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描寫祖國山河的句子匯集70條
李白描寫祖國山水的詩
導語:李白描寫祖國山水的詩,大家了解的有多少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李白描寫祖國山水的'詩,歡迎各位的閱讀。
李白《幽澗泉》
拂彼白石,彈吾素琴。幽澗愀兮流泉深,
善手明徽高張清。心寂歷似千古,松颼飗兮萬尋。
中見愁猿吊影而危處兮,叫秋木而長吟。
客有哀時失職而聽者,淚淋一浪一以沾襟。乃緝商綴羽,
潺湲成音。吾但寫聲發一情于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
幽澗泉,鳴深林。
李白《白云歌,送劉十六歸山》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處處長隨君。長隨君,
君入楚山里,云亦隨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蘿衣,
白云堪臥君早歸。
李白《蜀道難》
噫吁戲,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躔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虺,砰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一吮一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
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
回崖沓障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黃。
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望廬山瀑布 其一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
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里。
欻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半灑云天里。
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
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空中亂潈射,左右洗青壁。
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閑。
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顏。
且諧宿所好,永愿辭人間。
望廬山瀑布 其二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登峨嵋山》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周流試登覽,絕怪安可息。
青冥倚天開,彩錯疑畫出。泠然紫霞賞,果得錦囊術。
云間吟瓊簫,石上弄寶瑟。平生有微尚,歡笑自此畢。
煙容如在顏,塵累忽相失。倘逢騎羊子,攜手凌白日。
李白《登新平樓》
去國登茲樓,懷歸傷暮秋。天長落日遠,水凈寒波流。
秦云起嶺樹,胡雁飛沙洲。蒼蒼幾萬里,目極令人愁。
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
清晨登巴陵,周覽無不極。明湖映天光,徹底見秋色。
秋色何蒼然,際海俱澄鮮。山青滅遠樹,水綠無寒煙。
來帆出江中,去鳥向日邊。風清長沙浦,山空云夢田。
瞻光惜頹發,閱水悲徂年。北渚既蕩漾,東流自潺湲。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蓮。聽此更腸斷,憑崖淚如泉。
李白《望天門山》
詩人:李白 朝代:唐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李白《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
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李白《橫江詞六首》
其一
人道橫江好 ( 道一作言 )
儂道橫江惡
一風三日吹倒山 ( 三日一作一月) ( 一作猛風吹倒天門山 )
白一浪一高于瓦官閣
其二
海潮南去過潯一陽一
牛渚由來險馬當
橫江欲渡風波惡
一水牽愁萬里長
其三
橫江西望阻西秦
漢水東連揚子津 ( 漢一作楚 ) ( 連一作流 )
白一浪一如山那可渡
狂風愁殺峭帆人
其四
海神來過惡風回 ( 來一作東 )
一浪一打天門石壁開
浙江八月何如此
濤似連山噴雪來
其五
橫江館前津吏迎
向余東指海云生
郎今欲渡緣何事
如此風波不可行
其六
月暈天風霧不開 ( 月一作日 )
海鯨東蹙百川回
驚波一起三山動
公無渡河歸去來
李白描寫山水的詩教案
李白描寫山水的詩優秀教案有哪些呢?下方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收集的李白描寫山水的詩教案。
李白描寫山水的詩教案
追尋李白——山水詩
[教學目標]
【第1句】:知識與技能目標:
A、能夠有感情朗誦李白的四首山水詩。
B、能夠初步掌握搜集信息的能力,并借助搜集的資料與課后注釋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C、體會李白抒寫山水詩的表達方法,感受情景交融、想象大膽奇特的浪漫主義詩風。
【第2句】:過程與方法目標:
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讀、吟誦、品讀詩歌,培養語感;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會獨立理解古詩的內容,品味詩歌的情感。
【第3句】: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詩人在不同時期寄情山水的心境,感受詩人寄情山水間的那份灑脫、爽朗與豪情。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學古詩的方法,能夠自己借助資料理解詩句意思,想象古詩所描繪的景象,從中感受詩人的心境。
[教學難點]
通過誦讀作品,感受詩人的情感。
[課前準備]
【第1句】:搜集李白的有關知識及優秀作品。
【第2句】: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1句】:激情導入,揭示主題。
對一代詩仙,我們并不陌生,“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那“兒時天真浪漫”“寄情山水”“注重友情”“思念故土”的印象似曾相識。
今天讓我們追尋詩仙的足跡,走進那瑰麗的藝術詩篇,感受詩人浪漫奇特的情懷。
【第2句】:初讀四首古詩,掃清字詞障礙。
【第1句】: 自讀古詩。
要求:讀準字音,正確流利。
【第2句】:指名朗讀。
開火車每人讀一首,師生相機正音。
字音重點指導:朝、重、靄、倚。
【第3句】:借助資料、注釋,了解詩意,初建畫面。
【第1句】:明確要求,自學古詩。
借助我們查找的資料和課后注釋,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歌大概的意思,看看每首詩中為我們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第2句】:小組討論。
指名說詩歌大意。
【第3句】:全班交流。
這四首詩分別描繪了怎樣的`情景?
