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對聯說說農歷28錦集5篇
春節貼春聯的小知識
春聯,俗稱“門對”,又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稱春聯。人們曾用“兩行文字,撐天柱地;一副對聯,評古涵今。”來評價春聯。貼春聯,是春節這一傳統節日的重要年節民俗。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貼上紅紅的春聯,一副副透著喜慶和熱烈的春聯表達了人們迎新納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春聯的傳說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只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游蕩的鬼魂必須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茶、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干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茶、郁壘就會立即發現并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茶、郁壘。于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后來,人們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茶、郁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后來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愿,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桃符”即為現在春聯的雛形。
春聯的由來
春聯的由來,應從春秋時代說起,當時的春聯是把字刻在門庭上的或有些刻寫在石柱上,到了后期則刻在木板上,被稱為《桃符》,當時選質為桃木板,長約六到八寸,寬在三寸左右,刻上吉祥的字樣來慶祝喜慶和祈求吉祥幸福(因為民間流傳有桃木為避邪之功效,掛在門口則可有百邪不侵的說法),所以在民間有掛上春聯后就要把自家的大門打開,大年三十的晚上是不可以關門的,要一直開到天亮,無論是壞人還是鬼神都不會進入家中;在宋代春聯的用質都為桃木板,此點從王安石的詩句中就可以充分的體現出來,詩曰:“千門萬戶幢幢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明代朱元漳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貼對聯,并將門聯改名為春聯,一律用紅紙書寫。因紅色代表吉祥喜慶,預祝著國家和人民紅紅火火,此后便由桃符改為春聯。傳說有一次,朱元璋親自到民間察看,只一戶人家沒貼春聯。一問,原來這人家是閹豬的,不識字,于是親自動筆為他寫了一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由于歷代大力提倡,使春聯成為我國一種特殊的民間文藝形式,長盛不衰。
春聯的內容
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見的神聯有天地神聯“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聯“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財神聯“天上財源主,人間福祿神”;井神聯“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
面糧倉、畜圈等處的'春聯,則都是表示熱烈的慶賀與希望,如“五谷豐登 ,六畜興旺”;“米面如山厚,油鹽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馬如北海龍”;“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
另外還有一些單聯,如每個室內都貼“抬頭見喜”,門子對面貼“出門見喜”,旺火上貼“旺氣沖天”,院內貼“滿院生金”,樹上貼“根深葉茂”,石磨上貼“白虎大吉”等等。
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聯珠。
春聯演變到如今已經成為了一種民間的藝術表現形式了,對于它的書寫格式也有了一定的要求:(1)字數相等,譬如:“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這副春聯每聯都是七個字,上下聯字數相等,這是春聯的最基本的要求。(2)詞性一致,就是說組成上聯的各個詞組分別是幾個字,下聯的對應詞組也必須分別是幾個字。上下聯的詞性,就是說詞的類別性質,如名詞、動詞、形容詞等,要對等排列,既要相同,又要相對。(3)平仄相調,聯上下聯的表現方法,要注意聲律相對,也就是平仄相調。這主要是為了音韻和諧,錯落起伏,悅耳動聽,鏗鏘有力。(4)選好橫披,橫披,又叫橫批,橫額,橫聯。橫披除挽聯、壽聯之外,大部分都要用。橫批要和內容相結合。
春聯的貼法
小編這里給大家普及一下貼春聯比較通用的方法即平仄法,一般的春聯用平仄來分上下聯是不會出錯的,平聲(國字注音第【第1句】:二聲)在左邊,聲包括上聲、去聲(國字注音第【第3句】:四聲)在右邊。例如天增歲月人增壽(右),春滿乾坤福滿堂(左)。當然記得還要結合下面的幾點來具體的分析,以免鬧出笑話。
一,上下同仄收尾,如春聯“一順百順事事順,千好萬好年年好”,把握語境才能區分上下聯。
二,上下同平收尾,如春聯“岸上麻葉,伸綠掌要啥。池中蓮藕,握紅拳打誰”,弄明白語序才能區分上下聯
三,上平下仄收尾春聯“妹妹我思之,哥哥你錯了”,弄明白聯語邏輯關系才能區分上下聯。
四,上仄下平收尾春聯“祖國山河壯,神州景物新”,這是上仄下平收尾對聯,但這種對聯區分上下聯不能單靠平仄。
最后,貼春聯還要找準春聯和橫額(橫批)的關系,可千萬不能牛頭對馬嘴哦。
貼春聯的時間
貼春聯的時間全國各地都有各自的風俗,一般來說,貼春聯的最佳時間是臘月29日的下午未時(13點至15點),過完新年后,正月份要把已貼的春聯取下后燒掉(或是丟掉),民間有一種神話的傳說:春聯即為天上的神仙,當春聯燒掉后,就會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報告民間的情況,希望天神能給民間的家庭帶來好運。總而言之,春聯的作用在于避邪和期盼來年有個好年景,所以不論是在哪里貼春聯的時間最遲也不應超過大年三十。
春節貼春聯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貼春聯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春節貼春聯作文1
“噼哩啪啦……”一陣鞭炮聲把我從美夢中吵醒,我一骨碌爬了起來,穿好衣服,興奮地奔出房去,你們要問我干什么這么興奮,因為今天是鼠年的最后一天。
吃完早飯,父親樂呵呵地對我說:“兒子,今天是大年三十,咱們一起去貼對聯吧!”“好呀!”我高興地回答道。
我拿出春聯,在背面貼上雙面膠,這時父親拿起春聯對我說:“你知道那張是上聯,那張是下聯嗎?”我想了一會兒說:“判上下聯是按照最后一個字的平仄聲來區分,上聯是仄聲,下聯是平聲,那么上聯是‘合家歡樂迎新歲’,下聯是‘內外平安好運來’對不對?”“呵呵,完全正確!父親笑著說。
于是,父親忙把舊春聯揭下,帖上了新春聯,我呢則在幫助父親貼“福”字,正要貼在門上,父親連忙阻止我說:“福”字應該倒貼,就是“福到”的諧音,福光臨我們家了。”我一聽頓時恍然大悟。最后,在門的正上方貼上橫批“福星高照”。
這大紅底兒黃金字的春聯一貼,我家門口立刻變得喜氣洋洋,年味十足,看!春節的腳步已經來到大門口了!
