓食的時候,將它送回鳥巢。……”
(5)洋縣成了朱鹮生活的樂園。
請全班同學一起齊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通過剛才的交流,可能我們的許多問題已經解決了,如果你還有什么認為比較重要的問題,也可以提出來。
老師想到一個問題——為什么大家會那么熱心地投入到保護朱鹮的工作中來呢?(答案主要是大家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對朱鹮的喜愛。)
【第3句】:總結拓展
【第1句】:課文講了什么事?教育我們什么?
(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能保護野生動物,做它們的好朋友! )
【第2句】:介紹一下生物鏈加深學生的認識。
【第4句】:作業
抄寫文中或課外收集的描寫朱鹮的有關句子。
板書設計 :
朱鹮飛回來了
相遇 → 探尋、發現 → 保護、繁殖
課后小結:
語文天地(十二)
教學目標 :
我的摘錄筆記、讀一讀、開卷有益、初顯身手和金鑰匙。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完成我的摘錄筆記、讀一讀和開卷有益中的第一篇文章。
教學過程 :
【第1句】:完成我的摘錄筆記
【第1句】:學生自己試著讀一讀出現的詞語和句子。
【第2句】:齊讀。
【第3句】:教師指明:文中這句話“但是”后面的部分語氣更重。
鼓勵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及時進行積累,并在積累中提高理解語言文字的水平。
【第2句】:完成讀一讀。
【第1句】:學生熟讀文中的兩段話。
【第2句】:教師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進一步體會離鄉的人格外懷念家鄉、渴望回歸故土的感情。
【第3句】: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第4句】:鼓勵學生在搜集一些類似的名言警句和有關“七子”的資料,并找到相關的背景資料,在交流和歌唱中加深對“回歸”的理解。
【第3句】:開卷有益
【第1句】:熟讀《陳嘉庚的故事》。
【第2句】:談一談自己理解的回歸包含了哪幾層意思?
【第3句】:2—5自然段為總分式,試著總結段意,找出最能概括段意的那句話。
(陳家更深在海外,心系祖國;他深知祖國和民族的未來在于人才,因此在關心祖國革命事業的同時,非常關心教育的普及和發展;陳嘉庚捐資辦學畫了多少錢,人們已經很難算得清了;陳嘉庚先生傾資辦學,碩果累累,為祖國培養了大量的人才。)
【第4句】:試著給課文編寫段落提綱,以讀促寫,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和思維水平。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完成開卷有益的第二篇文章以及初顯身手和金鑰匙。
教學過程 :
【第1句】:完成開卷有益的第二篇文章《皮匠和銀行家》,與初顯身手結合起來。
【第1句】:熟讀課文。
【第2句】:放手讓學生結合文字和插圖,編演課本劇。
通過角色扮演,設身處地的領悟體會,把深刻的寓意挖掘出來。
【第3句】:在學生表演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完成課后的思考與練習:
(1)愉快的皮講,為什么后來變成了可憐的皮講?
(2)如果在這篇寓言后面加一段話,你想寫什么?
【第2句】:完成初顯身手
學唱《七子之歌》,查找關于“七子”的資料,與同學交流。
【第3句】:完成金鑰匙
【第1句】:找生讀東東和丁丁的話。
【第2句】: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況,綜合評價自己的學習情況。
本單元的金鑰匙為學生綜合評價自己的學習情況提供了具體可行、科學合理的方法。即:從向評價看進步,橫向比較找差距,縱橫交錯重收益。其目的是讓學生在評價中正確看待自己,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具體評價的方式多種多樣,如運用分享評價,橫向對比,看看在識字、朗讀、背誦等方面和別人有什么不同,激勵學生學初公正美觀的好字,情緒飽滿的朗讀背誦等;拿出做文本,通過等級,縱向比較,看看自己的作文是不是有條有理,規范工整等。
朱鹮飛回來了教案
朱鹮飛回來了教案1
教學目標:
【第1句】:借助課文拼音和字典學會生字詞,理解課文內容。
【第2句】:了解瀕臨滅絕的朱鹮,懂得保護野生動物的意義,積極參加保護野生動物。
【第3句】: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目標【第1句】:2)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朱鹮鳥的標本)
教學過程:
【第1句】: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第1句】:出示圖片,認識朱鹮鳥。
【第2句】: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第2句】: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第1句】:讀課文,理解課文講一件什么事?