A《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首句寫詩人的回想,點出開船的時間是早晨,地點是白帝城。
“彩云間”是寫白帝城的高。
彩云繚繞與詩人遇赦的喜悅之情十分和諧。
“千里江陵一日還”,次句寫詩人的意愿,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達。
詩人用夸張的手法,寫了長江一瀉千里之勢,同時也抒發了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
兩岸猿猴的叫聲還沒停止,可那輕快的小船已經駛過了千山萬嶺。
B《獨坐敬亭山》
(用課件做輔助)
這首詩運用擬人的手法,寫了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
前兩句寫天上幾只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雖然長空還有一片白云,卻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飄越遠。
后兩句寫了人與山之間和諧美好的關系,鳥飛云去后,靜悄悄地只剩下詩人和敬亭山了,詩人凝視著秀麗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動不動地看著詩人。
C《夜宿山寺》
詩人隱居在山間寺廟的一個夜晚看到高不可測的寺廟,感到伸出手去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在這里不敢大聲說話。
害怕驚動了天上的仙人。
D《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第1句】: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詩人順溪而上,穿林進山,為我們展現出一派桃園景象,這進山第一程就使人流連忘返。
【第2句】: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這進山的第二程明寫山林之幽靜,卻暗示道士不在寺院內。
詩人通過景物烘托環境氣氛,委婉地抒發了自己訪友不遇的惆悵心情。
【第3句】: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野竹與云氣相接,本是一幅靜景,詩人用一個“分”,使人聯想到徐徐移動的云霧,不斷從野竹梢頭飄來。
飛泉本是動景,詩人用一個“掛”字,就化動為靜,使人聯想到山峰的陡峭和山泉的直落圖景,白色飛泉與青碧山峰相映成趣,真是一片淡泊高潔的凈土。
【第4句】:在詩人筆下,蜀中的戴天山,山奇水秀,淙淙的溪水、帶露的桃花、林中的麋鹿、亭亭的野竹,還有那碧峰瀉下的飛泉,色彩明麗,境界幽深如同一幅引人入勝的山水圖。
第二課時
【第1句】:體會意境,追尋李白。
在這些山水詩中,你最喜歡哪首詩為我們描述的景象,試著用心讀一讀,看看在字里行間你品味到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A《早發白帝城》。
預設點:
【第1句】:抓住“彩云間”、“一日還”、“啼不住”、“輕舟”等詞語,感受作者輕松愉快,歸心似箭的心情。
【第2句】:相機出示:多媒體課件,展示長江兩岸的景色。
充分感受美麗的景象,情感誦讀。
【第3句】:相機交代寫作背景,感受李白為人:
公元758年春,李白因參加永王李璘幕府事被牽連,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突然得到赦免。
在返回江陵途中,詩人寫下了這首詩。
從而充分感受詩人的情感。
誦讀這首古詩。
B《獨坐敬亭山》
預設點:
【第1句】:抓住“獨坐”,相機介紹背景資料,引導學生從詩中追尋李白是個怎樣的人?
這首詩作于天寶十二年,距他離開長安整整十年。
長期的漂泊生活,使李白飽嘗了人間的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態炎涼,從而加深了對現實的不滿,增添了孤寂之感。
寫獨坐敬亭山時的情趣,正是詩人懷才不遇而產生的孤獨與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中尋求安慰的生活寫照。
【第2句】:你是怎樣理解“相看兩不厭”的?從中看出這是一個怎樣的李白?