春節貼春聯作文2
明天就要過春節了,我們這里有一個習俗,就是貼春聯。
家家戶戶都掛起了紅燈籠,貼起了紅對聯,像一條條紅絲帶懸掛在大門兩邊。
我家也開始貼了,父親很快就把門口貼完了,我看著挺簡單的,就說:“父親,我也要貼。”父親說:“你行嗎?”“這誰不會呀!”我胸有成竹地說,這時父親正貼門上的“福”字,可是父親怎么把“福”字貼反了,我問父親:“你怎么把福字貼反了?”父親就告訴我:“這個就應該倒著貼,給你,去貼吧。”父親給了我一條上面寫著“春光滿園”,讓我貼在院子里的墻壁上。我就把這個對聯倒著貼上去了,這時,爺爺站在旁邊笑了起來,父親也笑了起來。我感到莫名其妙,難道這個不是倒著貼嗎?那剛才父親怎么把“福”字倒著貼。父親就告訴我,“福”字倒著貼是因為福可以來到我們家,就是福到了的意思,母親和弟弟聽到笑聲也出來了,看見我貼的春聯,就哈哈大笑起來,我也笑了起來。
真是快樂極了!這時,奶奶喊:“吃餃子了。”大家圍著飯桌,有說有笑,真是幸福極了。
春節貼春聯作文3
春節到了,要換新春聯了!每年這時候,我最喜歡跟著爸爸一起貼春聯了!今年也不例外!我看見爸爸他們貼對聯好像很好玩,于是我也吵著要貼。爸爸對我說:“貼對聯要貼正的,而且都是大人來貼,小孩子貼什么?”
這時,我看見爸爸把福貼反,我說:“爸爸,福貼反了!”爸爸說:“福倒過來代表‘福到了’的意思,懂了嗎?”“哦,我學到新知識了。”并且,我還知道了上聯的最后一個字是一二聲,下聯最后一個字是三四聲來區別上下聯。上臉貼在右邊,下聯貼在左邊這些知識。我高興極了!
這時,外面的爆竹聲接二連三的響了起來,可是,我卻不覺得難聽。可能是學到了新知識的喜悅勝過了難聽的爆竹聲吧。所以才不會覺得難聽吧。
看著紅紅的春聯,聽著‘好聽’的爆竹聲,心里想著學到新知識的樂滋滋的喜悅。
時間老人,我多么想你停留在這‘美好’的爆竹聲里啊!哪怕就一會兒,也是美好的,讓我回味無窮啊!
因為一年只有一次的新年這種熱鬧的場面都是多么讓人懷念的啊!
春節貼春聯作文4
十六歲貌似是一個多雨的季節。淋著我多愁善感的思緒和極易毀滅的快樂。我還是一個孩子,僅是一個孩子。像人類這種糾結的感情我從來沒有過。月光拉長著身影,我曾有想過我是否可以去體驗一下這種感情,不是盲目,也不是玩笑。如果真的可以談一場經歷風雨的感情也是對成長很有利的事情吧。
可是我的孩子氣終究沒有讓我的思想得逞,我還是一樣自己一個人過自由自在的日子,不需要他人的陪伴,我離不開的是父母,哈哈,還是父母,我還是孩子,孩子不就應該是呆在父母身邊的嗎?
陽光照耀的映刻在我米黃的桌子上,帶著我復雜的思緒,一起在陽光離開的那一瞬間離開載著那顆沒落下的淚,告訴我自己,我還太年輕。年輕的我明白了什么?明白了那些不適合我的我不會再去追求,因為我累了。還因為我是個孩子,十六歲的孩子。
經歷過風雨了,是否可以真正踏上夢想的旅程,追尋我青春的夢想?我想可以了。我再也不想在去實驗,一種年齡做一種事,我該用心好好學習了。等以后,一場風雨帶來的不將是一場寒,應是一種溫暖。
春節貼春聯作文5
大年三十那天,爸爸媽媽一大早帶回了一幅春聯,大紅的紙上寫著金色的大字,透出喜慶和吉祥。上聯寫的是“人和家和萬事興”下聯是“財旺業旺千家樂”橫批是“萬事如意”大人們都很忙,春聯在桌子上放了一上午還沒有貼出去,看到這個情況,我自告奮勇地要求貼到大門上。但是我個子小,拿著春聯夠不著大門的頂端,爸爸這時趕過來,接過春聯,要我去準備好剪刀和粘膠,協助他貼春聯。我很快拿來了粘貼的工具,發現爸爸拿著春聯,站在門邊自言自語:“上聯到底是貼在左邊還是右邊呢?”,我運用平時所學的書法知識,及時給爸爸指出上聯所貼的位置。爸爸很高興地表揚了我。位置定好以后,我拿出粘膠,用剪刀喀嚓喀嚓地剪成小段,幫助爸爸順利地把上聯、下聯和橫批貼了出來。我和爸爸站在大門外,欣賞著我們的杰作,紅彤彤的`對聯映在我們的臉上,鄰居家的鞭炮聲此起彼伏。過春節了!我們全家人的心情多么快樂啊!我祝爸爸媽媽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就像對聯橫批所說的那樣,祝我們全家萬事如意!
春節貼春聯作文6
快要過春節了,我又想起去年我們家貼春聯的景象。
除夕的前一天,爸爸把春聯早已經買好了,下午貼春聯時我們進行了分工,爸爸負責貼春聯,哥哥負責扶梯子,我負責拿春聯和膠水。首先我們貼的是院子大門的春聯,這對春聯是我們家最大的,它有三米高。哥哥和爸爸搬來梯子放在大門旁,爸爸讓我拿來上聯,我隨手拿一個遞給爸爸,爸爸說:“不對,你拿錯了,這是下聯。”我說:“我不懂什么是上聯?什么是下聯?”然 后爸爸就給我講了關于春聯的知識。春聯分上聯、下聯、橫批,上聯貼右邊,下聯貼左邊,橫批貼在門的上方中間的位置。
大門的春聯貼好了。上聯是“喜居寶地千年旺”,下聯是“福照家門萬事興”,橫批是“喜迎新春”。接著我們貼了屋門的春聯,屋門的上聯是“一帆風順年年好”,下聯是“萬事如意步步高”,橫批是“吉星高照”,然后我們又在迎門墻上貼了一副對聯,上聯是“春歸大地人間暖”,下聯是“福降神州喜臨門”,橫批是“福喜迎門”。最后我們又在每個房間的門上貼上了一個“福”字,貼上春聯的我們家過年的氣氛更濃了。
今年的春節快要到了,我還要和爸爸哥哥一起貼春聯。
春節貼春聯作文7
春節習俗——貼春聯
春節,俗稱“門對”,又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稱春節。
臘月三十,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吉。常見的神聯有天地神聯、土地神連、財神聯??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連珠。
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從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后來花門神像與桃木上,在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春聯真正普及始與時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居史科記載,有一年過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門上要貼一副春聯,已于慶賀。原來春聯課題寫在桃木板上,后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大都用紅紙書寫。
貼春聯,是重要的年節俗。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貼上紅紅的春聯,一幅幅透著喜慶和熱烈的春聯,表達了人們迎新納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春節貼春聯作文8
除夕,是農歷的最后一天,媽媽交代我和舅舅:貼春聯。我倆欣然領命。
來到桌子前拿了對對聯,他負責貼雙面膠,我負責把對聯貼在大門口上。接下來,拿起福字,舅舅把福字倒著貼上去,舅舅問我:“你知道福字為什么要倒著貼嗎?”我想了想,說:“因為福字倒著貼可以給人們帶來好運氣。”說完,舅舅為我豎起大拇指,說:“對了,你太聰明了。”我問舅舅:“到底為什么除夕家家戶戶要貼春聯呢?”
