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傷秋的唯美句子集合3篇
感懷傷秋的句子
【第1句】:憂傷總是隨同秋風和落葉一起飄下,曾經的承諾與誓言已經變得有些慘淡。
【第2句】:就在夕陽的覆蓋下,秋風吹動著樹葉,似乎在傾訴著心底里的無窮哀思。黃葉落下的時候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一樣打著旋流連忘返的飄落下來。
【第3句】:雨是有靈氣的,不同的時空總變換著不同的臉面,有時還要玩起分身術,在同一時刻讓不同的地方都享受它的雨露也不管別人歡不歡迎它,總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這就是雨。
【第4句】:秋天,人們也被秋天的風吹遍了,染上了悲傷的心情。無人再像夏天似的哈哈大笑,只是任憑秋風一遍又一遍的撫過她們的臉頰。
【第5句】:震落了清晨滿披著的露珠,伐木聲丁丁地飄出幽谷。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用背簍來裝竹籬間肥碩的瓜果。秋天棲息在農家里。
【第6句】:秋風瑟瑟,靜夜凄凄,殘月孤星,黯然傷神。獨依窗前,回首往事,歷歷在目。揪心的痛,撕扯著一顆孤獨的靈魂,斑斑傷痕,無情的剝落。
【第7句】:那個秋天,心隨著秋風蕭瑟飄搖,心事像落葉一樣枯萎埋葬,一切都消失在那個煙雨縹緲的清秋中。
【第8句】:秋天是個懷舊的季節,很多的故事和人都在不經意中被勾連,悄悄的說聲想念,似乎總是在這樣一個涼氣漸深的秋天,驀然回首,發覺自己走過的路竟是那般蒼涼。風花雪月的往事,不堪回首,辛苦奔波的歲月,歷歷在目。
【第9句】:秋風來了,帶著刺骨的寒意,枯黃的葉在寒風中簌簌,四季在此時格外分明,一如不能自抑的情緒,終于找到了突破口,一瀉到底,再也不會停止。
【第10句】:一場秋雨,拉開了秋天的序幕。伴隨著秋雨,天氣也有了變化,很冷,但讓人很清醒,好象一劑鎮靜劑,讓煩躁不安的心,平靜了下來。這個季節對于我來說,不屬于溫暖,不屬于歡笑,有的只有,孤獨與冷漠。
【第11句】:行走在秋日的街頭,心中平添了幾分憂郁和惆悵,抬頭望天,殘陽如血,低頭看地,滿是枯黃的落葉,秋天,真是一個令人傷感的季節。
【第12句】:但,唯有秋雨,未雨綢繆,悵若久之,縹緲不定,捉摸不透,無時似有時,有時似無時。秋,往往伴隨著惆悵、憂愁、寂寥的`情感,惹得那秋雨也有幾絲哀愁。
【第13句】:我喜歡秋天,著了魔似的喜歡秋天的一切,秋葉秋雨。這一切在我眼里是那樣的讓人憂傷。又是滿目的黃葉,又是凋零的季節。
【第14句】:秋天總有著莫名的傷感,漫無邊際的傷感,延續至久遠的大地。秋天,凋零的季節,心底總會有些莫名的傷感,不知道為什么?
【第15句】:又是一個落葉飄零的季節,飄落在秋風里的葉子總是掛滿著憂傷。是不是當葉子泛黃枯萎了就會飄落下來,那些散了一地的憂傷顯得那么的蒼白。
【第16句】:初秋的樹葉只是有些微黃,但已經開始預示著將要飄零,也預示著故事有些感傷,樹樹秋聲,山山寒色,這聲這色,都埋藏著埋藏著一點凄涼,一點悲傷,一點寧靜,一點幻想。
【第17句】:我喜歡秋天,著了魔似的喜歡秋天的一切,秋葉、秋雨。這一切在我眼里是那樣的讓人憂傷。又是滿目的黃葉,又是凋零的季節。
【第18句】:秋夜無眠,獨自漫步在林間,聽唧唧的秋蟬鳴叫,它鳴叫的是秋的凄涼嗎?