這句詩表達了詩人與敬亭山之間的深厚感情。
“相”和“兩”二字同義重復,把詩人與敬亭山緊緊地聯系在一起,表現出強烈的感情。
在純凈的空間,只有敬亭山與詩人進行著精神上的交往;詩人的精神與敬亭山的神貌完全融匯在—起了。
詩人把山人格化的同時,表達了自己從欣賞自然美的樂趣中獲得的精神自由和超脫凡俗的自我肯定。
表面看來,這里是寫詩人與敬亭山相對而視,實際上詩人愈是寫山“有情”,愈是表現出人“無情”,而他那橫遭冷遇、寂寞凄涼的處境,也就在這靜謐的場面中透露出來了。
C《夜宿山寺》
預設點:
【第1句】:詩人是怎樣表現山寺之高的?找出有關詞句說一說。
“手可摘星辰”以星夜的美麗引起我們對高聳入云的“危樓”的向往。
詩人用夸張的筆調和浪漫主義的手法,描繪了山寺高樓聳入云天的情景。
【第2句】:從“不敢”與“恐驚”心理中,我們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與“天上人”相距很近,這樣山寺之高就不言自明了。
【第3句】:你從中又讀到一個怎樣的李白?
詩人用夸張的藝術手法,描繪了山寺的高聳,給人以豐富的聯想。
從中我們可以感覺到李白詩奇思涌溢,想人所不能想,說人所不敢說,敢于沖破一切束縛,破浪直前,無所顧忌,所以想象奇特,善于夸張是李白詩歌的一大特點。
D《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早年的游仙問道的生活,與飄逸豪邁的性格分不開。
整首詩“不遇”之字未見,“不遇”之意滿篇皆是,真可謂妙筆生花。
詩人將他在山中所見的種種事物信手拈來,寫入詩中,青年時期的李白,開朗高遠的個性在詩中初步顯露出來。
【第2句】:延伸拓展,感受李白的寫作風格。
【第1句】:回憶以前學過的李白詩歌,說說哪些詩句也具有想象奇特、善于夸張的特點?
【第2句】:搜集李白的描寫自然、山水、風光的詩歌,寫在小本本上。
推薦閱讀:《蜀道難》、《游泰山》其【第6句】:《渡荊門送別》、《望天門山》、《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李白關于山水的詩
《望廬山瀑布》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天門山》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送友人入蜀》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
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
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
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
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
回崖沓嶂凌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
鳥飛不到吳天長。登高壯觀天地間,
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
《秋浦歌十七首》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其一
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東大樓。
正西望長安,下見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
遙傳一掬淚,為我達揚州。
其二
秋浦猿夜愁,黃山堪白頭。
清溪非隴水,翻作斷腸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歸日,雨淚下孤舟。
其三
秋浦錦駝鳥,人間天上稀。
山雞羞淥水,不敢照毛衣。
其四
兩鬢入秋浦,一朝颯已衰。
猿聲催白發,長短盡成絲。
其五
秋浦多白猿,超騰若飛雪。
牽引條上兒,飲弄水中月。
其六
愁作秋浦客,強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縣,風日似長沙。
其七
醉上山公馬,寒歌寧戚牛。
空吟白石爛,淚滿黑貂裘。
其八
秋浦千重嶺,水車嶺最奇。
天傾欲墮石,水拂寄生枝。
其九
江祖一片石,青天掃畫屏。
題詩留萬古,綠字錦苔生。
其十
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
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聲碎客心。
其十一
邏人橫鳥道,[1]江祖出魚梁。
水急客舟疾,[2]山花拂面香。
其十二
水如一匹練,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其十三
淥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
郎聽采菱女,一道夜歌歸。
其十四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其十五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其十六
秋浦田舍翁,采魚水中宿。
妻子張白鷴,結罝映深竹。
其十七
祧波一步地,[3]了了語聲聞。
黯與山僧別,低頭禮白云。
《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山動,
盤渦轂轉秦地雷。榮光休氣紛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箭射東海。三峰卻立如欲摧,
翠崖丹谷高掌開。白帝金精運元氣,石作蓮花云作臺。
云臺閣道連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備灑掃,
麻姑搔背指爪輕。我皇手把天地戶,丹丘談天與天語。
九重出入生光輝,東來蓬萊復西歸。玉漿倘惠故人飲,
騎二茅龍上天飛。
《橫江詞其一》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人道橫江好,儂道橫江惡。
一風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閣。
《橫江詞其二》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海潮南去過潯陽。
牛渚由來險馬當。
橫江欲渡風波惡。
一水牽愁萬里長。
《橫江詞其三》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橫江西望阻西秦,
漢水東連揚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
狂風愁殺峭帆人。
《橫江詞其四》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海神來過惡風回。
浪打天門石壁開。
浙江八月何如此。
濤似連山噴雪來。
《橫江詞其五》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橫江館前津吏迎,向余東指海云生。
郎今欲渡緣何事,如此風波不可行。
《橫江詞其六》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月暈天風霧不開。
海鯨東蹙百川回。
驚波一起三山動。
公無渡河歸去來。
《送友人尋越中山水》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聞道稽山去,偏宜謝客才。千巖泉灑落,萬壑樹縈回。
東海橫秦望,西陵繞越臺。湖清霜鏡曉,濤白雪山來。
八月枚乘筆,三吳張翰杯。此中多逸興,早晚向天臺。