舅舅告訴我:“相傳天上有一個叫做“年”和一個叫做“夕”的神仙,年十分勤勞,得到玉帝的厚愛;而夕卻經常在天庭上惹事生非,玉帝大怒,把夕送到了凡間,夕到了凡間,變成了怪獸,自從夕變成怪獸時,就任意破壞掉。”
原來過年貼春聯是多么高興的事情啊!
春節貼春聯作文9
明天就要過春節了,我們這里有一個習俗,就是貼春聯。家家戶戶都掛起了紅燈籠,貼起了紅對聯,像一條條紅絲帶懸掛在大門兩邊。我家也開始貼了,爸爸很快就把門口貼完了,我看著挺簡單的,就說:“爸爸,我也要貼。”爸爸說:“你行嗎?”“這誰不會呀!”我胸有成竹地說,這時爸爸正貼門上的“福”字,可是爸爸怎么把“福”字貼反了,我問爸爸:“你怎么把福字貼反了?”爸爸就告訴我:“這個就應該倒著貼,給你,去貼吧。”爸爸給了我一條上面寫著“春光滿園”,讓我貼在院子里的墻壁上。我就把這個對聯倒著貼上去了,這時,爺爺站在旁邊笑了起來,爸爸也笑了起來。我感到莫名其妙,難道這個不是倒著貼嗎?那剛才爸爸怎么把“福”字倒著貼。爸爸就告訴我,“福”字倒著貼是因為福可以來到我們家,就是福到了的意思,媽媽和弟弟聽到笑聲也出來了,看見我貼的春聯,就哈哈大笑起來,我也笑了起來。真是快樂極了!這時,奶奶喊:“吃餃子了。”大家圍著飯桌,有說有笑,真是幸福極了。
春節貼春聯作文10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一年一度的除夕到了,這一天,伴著朝陽和笑聲,家家戶戶都開始貼春聯了。
我和媽媽也迫不及待地拿著早已準備好的春聯和漿糊來到家門口,我把春聯攤平放在桌子上,仔細地看了看,上聯是:一順百順事事順,下聯是:千好萬好年年好,橫批——萬事如意。我覺得這幅對聯真好。
接著,我和媽媽把漿糊均勻地涂在反面,我拿著上聯跑到門的右邊準備貼,媽媽夸我真棒,知道春聯是按照從右到左的順序來貼的。我踮起腳尖,想把春聯貼上去,可是我貼得太低了。
于是我搬來凳子,站在凳子上,把春聯往上移,可是春聯又有點兒往左斜了。媽媽喊道:“往右移一點兒,移一點兒!”于是,我又把春聯往右移了移,這下,春聯端端正正地貼在了門邊。我又用同樣的方法小心翼翼地貼好了下聯。橫批要貼在門上方,我站在凳子上還夠高,所以就由媽媽來貼。
貼好了春聯,我們又拿來兩幅年畫。這兩匹馬非常精神,手里拿著“馬到成功”的條幅,我們也把它們貼在了門上,希望在馬年吉祥如意,馬到成功。
看著貼了春聯和年畫的家,我的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過年嘍!
過春節貼春聯的習俗
貼春聯,是民間慶祝春節的第一件事。無論在過去的一年有什么高興或不高興的事,大家都希望來年過得更好,所以每當春節將近 ,家家戶戶都會在大門兩邊貼上春聯,那么,貼春聯的習俗有哪些呢?
春聯的由來與演變
春聯屬于楹聯的一種。楹聯分為春聯、壽聯、挽聯、門聯、廳聯、廟聯、名勝聯、商業聯、游戲聯等多種形式,而春聯只是楹聯其中的一種。所謂楹聯,就是掛在或貼在堂屋前的廊柱或門框上的上下相對的聯語,因此,楹聯也叫對聯。
起源
春聯,起源于桃符,即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后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郁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
盛行
春節貼春聯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朝開始盛行。而明朝,桃符才改稱春聯。明代《簪云樓雜話》中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副帝微行時出現”。據史書記載,明太祖朱元璋酷愛春聯,不僅自己揮毫書寫,還常常鼓勵臣下書寫。經明太祖的`提倡,此后春聯便沿習成為習俗,一直流傳。
成為文學藝術形式
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論述。春聯在當時已成為一種文學藝術形式。
春聯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文學的載體之一,因此其張貼位置和內容也有一定的講究。
春聯位置有講究
通常春聯有兩幅直聯,每幅的最后一個字有陰平、陽平、上、去等聲調,正確的貼法是:面對大門,上聯即尾字為上聲、去聲的(普通話注音第【第3句】:四聲)在右邊,下聯即尾字為平聲的(普通話注音第【第1句】:二聲)在左邊。而橫批,傳統寫法為從右向左,建國后新排版規定為從左向右,兩種都可。
誤區解析
很多人認為既然橫批很多都從左向右寫和念,那么門上的對聯也應該由左向右貼和念,即左為上,右為下。但是,根據排版規定,橫批文字從左從右寫和念都可以,豎寫文字排版則應由右向左。因此春聯的正確貼法和念法也應右為上,左為下,而不能因為橫批從左向右寫就左為上,右為下了。
春聯內容有講究
上下聯字數要相當
如“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這副春聯每聯都是七個字,上下聯字數相等,這是春聯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也有另類的現象。1916年竊國大盜袁世凱死后,全國人民奔走相告,歡欣鼓舞。四川有一位文人為袁世凱送挽聯“袁世凱千古,中國人民萬歲”。人們都說上聯的“袁世凱”三字,對不住下聯的“中國人民”四個字,文人說:“對了,袁世凱就是對不住中國人民!”這個故事雖然說的是挽聯,但挽聯也屬于對聯的一種,這就說明無論春聯還是其他的對聯,都必須做到上下聯字數相等,如不相等,那只能是極個別的另類。
上下聯詞性要一致
上下聯的詞性,如名詞、動詞、形容詞等,要對等排列,既要相同,又要相對。如“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每聯都是三個詞組,即: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春聯里的“新”、“佳”都是形容詞。“春”、“歲”,“富貴”、“平安”都是名詞。“年年”、“步步”都是副詞,“好” 和“高”都是動詞。這種要求,主要是為了用對稱的藝術語言,更好地表現思想內容。
橫批選擇有講究
春聯常見的橫批可分為三種形式:
一是對聯寫意,橫披題名,如“歡度春節”、“新春大吉”等,直接點名貼春聯的目的;
二是對聯寫意,橫額點睛,如“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的橫披是“吉星高照”,則是揭示出實現對聯內容的關鍵所在;
三是聯披互補,相輔相成,如,“減負恤民,浩浩東風常送暖;扶貧解困,瀟瀟春雨總關情”的橫批是“前程似錦”。
忌合掌