【第19句】:那音、那曲、那裊裊清歌,和著夜的寂靜、松濤聲,隱隱傳來。是寂寞、是郁悶、是傷感、是憂思、還是懷舊。我無從說起,自讓幾縷略帶寒意的風,掠過臉頰、手心、身上。能撫慰什么?
【第20句】:秋并不漫長,故鄉的秋總是悄無聲息的到來,卻是匆匆的流逝,每逢秋季身在家鄉的我能感覺得到只是一點冷清、孤寂罷了,大地沒有夏日那充滿火熱的熱鬧時節,有的只是幾棵光禿禿的樹干,幾片殘花碎瓣而已,再加上那條早枯竭的溪流,變算得是一幅荒涼的秋景圖吧。
【第21句】:春夏秋冬四季的輪回,無數生命接受著這無情的安排,匆匆來過,又匆匆離去,也許經不起情感的牽絆,有過依戀,有過無奈,可是該走的注定要離開,錯過了便是永遠!
【第22句】:秋風陣陣吹過,好冷,同時心也好涼,秋是收獲的季節。而我卻失去了我的愛情果實。同樣秋也是一個憂傷的季節,一個人走在熟悉的路上,看著隨風而起的一片片落葉。我在心底問:葉子你孤單嗎?到底是樹的不挽留還是風的最求!
【第23句】:如果你悲傷,那么它便是一個蜷縮角落,讓人悲悼的秋;如果你傷感,滿地落葉,急煞的秋風鋪天卷地,疾風颯然,到處醞釀著離別的氣氛,卻道盡是離人淚,那么秋,將是一個離別之秋。
【第24句】:這個輪轉的季度,如故的凋零了那一片翠林,泛黃了那一縷林影,散落了那一樹殘葉,鋪天蓋地的傷痕,卻無聲音氣息中帶來了已被風干過后的記憶帶走了那種淡然恬意的閑適,再次悲愴在這秋的蒼涼,哀傷在在這秋的凄清里這是個遺憾的季度
【第25句】:雨斷斷續續的下著,時而飄下毛毛細雨,時而傾盆大雨從天而降,飛濺起小水珠,濺濕了路人的褲腳。我趴在窗前,縮了一下身體,嘀咕著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天,我們又見面了!我下了樓,撐開雨傘,漫無邊際地走著。
【第26句】:因為秋天的到來,心中彌漫起來一種的憂傷,揮之不去,塵封的記憶總是很清晰的打開。
【第27句】:驀然回首,秋天已悄然漸遠,唯有我獨自一人,品嘗這一季的蒼涼。卻始終錯過了落葉紛飛的憂傷;錯過了長河落日的悲壯;也錯過了古道斜陽的凄然。
【第28句】:秋,獨自一人去郊外散步,落葉揚揚灑灑,鋪滿了小路??萏倮蠘浠桫f,連那鳥兒也充滿了憂愁,周圍一片寂靜。忽然有一種莫名的傷感索繞心頭、魂牽夢繞。驀然回首間,覺得臉上濕濕的,抬頭仰望。噢!是雨!是秋雨!卻又覺得這秋雨焉知我心?不免又悵恨萬分。
【第29句】:秋天的憂傷,是如夢如幻的青春往事,秋天的憂傷,是無怨無悔的義無反顧,秋天的憂傷,是心上永遠的傷
【第30句】:秋季真的是傷感的代名詞嗎?我一直不相信,因為在我心里秋季從來沒有悲過,只是有一點點冷淡而已,所以一直眷戀著秋季,眷戀著它那場美麗的蝴蝶雨,眷戀著它那細細的秋雨,更眷戀著它那一點點孤寂。
秋天的散文《感秋》
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個小小的成員,而地球上的四季周而復始地輪回著,也許對于地球來說,秋是永遠不變的吧,它只是在地球的身體上不斷重復著……而對于萬物靈長的人類來說,秋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小孩眼里的秋是可愛的吧,它雖然沒有五顏六色的花瓣,沒有沁入心脾的香氣,但在孩子的眼中,在孩子的奇思妙想中,也許秋里有一個愛麗絲漫游仙境般的童話世界呢;青年人眼里的秋又是怎樣的呢?