《杜陵絕句》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間。秋水明落日,流光滅遠山。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上三峽》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
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下陵陽沿高溪三門六剌灘》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三門橫峻灘,六剌走波瀾。石驚虎伏起,水狀龍縈盤。
何慚七里瀨,使我欲垂竿。
《送內尋廬山女道士李騰空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君尋騰空子,應到碧山家。水舂云母碓,風掃石楠花。
若愛幽居好,相邀弄紫霞。
多君相門女,學道愛神仙。素手掬青靄,羅衣曳紫煙。
一往屏風疊,乘鸞著玉鞭。
李白縱情山水的詩句
大詩人李白常常縱情與山水之間。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相關詩句,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第1句】: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李白《西施》
【第2句】: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李白《西施》
【第3句】:天秋木葉下,月冷莎雞悲。——李白《秋思》
【第4句】:勾踐徵絕艷,揚蛾入吳關。——李白《西施》
【第5句】:金石猶銷鑠,風霜無久質。——李白《長歌行》
【第6句】:垂楊拂綠水,搖艷東風年。——李白《折楊柳》
【第7句】:他人方寸間,山海幾千重。——李白《箜篌謠》
【第8句】: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李白《清溪行》
【第9句】:功名不早著,竹帛將何宣。——李白《長歌行》
【第10句】: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李白《妾薄命》
【第11句】: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李白《關山月》
【第12句】:天山三丈雪,豈是遠行時。——李白《獨不見》
【第13句】: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李白《白馬篇》
【第14句】:何許最關人,烏啼白門柳。——李白《楊叛兒》
【第15句】: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李白《古朗月行》
【第16句】:佳人彩云里,欲贈隔遠天。——李白《折荷有贈》
【第17句】: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李白《夏日山中》
【第18句】: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贈孟浩然》
【第19句】:夢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李白《太原早秋》
【第20句】: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李白《落日憶山中》
【第21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荊門送別》
【第22句】:笑別廬山遠,何煩過虎溪。——李白《別東林寺僧》
【第23句】: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李白《九日龍山飲》
【第24句】: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第25句】: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
【第26句】:客心洗流水,馀響入霜鐘。——李白《聽蜀僧濬彈琴》
【第27句】: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李白《尋雍尊師隱居》
【第28句】:落月低軒窺燭盡,飛花入戶笑床空。——李白《春怨》
【第29句】:八月邊風高,胡鷹白錦毛。——李白《觀放白鷹二首》
【第30句】: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云。——李白《夜泊牛渚懷古》
【第31句】:撥云尋古道,倚石聽流泉。——李白《尋雍尊師隱居》
【第32句】: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李白《江夏別宋之悌》
【第33句】: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李白《聽蜀僧濬彈琴》
【第34句】:應須回舞袖,拂盡五松山。——李白《銅官山醉后絕句》
【第35句】:張翰江東去,正值秋風時。——李白《送張舍人之江東》
【第36句】:冰合井泉月入閨,金缸青凝照悲啼。——李白《夜坐吟》
【第37句】: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李白《子夜吳歌·夏歌》
【第38句】: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第39句】: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李白《上李邕》
【第40句】:被發之叟狂而癡,清晨臨流欲奚為。——李白《公無渡河》
【第41句】: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李白《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第42句】:湖清霜鏡曉,濤雪山來。——李白《送友人尋越中山水》
【第43句】: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李白《金鄉送韋八之西京》
【第44句】:黃帝鑄鼎于荊山,煉丹砂。——李白《飛龍引二首·其一》
【第45句】: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李白《贈裴十四》
【第46句】: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李白《蘇臺覽古》
【第47句】: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第48句】: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第49句】: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第50句】: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第51句】:滄海得壯士,椎秦博浪沙。——李白《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
【第52句】: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第53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第54句】:嘆息此人去,蕭條徐泗空。——李白《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
【第55句】: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望廬山五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