合掌指的是上下聯講同一個意思。一副春聯,一般字都不多,應當用有限的文字,表達盡量豐富的內容。在數字不多的情況下,如果意思重復,就沒有多少內容了,這就是要“忌”的道理。如“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通四海”和“達三江”是一個意思,因此屬于合掌。
忌平仄失調
平仄失調往往表現為平仄相同的字連續使用過多,從而違反平仄交替的原則。就是說一聯內連續使用【第3句】:四個平聲字或者【第3句】:四個仄聲字。如“家庭和睦生產好,夫妻美滿幸福多”這副對聯,本當用“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這—格律。下聯【第1句】:二號位當用仄聲字卻用了平聲字“夫妻”,第【第3句】:四號位當用平聲字卻用了仄聲字“美滿”,平仄失調。
春節貼春聯日記(通用15篇)
一天的時間眼看就要結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獲的,是時候認真地寫好日記了。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貼春聯日記(通用1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貼春聯日記1
作為一個中國人,傳統節日當然深受人們的喜愛。在眾多的節日中,我最喜愛的就是春節了。在春節里,不僅可以拿到許多的紅包,還會發生許多趣事。
貼春聯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習俗。記得七歲的那一年,大年三十到了,到處傳來“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挨家挨戶也都開始貼春聯了。我從來沒有貼過春聯,便有些坐不住了,對正在包餃子的爸爸說:“爸爸,別人都開始貼春聯了,咱們也開始吧!”爸爸說:“現在不行,我還得包餃子吃呢,待會的吧。”我靈機一動說:“爸,貼春聯我也會,不如讓我來吧!”爸爸諷刺道:“就你還會貼春聯?萬一貼錯了就揭壞了,沒有太多春聯,你還是算了吧。”奶奶聽到后,對爸爸說:“讓她貼吧,也沒什么太難的,只要不貼歪了就行了。”我點了點頭,便高興的去拿春聯了。
拿了春聯,把所有的都攤在桌上,在背面刷上已經燒好的漿糊。已經跟爸爸學了兩年了,還能模仿的出來。刷好后,我原以為只要把兩句話貼在門邊,把橫批貼在上邊就行了,所有沒考慮很多,就開始行動了。
我先貼的是大門,然后貼了東邊屋和廚房的,最后又在院子里貼了一些吉利帖兒,有“萬事如意”,“出門見喜”等。動作很麻利,沒多久我就全搞定了。之后我沖著爸爸頗為驕傲的喊道:“爸,搞定啦,你快出來看看我貼的怎么樣?”爸爸一邊起身往外走,一邊夸我說:“這么快貼好了,你真厲害!”可他一看到我貼的春聯,不禁哈哈大笑起來。等他看了一遍后,才搖著頭說:“悅悅啊,你怎么貼的啊?全給貼錯了!”我一臉不解的說道:“貼錯了?不可能吧?”
這時,爸爸說:“你應該根據它的意思貼在它該貼的地方。必然雞窩鴨窩上應該貼‘雞鴨成群’你看你,卻貼上了‘出門見喜’。這雞出了門會見到什么喜啊?更可氣的是,門口應該貼‘開門大吉’,你卻貼上了‘雞鴨成群’,你這不是把一家全都當成雞鴨了嗎?”
聽了爸爸的講解,我忍不住笑了出來,大家也都開懷大笑。
春節帶來了快樂,我愛春節!
春節貼春聯日記2
春節快到了,每家每戶都在貼春聯,我家也不例外。從今天早晨,我和我爸爸就忙碌著。
“來貼春聯了!”爸爸喊我。
“來了!”我說。
“去裁紙、拿毛筆,”爸爸說。
“裁紙、拿毛筆?不是直接貼春聯嗎?”我疑惑不解地問。
“自己寫春聯省錢,”爸爸說。原來是這樣啊,我心里暗暗得想。
我把兩張紙裁開,一張裁成六小張正方形的,不用說,這是寫“福”的;還有一張是裁成四張長方形的,這是寫“歡度春節”的。
爸爸開始寫了,他一邊寫著還一邊教我,這個怎么寫、那個怎么寫。“寫完了”爸爸說,“把這些春聯拿到陽臺上去晾晾。”這時,我忽然想了起來:沒有糨糊可怎么貼哪?于是我對爸爸說:“爸爸,我去買糨糊吧。”
“不用買我倆來制”爸爸說。
“糨糊也要制?天啊,著這怎么制哪?”我問。
“我教你,”爸爸回答。
爸爸拿一個碗,讓我往碗里倒熱水,然后加點面,爸爸還不停地用筷子拌熱水里的面。“這樣有什么用呢?”我問,“你這樣不是在和面嗎?”爸爸說:“不,我不在和面,因為面的分子受100度高溫膨脹分子之間的距離小了,黏度大了,就變成了黏糊糊的糨糊了。
爸爸說:“貼春聯的任務也就算完成一大半了。”
“是啊”我說
爸爸說:“下面是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貼春聯!”
我興沖沖地拿著寫好的春聯對爸爸說:“這張‘福’字貼在哪里?”
“把它貼在臥室門上。”
“那‘歡度春節’貼在哪里?”
“橫著貼在大門上。”
“大功告成”我大叫了一聲。“你真得大功告成了嗎?”爸爸問,我接著說:“咦,爸爸,你是什么意思?”“難道你沒看出來嗎?通過我倆貼春聯,你就沒有學到什么東西嗎?”我恍然大悟:爸爸原來是想通過貼春聯讓我懂得糨糊可以自制;貼春聯要先把四個角貼上,然后從中間向四周攤平。
啊,今天可真是難忘的一天啊,我將永遠不會忘記!
春節貼春聯日記3
新年的腳步聲漸漸走近,新年老人悄然來到了我們身邊,大街小巷都洋溢著節日的氣氛,各個商場里人山人海,無論是老人還是孩子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
除夕那天,是我最快樂的一天,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家家戶戶伴隨著歡笑聲與朝陽,我們家也忙得不可開交。下午,媽媽和爸爸買回了春聯,很莊重地取來剪刀、雙面膠等物品。我馬上拿起春聯,興致勃勃地大顯身手去了。
我展開對聯并在其背面貼上一層雙面膠,再將雙面膠上的那層紙輕輕地掀起。我來了個除舊迎新,把舊的春聯用手撕下來,可那舊的春聯就像個淘氣的孩子,跟我對著干,緊緊地貼住墻,就是撕不下來。要不就用水攻呢?這個主意不錯,我為我的好主意沾沾自喜。于是,我提來了一桶水,用抹布把舊的春聯抹濕,再用刷子將它弄下來。解決了這個問題,新的問題出現了,究竟哪幅是上聯,哪幅是下聯呢?該貼哪邊呢?我拿著春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不知該如何下手為妙。這時,爸爸來了,他說:“春聯講究平仄,平是【第1句】:二聲,仄是【第3句】:四聲,一般上聯的最后一個字一般是仄聲,下聯的最后一個字一般是平聲,這樣我們讀起來順口。”我把對聯交給爸爸去粘貼,我和媽媽則站在一旁或幫忙或指導,在那時不時的“右一點,左一點”中度過。直到把上聯、下聯和橫批一一完好地粘貼到門邊的墻上為止。我們就這么忙了一下午,這會兒總算大功告成。紅彤彤的對聯映在我們的臉上,鄰居家的鞭炮聲此起彼伏。我忍不住輕輕念了出來,下聯是:“龍啟吉祥云蒸霞蔚。”上聯是:“花開富貴人壽年豐。”橫批是:“龍騰瑞氣。”我突然想起王安石寫的那首詩———《元日》,這雖是常見的春聯,但表達不都正是“興旺”嗎?