也許為了夢想奮斗的青年們無暇顧及周遭的風景,而不斷更替的秋卻見證了青年的成長史;漸漸地,青年長大了,變成了中年人,中年人比起青年應該更為成熟了,就像到了秋天一樣,麥子成熟了,樹上掛滿了沉甸甸的果實,中年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再稚嫩了,只是沒有了當年的意氣風發、豪情壯志罷了;經歷了歲月的沉淀,秋天的景色映入老人的雙目,他們是眼神也許不再泛著流光,但秋景在他們眼中該是最美的了,微涼的風兒吹拂起從樹上飄落的枯葉,把它們送得更遠了,不知它們要飄向何方,但最終都要沉入土層深處的吧,老人們凝視著這些秋景,過往的回憶會像電影膠片一樣浮現于眼前,那些珍貴的或不堪的往事都像流沙般從匆忙過隙的指縫中溜走了,殘存在記憶中的,還剩下些什么呢……
古人眼里的秋總是那么有詩意:王維的“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李白的“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孟浩然的“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杜牧的“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甫的“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范仲淹的“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詩人筆下的秋也許不同,但或多或少都有些悲涼傷感的意味,也許比起春光的無限明媚,秋是有些那么哀怨的`色調,但那也是人類賦予它的罷了……
今人呢,在目迷五色的繁華城市中,沉浸于喧囂的人類是否還有心留意身旁的風景呢。我知道,有些人大約已經漠視了,淡忘了,自然的聲音呼喚他們回歸本質,找回那份寧靜,心的歸屬……
有一群人,他們很特殊,他們是農業戶口,但從事著非農業的工作;他們生活工作在城市,為城市的發展默默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在眾多人眼中,他們仿佛是城市里多余的塵埃,他們沒有光鮮亮麗的外表,沒有高等文化知識,他們的眼中時常流露出的是渴求的目光,但又無可奈何。是對城里人的鄙夷的神態還是對自己的無限自卑呢?他們要求不多,據一位在工廠干體力活的年輕農民工說,“我對自己現在的工資很滿意了,只要廠老板不拖欠工資就行了,因為我沒錢上學,只能出來打工了,家里還有兄弟姐妹和雙親靠我養活呢……”從他的話里,我聽到了大多農民工的心聲,也感到現在農民工的現狀還是很可怕。秋天到了,也許,農民工們無心察覺身邊的美景,他們看到的想到的該是家里麥子黃了,地有收成了,老母老父親笑了,而他們何時能回去呢,回到那遠離污染的家鄉中呢,那里有他們的至親,他們的兄弟姐妹們;那里有最淳樸的歡笑,最善良的問候;那里有他們的童年,美好的純真的童年;那里的秋天是真正的秋天,是金燦燦的秋天!
自古逢秋悲寂寮,我言秋日勝春朝。輕輕地,我用手撫摸著秋,它是那么輕柔,那么令人感到舒適;我用雙耳傾聽著秋,那落葉的刷刷聲,那清脆的鳥鳴聲,那潺潺的水流聲……我用心感受著,冥想著,仿佛融入了神秘園般,那里是多么的平靜,和諧,讓我的身心都為之陶醉,城市的激烈競爭,人心的猜忌阿諛什么的,都通通丟到九霄云外去。
我閉上眼,張開雙臂,妄想擁抱整個秋天……
關于秋天的散文:秋賦