【第2句】:再讀課文,理清課文思路,理解課文內容。
1)小光路遇科考人員。
2)科考工作得到村民的支持。
3)發現并保護朱鹮,使它得到繁殖。
4)成群的朱鹮在自然保護區快樂地生活著。
【第3句】:討論、理解課文內容。
【第1句】:小光生活在哪兒?向往的是什么?小光的靦腆說明了什么?
【第2句】:理解“向往”、“靦腆”的意思。
【第3句】:小光路上遇到的是些什么人?
【第4句】:路人想小光問了哪些問題?
【第5句】:路人跟爸爸說了些什么?
【第6句】:是什么事情引起亞洲國家的關注?
【第7句】:科考人員做了哪些工作?
【第8句】:理解“尋覓”、“推敲”的意思。
【第9句】:小光和小朋友做了些什么?
【第10句】:考察中遇到哪些困難?他們是怎樣對待的?
【第11句】:這兩只鳥是什么樣兒?發現朱鹮后他們又是怎么做的?
(劃出有關詞語)
【第12句】:小朱鹮的出生說明了什么?
【第4句】:總結課文。
【第1句】:有感情朗讀課文。
【第2句】:小光和伙伴們為尋找、保護朱鹮,做了哪些工作?
【第3句】:他們的做法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第4句】:課文是怎樣一步一步敘述的?
【第5句】:布置作業。
【第1句】:把這故事講給小弟弟小妹妹聽。
【第2句】:學會保護珍惜動物。
朱鹮飛回來了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
2、默讀課文,了解科考隊員在小朋友的幫助下,發現并精心保護朱鹮的經過,了解課文的記敘順序。
3、增強學生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過程】
【第1句】:揭示課題
1、交流課前查找的相關資料,重點介紹朱鹮。
2、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第2句】:自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要求:讀準字音,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
【第3句】:再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第4句】:理清文章的脈絡
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是怎樣一步步敘述的。
【第5句】:學習課文重點部分
1、小組學習
⑴ 朱鹮是什么樣子的?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⑵ 小光和小伙伴們為了尋找、保護朱鹮做了哪些事?
⑶ 科考隊員們是怎樣辛勤工作的?
2、討論交流
3、人們的做法給我們什么啟發?(從保護野生動物和保護環境兩方面談感受)
4、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句子。
5、摘抄課文中描寫朱鹮的有關句子。
【第6句】:總結
經過小朋友們和科考隊員們的努力,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朱鹮終于得以生存、繁衍下來。那么在當今社會又有多少野生動物會有如此幸運呢?為了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我們應該做點什么呢?
【板書設計】
16 朱鹮飛回來了
【第1句】:巧遇考察隊員
【第2句】:尋找朱鹮
【第3句】:養護朱鹮
(保護生態環境,保護野生動物)
朱鹮飛回來了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
2.默讀課文,了解科考隊員在小朋友的幫助下,發現并精心保護朱鹮的經過,了解課文的記敘順序;
3.增強學生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語文教案-朱鹮飛回來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介紹“朱鹮”。
朱鹮:鳥類的一科,身體大,嘴細長而彎曲,腿長,生活在水邊。
2.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自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要求:讀準字音,不理解的詞查字典。
(三)再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小光和伙伴們帶領科學考察隊的叔叔們尋找朱鹮并精心養護的事)
(四)理清文章的脈絡,
1.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是怎樣一步一步敘述的?