家家各有各的韻味,也各有各的希望,我們家的春聯獨一無二。這一天不禁讓我知道貼春聯時要莊重,也讓我知道了春聯雖不代表什么意義,但它卻是一種人對愿望的美好寄托。
熱鬧的除夕夜,焰火映紅了人們的張張笑臉,它帶著幸福,帶著歡樂,帶著吉祥,向新的一年邁進,它展現著我們的祖國將會更繁榮富強!
春節貼春聯日記4
每逢過年,人們總是要大掃除、包餃子、切春聯、貼福字,今年春節也不例外。大年夜到了,我們全家也都忙活起來了。我的任務是與媽媽一起貼好春聯——“旭日臨門添百福,春風得意納千祥”。我們倆還特意準備上了一把米尺、一卷雙面膠、和一把剪刀呢!
去年貼在大門上的對聯被揭下后,留下了兩個淡淡的輪廓。站在門外,我拿起一張對聯就遞給了媽媽,指著門的左邊說:“媽媽,這幅‘旭日臨門添百福’就貼左邊吧!”媽媽愣了一下:“不對,‘旭日臨門添百福’是上聯,上聯不是應該在右邊么?”“你怎么就知道‘旭日臨門添百福’是上聯,‘春風得意納千祥’是下聯呢?”我不以為然。“傻瓜,你看,一個是‘千祥’,一個是‘百福’,自然是‘千祥’的程度更深,程度深的就是下聯了。”說罷,媽媽把這張對聯按在右邊那扇門上對著那輪廓比劃著,而我在她后面幫著看那張對聯有沒有擺歪:“再左邊一點;太過了,太過了;好,正好!”在我的糾正下,媽媽大約一分鐘后將這張對聯擺正了位置。媽媽按住了對聯,我幫著媽媽剪下幾段雙面膠貼上,總算是搞定了一張對聯了。為了讓貼好的春聯看上去更美觀、更對稱,我先把門關上,再把那把米尺架在了雙開門上,與第一副對聯對準了后,在左邊的那扇門上的與第一副對聯上面在一條直線上的地方把春聯另一半——“春風得意納千祥”貼了上去。這樣,貼這幅對聯的任務也終于算是大告成功啦!
陽光下,我和媽媽后退幾步,欣賞著這一副對聯,工整,而又美觀,我的內心中一股喜悅與自豪的感覺油然而生。愿這新的一年正能如這幅對聯一般一帆風順,圓圓滿滿吧。
春節貼春聯日記5
大年三十,天剛蒙蒙亮,一陣陣鞭炮聲便穿過層層院門,鉆進我的耳朵里,把我從夢鄉里拖了出來——呀!過年了!這時爸爸叫我起來幫他貼春聯。
來到客廳,只見桌子上放著一張張大紅春聯,我頓時來了精神,平時我最喜歡春聯了,沒事的時候總喜歡看看人家大門上的春聯,細細品位。我曾記得有一戶人家大門上貼著“五更分兩年年年稱心,一夜連兩歲歲歲如意”橫批是“恭賀新春”“五更分兩年”對“一夜連兩歲”,不僅對仗、押韻工整,而且巧妙地借新舊交替表達了美好的祝愿,每每看到這樣的春聯,我都會沉浸在一種對文學的享受中,感到無比的快樂。今年我一定要親手把春聯貼到我們家的門上去。于是我自告奮勇地對爸爸說:“爸爸,今年讓我來貼春聯吧。”爸爸欣然同意。
首先,爸爸拿了一條長凳和我一起來到大門外。爸爸先叫我站在凳上,然后遞給我一張春聯讓我貼。我一看,搖了搖頭說:“爸爸,這是下聯,您拿錯了。”爸爸一頭霧水:“你怎么知道哪張是上聯,哪張是下聯的?”我馬上解釋給爸爸聽:“如果最后一個字是第三聲或第四聲的話,那就是上聯,如果最后一個字是第一聲或第二聲的話那就是下聯。”爸爸聽后滿意地笑道:“不錯,不錯,你現在可以春聯小專家了呀!來給我們的專家拍個照做紀念吧!”于是爸爸拿出手機“咔嚓”一聲,留下了這美好的瞬間。接下來,都是爸爸幫我扶著凳子,我自己把一副副春聯貼到門上。
貼完以后,我顧不得腰痛,興奮地在家里走來走去,欣賞著自己的成果。看客廳的春聯:“春雨絲絲潤萬物,紅梅點點繡千山”這副春聯寫得多美啊!看看這副春聯,我仿佛看到了春雨正淅淅瀝瀝地下著,萬物都在春雨的滋潤下茁壯成長。紅梅花開了,它們星星點點地裝點著青山,感覺就像在青山上繡上了一朵朵的紅花一樣……
春聯不僅對仗工整,而且講究聲律美,充分體現了語言文字的魅力。我喜歡春聯。
春節貼春聯日記6
2月7日(農歷28)天氣:晴(太陽公公可算出來了!)
星期日人們常說:“二十八貼花花!”貼花花的意思就是貼春聯。春聯又叫門對、對聯、春貼、桃符,每逢春節,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春聯又分為門心、橫批、上聯、下聯!
今天剛好農歷二十八,我們一大早就起床了,吃過早飯,我們用傳統的貼春聯的方式把老家“裝扮”一下!奶奶開始做漿糊,因為老家的房子是有很多屋子的,所以我們買了好多好多春聯。漿糊做好了,爸爸讓我踩著凳子把所有的春聯都貼完,我高興地接受了這個任務!貼春聯可是很講究的,你得考慮位置、偏正。這可難為我了,因為個子不夠高,我只能一會兒從凳子上下來,看偏正;一會兒站在凳子上貼!在貼門心的時候,我就可以站在水泥地上貼了。所以我先把所有的門心貼好,再去貼那難為我的春聯!