告別了夏天,我們送走了生命中繁華的季節,火熱不再,晨昏漸沁涼意,夜雨暗漲秋池,我們迎來的不僅僅是一個碩果累累的秋天,也是一個讓人們沉靜下來厘清生命軌跡的容平之秋。
有道是“一場秋雨一場涼”,“天涼好個秋”,這哪能一個“涼”字了得?這分明是一個讓人們冷靜思考的季節。其實,秋天就好比人到中年,這可收斂內省,反思前半生的榮辱得失,沉寂一下淡定的心態,收獲一份人生 的達觀和睿智,以饗后半生的天倫喜樂。當然,也只有學會這種秋天般的冷靜和容平,我們才知道怎樣面對接下來的冬三月。
顧往過去,在我們的先人當中,對秋天的評價可謂是怨氣多于贊美。這又多體現于那些文人騷客,見證于那些傳之后世的詩文典作。什么“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朱顏辭鏡花辭樹”、“悲哉秋之為氣也”,似乎人之進入了老境,秋之悲涼,古井無波,只等哨音結束,這場人生的表演就要下課了。相反,對于代表著希望和未來的春天,人們總是作為萬物復蘇、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代名詞,被熱烈地歌頌和贊美。是的,與春的張揚和激情相比,秋似乎是太過低調了,“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但是,如果把自己置身于自然之外,或者作為一個不熱愛自然而遠離自然的人,你又怎能看得到“層林盡染”的磅礴?又怎能看得到“碩果壓枝”的豐足?更不會體會到“容平之秋”的淡定通達。他只能獨居在四壁之內哀嘆著“一場秋雨一場涼”的悲戚,把秋天當做自己的出氣筒大加哀怨了。當然,從我們傳統的中醫理論來說,秋,性燥,而肺虛導致對刺激適應度下降,極易產生悲憂情緒,這也可能是人們吝嗇于秋天贊美之詞的原因所在罷。
不論人們對秋天如何地評價,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是沒有人不這么認為的。之所以說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就在于她把人們“春華秋實”的這種期待回饋給了人們,對人們來說這種收獲必定是喜悅的,而喜悅是該分享的,這種分享總是會給人一種快樂 和感恩。所以秋風起,黃英開的時刻,也是人們思念 和懷舊的時刻,故人千里外,真情心中念。因此,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也是一個感恩的季節,更是一個感知親情 而又懷念故人的.季節,這才是秋天的深層內涵。
對于熱愛大自然的人來說,秋天又是碧藍清澈,寧靜致遠的季節。她是歷練后沉淀的冰晶玉潔般地明亮,即便是空中飄來的一朵云也是那樣地潔白純凈,以致我們經常地發出“秋高氣爽”的感慨。不是嗎?湛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燦爛雍容的金黃樹葉,這是多么地讓人愜意?她的成熟從容,她的豁達明亮,又怎不叫人心底坦蕩,胸懷高遠?尤其,當今時世,浮華無盡,當今之人浮躁難寧,整日里忙忙碌碌,暈暈乎乎,似乎心無定所,在這個時候,一場淅淅瀝瀝的秋雨會讓人們浮躁的心漸漸地沉靜下來,她的一絲清涼就是秋天贈給人們的一份人生難得的大禮,讓人們清醒、淡定和從容。
日月輪回,四季交替,猶如人生。秋天,好比人進中年,她是人生里的至高境界的體現,她收獲著春天的希望,她感悟 著夏天的火熱,她又收藏著冬日里的幸福 。讓我們感恩秋天,讓我們贊美秋天!