(按事情發展順序,先講小光遇到幾位尋找朱鹮的考察隊員,然后和小伙伴們帶領叔叔們尋找來鹮,最后講他們終于找到了朱鹮并認真觀察,精心養護它們)
2.朱鹮是什么樣子的?找出文中有關語句讀一讀。
3.小光和伙伴們為了尋找,保護朱鹮,都做了哪些事。
4.討論:他們的做法給我們什么啟發?
(學生從保護里野生動物和保護生態環境兩方面來談感受)
(五)總結、擴展
經過小光的小伙伴們以及考察隊員叔叔們的努力,使得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朱鹮得以生存、繁衍下來,那么在當今的社會中,又有多少野生動物會有如此幸運呢?為了保護野生動物,我們應做點什么呢?
(六)布置作業
搜集一些野生動物的資料,圖片、向人們宣傳并呼吁大家共同保護它們,保護生態環境。
(七)板書設計
【第1句】:巧遇考察隊員
【第2句】:尋找朱鹮
【第3句】:養護朱鹮
教案點評: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前教師能培養學生通過查閱圖書、網絡等搜集有關朱鹮的信息資料,課上教師引導學生讀課文的閱讀提示,把握閱讀要求,再通過讓學生自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及閱讀順序,并引導學生抓住發現并保護朱鹮這一重點內容,從而體會人們對野生動物的珍愛之情。
朱鹮飛回來了教案4
教學目標:
【第1句】:認識本課生字。
【第2句】: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深入體會人與自然的關系,了解課文的記敘順序。
【第3句】:增強學生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了解發現朱鹮過程和課文記敘的順序。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按預習提示初讀課文,通過圖書室或網絡查閱有關朱鹮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1句】:激趣引入
你們知道一只熊貓的價格嗎?(熊貓是無價的)在我國陜西秦嶺一帶,有一種鳥,它的數量比熊貓還要少,它比熊貓還要珍貴,你們知道它叫什么嗎?
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學習《朱鹮飛回來了》這篇課文。齊讀課題。
【第2句】:初讀課文,了解文章敘述的順序
【第1句】:自讀課文: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寫小朋友配合科考隊發現并保護朱鹮的事。)
【第2句】:文章是按什么順序敘述的呢?(按事情發展的順序) 哪些內容寫得詳細呢?
【第3句】:指導朗讀,理解內容。
1.為什么朱鹮會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
找有關段落。如第四自然段:“1978年,一份有關野生動物的緊急報告引起了亞洲國家的關注。……”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可讓學生繼續發言或是教師引出問題:為什么科學考察隊會來到陜西洋縣呢?“頻繁”是什么意思?引讀“他們認為那里森林茂密……因此,在那兒找到朱鹮的希望較大。”
2.討論:小光和小伙伴為了尋找、保護朱鷯都做了哪些事?用簡要的詞句概括。(板書)
(1)“積極發動”部分要讀出不同人物的不同特點,抓住小光和小胖子的神態、動作、語言,體會他們的天真可愛和熱情。
(2)“耐心尋找”部分要讀出他們的“忍耐”和發現朱朝后的喜悅,體會他們對朱鷯的珍愛。
(3)“全力保護”部分,品味描寫他們對小朱鷯悉心照顧的句子,體會他們對朱鵲無比珍愛的感情。
【第3句】:尋找朱鹮的過程辛苦嗎?(天氣很熱,蟲子不停地對他們進行騷擾,但是,大家都忍耐著,盡量減少活動,以免干擾觀察工作)
千辛萬苦的尋覓終于有了結果。
【第4句】:小光和他的小伙伴們為保護朱鷯立了大功,大家一起精心地保護朱鹮。(“考察隊員在朱鹮的巢邊搭起了窩棚,他們忍受著風吹雨打、日曬蟲叮,精心地觀察、守護著這幾只朱鹮”;還有“……考察隊員趁成鳥覓食的時候,將它送回鳥巢。……”
【第5句】:為什么大家會那么熱心地投入到保護朱鹮的工作中來呢?(大家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對朱鹮的喜愛。)
【第4句】:總結拓展
課文講了什么事?教育我們什么?