貼門心需要貼在門的中間,如果是兩邊開的門的話需要考慮一邊怎么貼。我想來想去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我先估計著門心的長、寬,然后用刷子把漿糊抹到門上,抹的時候我先把長和寬抹出來,因為我害怕風會吧門心刮走,所以我又在中間,抹了一點漿糊!現在需要貼門心了,我把門心的長、寬對準我抹的漿糊然后用手把它抹平就OK了。我按照這些步驟把所有的門心都貼了上去,媽媽看到我貼的門心不禁夸贊道:“妞妞貼的比爸爸貼的還正!”我樂開了花!貼春聯需要抹得漿糊多一點,因為只抹四個角和中間的話,風很快就會把春聯刮走的!所以需要估計一下春聯的長度,然后再用刷子直接抹到“終點”,再把春聯貼上,這樣風就不會把春聯刮走了!在貼橫批的時候,需要認真、仔細,因為一不留神橫批就會貼歪。
我認認真真地把春聯全部貼完了,我貼完后,連哥哥也稱贊道:“要是我貼的話,肯定沒有妞妞貼的好!”聽到哥哥這么說,我高興得眉飛色舞的給大家講述我貼春聯的過程!
今天過得好開心呀!
春節貼春聯日記7
回想起爸爸媽媽口中的SARS病毒,今年的新型肺炎更是令人們毛骨悚然,每天呆在家里,美麗的廈門成了一座空城。仔細想想,好像只有除夕那天是最開心和充實的,因為我和爸爸一起貼了春聯和裝飾了家。
除夕那天,一早起來,就鬧著爸爸要趕緊貼春聯。“爸爸,現在就貼,現在就貼嘛!”我用上撒嬌的口吻。爸爸笑了笑,把早已購買好裝在紅色袋子“年貨”放在了我的身邊。“工程師”要開工了!
我先是按照爸爸的方法,把春聯的四個角都用雙面膠貼好,,貼著貼著,啊!大事不好,我把一個角貼皺了。我差點叫了出來。
還好,爸爸只是對我笑了笑,我心中的大石頭落地了,我安心的干起活來。
開始用膠帶貼中間了,膠帶有點長,三條有兩條都貼皺了,我心中的兔子又開始跳了。爸爸向我這邊瞟了一眼,我立刻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爸爸又笑了笑,接過我正要貼的膠條:“你呀,真笨,這樣不就行了嗎?”爸爸示范了一下給我看。經過爸爸的“指點迷津”,我的工作就順利多了。就在我得意洋洋地按爸爸的辦法貼橫幅膠條時,我家的“搗蛋之星”———我2歲的妹妹,快速跑到了我的身邊。
她走進我,看到我手中的膠條,頓時玩興大發,一把抓走了它,在橫幅上跑來跑去。我嚇楞在原地,過來好一會兒,我才驚恐的大叫:“佳琳,停下!”媽媽一見,眼疾手快地抱走了妹妹。我懊惱的看著皺巴巴的橫幅,嘆了口氣,我得多花時間去平整它了。
在我和爸爸的努力下,陽臺和大門的對聯都貼好了,門上貼上了大大的福字,玻璃上也貼上了漂亮的窗花。一切看起來都是那么的美……
最近幾天,病毒感染人數越來越多,我也聽從了爸爸媽媽的安排,從沒有出門。爸爸說,這也是為國家做貢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從那天貼春聯起,我就相信,人們有著美好的信念,就會有好的結果!
春節貼春聯日記8
今天是大年三十,是除夕,也是貼春聯的時候,瞧,家家戶戶都忙著呢!
“傳說,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它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弄的各個地方民不聊生,家破人亡……人們實在生活不下去了。這時有個身穿紅衣,手拿紅紙的人,他大搖大擺的走到夕身邊,可夕并不傷害他,并且十分害怕他。后來,人們知道夕最怕紅色和聲響,于是,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放鞭炮,來驅獸夕,求一年的安寧。這樣一來慢慢的大年三十這天就被稱為了除夕。”我在客廳轉來轉去,繪聲繪色地講著故事給家人聽。“閨女,快來幫我貼春聯。”我剛剛講完故事,爸爸站了起來說。“好咧!”我爽快的答應了。
我們先撕去舊春聯,然后分工,我遞透明膠,爸爸踏著凳子貼。我在底下忙的團團轉,一會兒遞上點膠,一會又遞上去剪刀一會又遞下來,一會又要下聯……忙的不亦樂乎,滿頭大汗,氣喘吁吁。我和爸爸配合的十分默契,不一會兒上聯下聯、橫批都貼上了,還有中間的福,大門煥然一新。
我大聲朗讀道:“雪伴梅香迎新春,風送鶯歌辭舊歲,辭舊迎春。”“哈哈哈哈……”爸爸的笑聲在我耳邊回蕩,我疑惑的看著爸爸,不知所措。爸爸回過神來,一本正經地講道:““春聯又名門對,它以對仗工整,抒發了人們美好的愿望,是漢族特有的文學形式。讀、貼春聯時應先讀、貼上聯,也就是右側,再讀、貼下聯,也就是左側,最后讀、貼橫批,橫批應貼在中間正上方。那這幅春聯應該這樣讀。”“風送鶯歌辭舊歲,雪伴梅香迎新春。”“辭舊迎春”我搶答道。”“嗯,一點不錯。”爸爸贊揚道,我開心地笑了。
今年真是收獲滿滿,我不僅學會了貼春聯,還有它的意義,還學會了春聯的讀法和貼法,又知道了春聯是漢族特有的文學形式,我的知識又豐富了。
春節貼春聯日記9
過年了,家家門上掛著一幅幅嶄新的春聯。春聯,既美觀,又有深刻的意義。
古語說:“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我想了想:今年不是我選春聯嗎?我一定要挑一幅最好的春聯貼在門上。當天下午,我就迫不及待地去賣春聯那里。那里人山人海,店鋪被擠得水泄不通,到處都是紅的海洋,到處都是人們的歡呼聲,十分熱鬧,像一首新年前的前奏曲。這里的春聯很多。有貼大門的“五福臨門”,有貼廚房的“盡善盡美”,還有貼堂屋的“天地正氣”等等。這么多春聯,真是讓我眼花繚亂了,我家只貼大門,那我該選哪幅呢?是橫聯“金雞獻瑞”,上聯“吉祥如意萬事順”,下聯是“金雞獻瑞廣進財”。還是橫聯“吉星高照”,上聯是“福門家和萬事興”,下聯是“寶地人順百恭旺”。每一幅都有不同的祝福。自己第一次選,沒有經驗,所以我想讓爸爸媽媽來選一下春聯。媽媽看“金雞獻瑞”,爸爸看“吉星高照”,爸爸媽媽喜笑顏開,都認為寫這些的人太有才了。
經過家人們的考慮,我們用的“金雞獻瑞”這幅春聯,其實我昨天也特別看中這幅。我問媽媽:“你為什么要選這幅?”媽媽說:“你看今年是不是雞年呀?這詩句中正好有雞這個字啊,橫聯“金雞獻瑞”,金雞是傳說中一只很厲害的雞,如果被它送瑞送福,就會是很幸福,很快樂的。上聯“吉祥如意萬事順”,吉祥如意,就表示身體健康,如意,如心。萬事順,就表示我們做任何事都是順順利利,平平安安。下聯是“金雞獻瑞廣進財”,這句是希望金雞能在2024年里祝我們家發大財。