描寫秋天的散文-秋
導語:秋天有很多種面貌,有的人看到了秋天的喜悅,有的人看到了秋天的憂愁,有的人看到了秋天的淡然。
秋
已經到了深秋,天涼的厲害。一場秋雨來了,未來的及枯黃的葉子,都帶著深重綠色落下。秋風一天涼更勝一天;萬物都沉寂。遠山早落葉的樹光的像一條殘剩的魚骨。山上草坡下只留下一片片深重的顏色,大片的紫色、黃色、淺淺的綠色。像畢加索的畫作,色彩顯得那樣的突兀。但我更覺像梵高,不只是像他鐘愛黃的畫,更像他。一個只有秋天沒有冬天終結生命的人。
秋是那樣落寞,沉默,讓人如此覺的歇斯底里的反抗。它用這樣凄冷的色彩來彰顯它繁華過后的異樣美麗,是淡漠與凝重。那泛黃紙上濃重的一筆是那樣的觸目驚心??蔹S的野草隨著風搖動,大地附著著冰霜,落葉穿帶著薄玉,是陽光下的淚滴。是那樣的美,美的心碎,美的徹骨。一觸讓人透骨的涼。是冰里的景色,通透卻不可及。更是冬日里的窗花、不禁讓誰去靠近。
秋像是一個遲暮的美人,臉帶著殘妝,殘黃的面容夾著美麗的胭粉。眼中帶著不屑,心中留有不甘。萬般絢麗過后,她盡力的延續繁華,抓住所有遺留的色彩,她想握住所有美麗的痕跡,那怕是一點也不肯遺失。因為她曾經那樣的張揚,那樣的傲氣。不愿只剩下那殘存的記憶和現實的蒼涼,雖然只是徒勞。因為沒有誰改變著命運。所以她更無奈,無力,那樣的不堪一擊。
秋日中衰落寂寞的紅顏,是命運。也許更應該放手、更應該灑脫,用一顆毫無眷戀的心去迎接、去擁抱那可怕的寧靜。允許一切塵埃落定,縱然是滄海難為,心更該隨境境遷。四季循環往復,命運永無輪回。就此改過,但愿釋然。
秋
滿山的牽牛藤起伏,紫色的小浪花一直沖擊到我的窗前才猛然收勢。
陽光是耀眼的白,像錫,像許多發光的金屬。是哪個聰明的古人想起來以木象春而以金象秋的?我們喜歡木的青綠,但我們怎能不欽仰金屬的燦白。
對了,就是這燦白,閉著眼睛也能感到的。在云里,在蘆葦上,在滿山的的翠竹上,在滿谷的長風里,這樣亂撲撲地壓了下來。
在我們的城市里,夏季上演得太長,秋色就不免出場得晚些。但秋得永遠不會被混淆的——這堅硬明朗的金屬季。讓我們從微涼的松風中去認取,讓我們從新刈的草香中去認取。
已經是生命中第二十五個秋天了,卻依然這樣容易激動。正如一個詩人說的。
"依然迷信著美。"
是的,到第五十個秋天來的時候,對于美,我怕是還要這樣執迷的。
那時候,在南京,剛剛開始記得一些零碎的事,畫面里常常出現一片美麗的郊野,我悄悄地從大人身邊走開,獨自坐在草地上,梧桐葉子開始簌簌地落著,簌簌地落著,把許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進我的心里來了。我忽然迷亂起來,小小的心靈簡直不能承受這種興奮。我就那樣迷亂地撿起一片落葉。葉子是黃褐色的,彎曲的,像一只載著夢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長期著兩粒美麗的梧桐子。每起一陣風我就在落葉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必有一兩顆我所未拾起的梧桐子在那草地上發了芽吧?二十年了,我似乎又能聽到遙遠的西風,以及風里簌簌的落葉。我仍能看見那些載著夢的船,航行在草原里,航行在一粒種子的希望里。
又記得小陽臺上黃昏,視線的盡處是一列古老的城墻。在暮色和秋色的雙重蒼涼里,往往不知什么人加上一陣笛音的蒼涼。我喜歡這種凄清的美,莫名所以地喜歡。小舅舅曾帶著一直走到城墻的旁邊,那些斑駁的石頭,蔓生的亂草,使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長大了讀辛稼軒的詞,對于那種沉郁悲涼的意境總覺得那樣熟悉,其實我何嘗熟悉什么詞呢?我所熟悉的只是古老南京城的秋色罷了。
后來,到了柳州,一城都是山,都是樹。走在街上,兩旁總夾著橘柚的芬芳。學校前面就是一座山,我總覺得那就是地理課本上的十萬大山。秋天的時候,山容澄清而微黃,藍天顯得更高了。
"媛媛,"我懷著十分的敬畏問我的同伴。"你說教我們美術的龔老師能不能畫下這個山?"
"能,他能。"
"當然能,當然,"她熱切在喊著,"可惜他最近打籃球把手摔壞了,要不然,全柳州、全世界他都能畫呢。"
沉默了好一會。
"是真的嗎?"