(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能保護野生動物,做它們的好朋友!)
【第5句】:作業
抄寫文中或課外收集的描寫朱鹮的有關句子。
板書設計:
朱鹮飛回來了
相遇→探尋、發現→保護、繁殖
朱鹮飛回來了教案5
第【第1句】:教學過程:
【第1句】:認識并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第2句】: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入體會人與自然的關系;細細體會文章的題目飽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第3句】: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復述課文內容。
第【第2句】:教學重、難點:
【第1句】:了解尋找、發現、保護朱鹮的經過。
【第2句】:通過抓住重點句子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第3句】:深思人與自然的關系,體會文章的題目包含的作者的情感。
第【第3句】: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搜集朱鹮的有關信息
第【第4句】: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第5句】: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的是科學考察隊的叔叔們在幾個山里的小學生幫助下,尋找并保護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朱鹮的故事。表現了孩子們為了朱鹮的生存做出的努力以及對野生動物的珍愛和保護意識。文章敘述語言生動親切,所表達出的感情豐富自然。
第【第6句】:學生狀況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獨立學習的能力,對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已逐漸接近作品本身傳達的思想感情,通過朗讀、感悟,對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形成大體共識。因此,應加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朱鹮飛回來了》的教學反思
推薦上完《朱鹮飛回來了》一課后,千言萬語如波濤般在內心涌動,使我不吐不快。首先感謝學校給我的這次鍛煉與展示的機會;感謝張老師的悉心指導,她的敬業精神和深入挖掘教材、準確把握課標的能力令人佩服,從教學設計、教學主題的回扣甚至一些細小的環節,她給予我的許多可行的建議,使我受益匪淺。
【第1句】:初次備課
《朱鹮飛回來了》是第十二單元(回歸主題)的第二篇主體課文,課文內容淺顯,意在讓學生懂得瀕臨滅絕的動物應當回歸自己的家園,人類應當還屬于它們的棲息之地,以示人們渴望動物回歸本屬于它們的大自然的美好心愿,中心意思并不難把握。經過與張老師的反復討論,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第1句】:錄像激趣導課,交流查找的關于朱鹮的資料【第2句】:針對課題質疑(朱鹮是一種什么樣的鳥?朱鹮飛走了嗎?朱鹮怎樣飛回來的?)【第3句】:預習檢測。【第4句】:通過抓住關鍵詞談體會、有感情朗讀等方式學習尋找朱鹮的過程。【第5句】:學習保護朱鹮部分,了解是怎樣保護的。
【第2句】:上課
回顧這堂課,主要運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進行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第1句】: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調動探究學習的熱情。
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喜歡朗讀,感受朗讀的樂趣。教師要通過合理安排教學環節,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通過朗讀,對感興趣的人物、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情感得到激發。通過進一步的美讀,展開想象,感受語言文字的'美。通過課堂實踐,直觀的畫面,生動的解說,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來參與學習,使他們如臨其境,真正感受到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
【第2句】:在此基礎上,針對重點的段落、語句進行分析,交流自己的想法,自主、合作、探究地進行學習。結合重點語句的美讀,學生進一步自主感悟到文章所體現出的意蘊,體會出考察隊員和小伙伴們對朱鹮的珍惜和保護。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使課文主題得到升華,同時,又反過來使學生真真切切地體驗到了自主、探究學習的樂趣。
【第3句】:不足之處
學生有時表達不夠流暢自然,老師與學生之間仍有距離感,,重點段落的講解亮點還不夠突出。課堂評價有時不夠及時、到位,幫助學生積累詞句老師說得不夠明確,沒有給學生一個明確的目標。
通過上這節課,我清醒地認識到,教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個不斷積淀的過程,需要教師不斷地付出努力,不斷地充實自己、更新自己,只有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的積累與反思,才可能使我們快速地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