說完,我們便回了家,準備貼春聯。我們把舊春聯揭下來,把新春聯貼上去,新的一年,新的任務,新的使命,舊春聯是我們上一年的事兒,什么快樂的、激動的、難忘的……都將成為過去。新的春聯紅紅的,亮亮的,預示今年是我們發大財的年吧。
那晚的煙花十分美麗,我望著門外的春聯,燃起斗志,許下承諾,做一名春聯的傳承者。
春節貼春聯日記10
盼望著,盼望著,春節的腳步近了,辭舊迎新的鐘聲即將敲響,“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家家戶戶都貼上了春聯,到處洋溢著節日的快樂。
大年三十那天,我早早就從床上蹦了下來,驚訝地發現家里被媽媽打扮得特別喜慶,一盞盞小燈籠掛在陽臺,如同小朋友的紅臉蛋,又好像紅透了的桃子,真好看呀!大紅色“年年有魚”的窗花貼在窗戶中間,象征著日子紅紅火火,多姿多彩。
吃完早餐,爸爸準備貼春聯,我便也想試試。爸爸問我:“你知道哪幅是上聯,哪幅是下聯嗎?”“當然知道!”我得意洋洋地說,“哪一聯的最后一個字是三聲或四聲的時候,這一聯就是上聯,要貼在門的右側,剩下的一個自然就是下聯,要貼在門的左側。”“答得好!這樣念起來朗朗上口,要是貼反了,會讓人笑掉大牙的。我們一起去貼對聯吧!”“好耶!好耶!”我高興地說。
走到樓道里,家家戶戶都貼上了春聯,滿目紅彤彤,喜慶極了。我站在凳子上先把上一年的對聯拆下來,然后把墻擦干凈,定好位置,整整齊齊地把春聯貼了上去。可是,沒過一會兒,春聯掉到了地上。“這是什么情況!”爸爸說,“它怎么會掉下來呢?”接著,我們換了一種方法:用背膠加透明膠。我自信滿滿,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貼了上去,結果就可想而知了,膠帶被我貼的皺皺巴巴,急得我伸手去揭,爸爸趕緊說“不能揭掉,不然會把春聯貼壞的!”“這可怎么辦呀?”說著說著,眼淚都要流出來了。爸爸安慰說:“沒事,第一次嘛!下一次一定會貼好的。”在爸爸的鼓勵下,我把下聯貼的平平展展的,一歲的弟弟也來為我鼓掌,“啊!啊!”地指著下聯。我甜甜地笑了。
家家戶戶的春聯韻味不同,卻都洋溢著過年的氣氛。我鉆進了春節的氛圍里,感受到了貼春聯的樂趣,更知道了春聯代表著對美好生活的寄托和希望。
春節貼春聯日記11
因為今年有禁止燃放煙花炮竹的規定,所以過年時的氣氛并不像之前那么熱鬧。然而,看爸爸寫春聯,比起放煙花,更讓我感興趣。
我家里有一本關于對貼和對聯的書,是一位先祖整理手寫出來的。這本書有我的'作文本那么大,不算很厚,書的紙張已經泛黃,觸感很柔軟,一行行漂亮的字體井然有序地豎著排列。這本書里涵蓋了非常豐富的內容。先在前言道出了對貼和對聯的重要性,然后詳細介紹了對貼,還舉例說明。這個關系到娶親的人家能不能把婚事順利辦好呢。書里對于對聯的寫法也說得很詳盡,還示范寫了許多很好的對聯在上面給我們參考。
大年三十的前兩天,爸爸叫我把對聯書拿出來,他開始準備筆墨和紅紙。爸爸先把紅紙對折,剪割成需要的大小,然后又折疊至一本書那般大,再斜著折兩下。展開后,折痕正好把紅紙七等分,可以寫七個字。每個格都呈“米”字型,這樣,就不會把字寫偏了。我和爸爸把紅紙鋪在大桌上,爸爸翻看了一下對聯書,很快在心里有了選擇。爸爸把墨磨均勻,執著毛筆蘸墨,輕吸一口氣,下筆寫出了一個“天”,我在旁邊把紅紙往前拉一下。之后,爸爸寫一個字蘸一下磨,全神貫注,眼睛直望著筆尖,寫出了一個又一個好看的毛筆字。寫完后,爸爸擱下筆,端詳了好一會對聯,卻皺起了眉頭。他“嘖”了一下嘴巴,提前筆在一個字的筆畫上加粗了一點,再看,眉頭才舒展開了。我站在正面看,那個字確實更好看了一些。爸爸寫的這幅對聯是“天降甘霖滋五谷,黨施仁政澤萬民。”上下聯對仗工整,寓意無窮。但這對聯并不是從我們祖傳的對聯書里抄寫的,是爸爸想出來的,代表了我們一家感恩的心。
我們等紅紙上的字墨干了之后,便用漿糊把對聯貼在了大門口。因為大門口貼上了紅對聯,突然就有了過年的喜慶氛圍!
過大年寫對聯、貼對聯,是我們中國歷史悠久的習俗,感謝它為我們帶來濃濃的年味。我們應該把它傳承下去!
春節貼春聯日記12
民謠說”二十八,貼花花“。這”花花“呀,就是春聯。過春節,一定要貼春聯。媽媽買回來春聯,我興高采烈地準備貼春聯。
說起來,春聯的歷史也悠久了。春聯,起源于桃符。《后漢書·禮儀志》上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有‘神荼’、‘郁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
中國最早的一幅春聯是在公元964年,后蜀國君孟昶讓他手下的一位學士在桃木板上寫一句話,再從中間刻開,掛在門上。這句話是“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就是說新年享受著先代遺澤,佳節預示著春意常在。
春聯分為上聯、下聯和橫批。上聯和下聯貼在門的兩邊,橫批貼在門上方的正中。門上有的貼門神,常見的門神是尉遲恭和秦瓊,有的在門的中間貼上一張顛倒過來的“福”,諧音是“福到了”。
春聯蘊含著喜慶、祝福、盼望。“爆竹聲聲除舊歲,梅花點點報新春”,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來到了;“五谷豐登稻米香,六畜興旺牛羊壯”,這是農民最真實的期盼;“風調雨順家家樂,國泰民安處處興”,祝我們的祖國國泰民安,家家戶戶都平安快樂;“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新的一年,恭喜發財;“慶佳節歡聲笑語,賀新春五福臨門”,春節快樂,歡歡喜喜過大年;“豐年龍騰迎喜氣,新年蛇躍涌春潮”“蛇年四季百花艷,燕影千家五谷豐”,新的一年是蛇年啊。新的一年,要紅紅火火,順順利利······每一幅春聯都是歡樂的心情在跳動,都是人們美好的向往。
讀著這一幅幅春聯,我好像讀著一個個美好的心愿:祝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祝我們的人民安居樂業。
我快樂地貼春聯,我家的上聯是“平安如意千般好”,下聯是“人順家和萬事興”,橫批——萬事如意!