"真的,當然真的。"
我望著她,然后又望著那座山,那神圣的、美麗的、深沉的秋山。
"不,不可能。"我忽然肯定地說,"他不會畫,一定不會。"
那天的辯論會后來怎樣結束,我已不記得了。而那個叫媛媛的女孩和我已經闊別了十幾年。如果我能重見到,我仍會那樣堅持的。
沒有人會畫那樣的山,沒有人能。
媛媛,你呢?你現在承認了嗎?前年我碰到一個叫媛媛的女孩子,就急急地問她,她卻笑著說已經記不得住過柳州沒有了。那么,她不會是你了。沒有人能忘記柳州的,沒有人能忘記那蒼郁的、沉雄的、微帶金色的、不可描摹的山。
而日子被西風盡子,那一串金屬性、有著歡樂叮當聲的日子。終于,人長大了,會念《秋聲賦》了,也會騎在自行車上,想象著陸放翁"飽將兩耳聽秋風"的情懷了。
秋季旅行,相片冊里照例有發光的記憶。還記得那次倦游回來,坐在游覽車上。
"你最喜歡哪一季呢?"我問芷。
"秋天。"她簡單地回答,眼睛里凝聚了所有美麗的秋光。
我忽然歡欣起來。
"我也是,啊,我們都是。"
她說了許多秋天的故事給我聽,那些山野和鄉村里的故事。她又向我形容那個她常在它旁邊睡覺的`小池塘,以及林間說不完的果實。
車子一路走著,同學沿站下車,車廂里越來越空虛了。
"芷,"我忽然垂下頭來,"當我們年老的時候,我們生命的同伴一個個下車了,座位慢慢地稀松了,你會怎樣呢?"
"我會很難過。"她黯然地說。
我們在做什么呢?芷,我們只不過說了些小女孩的傻話罷了,那種深沉的、無可如何的搖落之解的。
但,不管怎樣,我們一起躲在小樹叢中念書,一起說夢話的那段日子是美的。
而現在,你在中部的深山里工作,像傳教士一樣地工作著,從心里愛那些樸實的山地靈魂。今年初狄我們又見了一次面,興致仍然那樣好,坐在小渡船里,早晨的淡水河還沒有揭開薄薄的藍霧,櫓聲瑯然,你又繼續你山林故事了。
"有時候,我向高山上走去,一個人,慢慢地翻越過許多山嶺。"你說,"忽然,我停住了,發現四壁都是山!都是雄偉的、插天的青色!我吃驚地站著,啊,怎么會那樣美!"
我望著你,芷,我的心里充滿了幸福。分別這樣多年了,我們都無恙,我們的夢也都無恙——那些高高的山!不屬于地平線上的夢。
而現在,秋在我們這里的山中已經很濃很白了。偶然落一陣秋雨,薄寒襲人,雨后常常又現出冷冷的月光,不由人不生出一種悲秋的情懷。你那兒呢?窗外也該換上淡淡的秋景了吧?秋天是怎樣地適合故人之情,又怎樣的適合銀銀亮亮的夢啊!
隨著風,紫色的浪花翻騰,把一山的秋涼都翻到我的心上來了。我愛這樣的季候,只是我感到我愛得這樣孤獨。
我并非不醉心春天的溫柔,我并非不向往夏天的熾熱,只是生命應該嚴肅、應該成熟、應該神圣,就像秋天所給我們的一樣——然而,誰懂呢?誰知道呢?誰去欣賞深度呢?
遠山在退,遙遠地盤結著平靜的黛藍。而近處的木本珠蘭仍香著,(香氣真是一種權力,可以統轄很大片的土地。)溪小從小夾縫里奔竄出來,在原野里寫著沒有人了解的行書,它是一首小令,曲折而明快,用以描繪純凈的秋光的。
而我的扉頁空著,我沒有小令,只是我愛秋天,以我全部的虔誠與敬畏。
愿我的生命也是這樣的,沒有大多絢麗的春花、沒有太多飄浮夏云、沒有喧嘩、沒有旋轉的五彩,只有一片安靜純樸的白色,只有成熟生命的深沉與嚴肅,只有夢,像一樣紅楓那樣熱切殷實的夢。
秋天,這堅硬而明亮的金屬季,是我深深愛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