春節貼春聯日記13
話說得好“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是除夕,剛起床,整個人都感到精神,整個村子也比平時熱鬧了許多,李大爺家正在殺雞,王媽家正在宰羊,跑到廚房一看,爸爸正在扒兔子,大人們忙吃,孩子們忙玩的,他們有的在堆雪人,有的在打雪仗,有的在玩甩鞭,不是傳來咯咯的笑聲。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到了吃午飯的時間,吃完午飯,家家戶戶有開始忙碌起來有的人家忙著掛燈籠,有的人家忙著貼對聯,看著爸爸貼對聯那嫻熟的動作,我羨慕不已便情不自禁拿起對聯就貼。
我學著爸爸的樣子,將春聯翻過來,用刷子弄點面糊涂在春聯的背面,然后站在凳子,將春聯貼在門板上。我開心的貼著對聯,盡管媽媽總在一旁說:“小慧,站穩了,千萬別摔著。”每貼一副春聯,她都會擔心地重復同一句話。當所有的春聯都貼完時,我趕緊讓爸爸來看,爸爸看著高度適中,不偏不斜的對聯,滿意地點著頭說:“不錯!不錯。我家小慧蠻能干的嘛!”可是,爸爸很快發現了問題,春聯都被我貼倒了。正常春聯都應該從左往右讀,可我卻將春聯貼成了從右往左讀。爸爸很是生氣,掄起拳頭就要打我。媽媽見狀,忙為我求情“孩子也是第一次貼對聯,誰不會出錯啊!”我也哀求道:“爸爸,請原諒我,下次我再也不會出錯了。”“啊——你還想有下次,我可不敢再讓你有下次了。”爸爸吃驚地說。我調皮地吐了吐舌頭,笑著跑開了。
沒辦法,由于我家離街上比較遠,再加上下雪路滑,爸爸只好小心翼翼地把貼好的對聯揭下來,讓我幫他重新張貼。等我們把所有的對聯張貼好了,我已累得腰酸背痛,盡管如此,我仍然很快活。第一,我學會了貼春聯。第二,我明白了生活中不能小視任何事。第三,不懂要問,不能盲目行事。
俗話說得好“吃一塹,長一智。”我想,明年再貼春聯的時侯,我就再也不會出類似的差錯,我期待著明年的除夕……
春節貼春聯日記14
春節,預示著新的一年的開始,所以人們都很重視。
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今天家家戶戶都在貼春聯,我們家也不例外,也跟著忙了起來。一大清早,爸爸像往常一樣,先弄糊鍋里剩下的米飯,再放了點開水,把筷子放在鍋里攪一攪,攪成粘米糊狀,爸爸把它放到了一邊備用。我也來湊熱鬧,幫爸爸拿來準備好的墨汁,倒進硯臺里,把新買的紅紙在桌子上鋪平。我接過弟弟手上的毛筆,輕輕地把馬良的“神筆”放在墨汁中沾了沾。媽媽說這個沾墨汁不是那么容易的,講究也是很多的,爸爸對墨水的濃密度和毛筆的潤濕度要求可不是一點點,我都按要求做好。開始寫春聯了,爸爸提起筆就像大書法家開始揮毫。隨著毛筆的走動,一個字“金”出現在我們眼前,十分灑脫,似乎在告訴我們爸爸在軟筆書法上的造詣不凡。不一會兒,“玉龍年吐寶慶新,金鳳含珠賀新年。”這副春聯展現在我們眼前。我和弟弟贊不絕口,對爸爸伸出了大拇指。
媽媽抹了一點米糊在春聯反面,在門上定好位置貼了上去。我學著古人的樣子:雙手放在背后,雙腿叉開,搖頭晃腦地讀了起來:“金鳳含珠賀新年,玉龍年吐寶慶新。”媽媽聽見了,走了過來,拍了拍我的頭,笑瞇瞇地說:“你個小笨蛋,這個讀春聯也是有講究的,右邊的是上聯,左邊的是下聯,請你從右從左讀。”“為什么呢?”我疑惑地問。“古時候的文字是豎排的,人們都是從右往左豎著讀的,春聯也正是如此,先讀右邊再讀左邊。”媽媽說,“玉龍年吐寶慶新,金鳳含珠賀新年。這才是正確的讀法。”“哦,原來是這樣。”我若有所悟。
春聯是過春節的“必須品”之一,春聯美好的寓意象征在新的一年里日子紅紅火火。而我們老家的習俗更是要求所貼春聯必須是自己家人寫的,所以爸爸才能練就這一手出色的毛筆字。我也要像爸爸那樣好好練字,希望明年的春聯由我來寫。
春節貼春聯日記15
春節到,處處喜洋洋。城頭禁放煙花爆竹,就掛上了紅燈籠,而熱鬧的鄉下燈籠不多,卻布滿了新年的爆竹聲,盛放著絢麗的煙花。
大年三十,終于等到爸爸媽媽休假了,一家子一大早就出發回了老家,拿出買好的對聯,端出熬好的糯米漿糊,還沒等我坐在老家的椅子上休息幾分鐘,爸爸就已經招呼我,快點幫忙貼春聯了。
這也難怪我爸急了。老話說啊,對聯貼得好,這新一年里都是平平安安、一帆風順的。對聯上的很多字,就是作祝福和保佑用的。對聯也分許多種,祈福的、贊美的、迎春的,反正都是一串串的吉祥話。比如我手里拿著的:上聯一干二凈除舊習,下聯五講四美樹新風,橫批辭舊迎春;上聯五湖四海春色,下聯萬水千山盡得輝,橫批萬象更新……都是一派喜氣洋洋的美好祝愿。
板凳搬到大門前,對聯鋪滿院中央。爸爸端著漿糊就爬上長凳,拿刷子,蘸漿糊,刷門框,等那門邊的紅磚上有了白白的、黏糊糊的一層,再蹲下身子,把漿糊往長凳上一放,側著臉給我一個眼神,我立馬心領神會地遞上一張對聯。爸爸接過對聯,高高舉起,隔著墻兩三厘米的地方比對著,上挪,下挪,左挪,右挪……提著對聯頂,把對聯往墻上一按,雙手貼著對聯順下來,翹著的邊角就拿一本舊書抹平。
貼完對聯,還得貼大門上的門神。門神有很多,其中一對十分有名,尉遲恭和秦叔寶。歷史傳聞中,李世民弒兄奪位后,常常出現夢魘,夢到太子和弟弟化成厲鬼前來索命,夜不能眠。長孫皇后便出了個主意,命人將大將軍秦叔寶和尉遲恭的畫像貼在寢宮大門之上,太宗皇帝果然好轉。百姓紛紛效仿,就有了門神的典故。而貼門神時,秦叔寶為左,尉遲恭為右,兩人相對,既是除邪,又是不鬧別扭的寓意。
大門貼完小門貼,不偏不倚水端平。而這小門貼的“福”字,也有講究,必要倒過來貼,諧音“福”到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看著家門口這紅紅火火的對聯門神小福字,這過年的味道,又濃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