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詞中描寫菊花的句子集錦50句
李清照寫菊花的詩句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下文是描寫菊花的李清照詩句,歡迎大家閱讀與了解。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注釋
永晝:漫長的白天。
瑞腦:一種香料,俗稱冰片。
金獸:獸形的銅香爐。
紗廚:紗帳。
東籬:泛指采菊之地,取自陶淵明《飲酒》詩:“采菊東籬下”。
暗香:這里指菊花的幽香。古詩《庭中有奇樹》:”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這里用其意。
消魂:形容極度憂愁、悲傷。
西風;秋風
黃花:菊花
譯文
薄霧彌漫,云層濃密,煩惱白天太長,香料在金獸香爐中燒盡了。又到重陽佳節(jié),潔白的玉枕,輕薄的紗帳中,半夜的涼氣剛剛浸透。
在東籬飲酒直到黃昏以后,淡淡的黃菊清香溢滿雙袖。別說不憂愁,西風卷起珠簾,閨中少婦比黃花更加消瘦。
賞析
此詞的首二句就白晝來寫。“薄霧濃云愁永晝。”這“薄霧濃云”不僅布滿整個天宇,更罩滿詞人心頭。“瑞腦銷金獸”,寫出了時間的漫長無聊,同時又烘托出環(huán)境的凄寂。次三句從夜間著筆,“佳節(jié)又重陽”點明時令,也暗示心緒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常言道:“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今日里“佳節(jié)又重陽”,本應(yīng)該是夫妻團圓、共同飲酒賞菊的,而如今只有自己,詞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遠方的丈夫呢?一個“又”字,便充滿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所以,才會“玉枕紗廚,夜半涼初透”。“玉枕”,瓷枕。“紗廚”,即碧紗廚,以木架罩以綠色輕紗,內(nèi)可置榻,用以避蚊。“玉枕紗廚”這樣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與詞人特殊的感受中寫出了透人肌膚的秋寒,暗示詞中女主人公的心境。更何況,玉枕、紗廚往昔是與丈夫與共的,可如今自己卻孤眠獨寢,觸景生情,自然是柔腸寸斷心欲碎了。顯然,這里的“涼”不只是身體肌膚所感之涼意,更是心靈所感之凄涼,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這三句寫出了詞人在重陽佳節(jié)孤眠獨寢、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上片貫穿“永晝”與“一夜”的則是“愁”、“涼”二字。
下片倒敘黃昏時獨自飲酒的凄苦。“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這兩句寫出了詞人在重陽節(jié)傍晚于東籬下菊圃前把酒獨酌的情景,襯托出詞人無語獨酌的離愁別緒。“東籬”,是菊圃的代稱,化用了陶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暗香”,菊花的幽香。“盈袖”,因飲酒時衣袖揮動,帶來的香氣充盈衣袖。古人在舊歷九月九日這天,有賞菊飲酒的風習。唐詩人孟浩然《過故人莊》中就有“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之句。宋時,此風不衰。所以重九這天,詞人照樣要“東籬把酒”直飲到“黃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滿了衣袖。重陽佳節(jié),把酒賞菊,本來極富情趣。然而丈夫遠游,詞人孤寂冷清,不禁觸景生情,菊花再美再香,也無法送給遠方的親人了;離愁別恨涌上心頭,即便“借酒銷愁”,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賞這“暗香浮動”的菊花呢?深秋的節(jié)候、物態(tài)、人情,已宛然在目。佳節(jié)依舊,賞菊依舊,但人的情狀卻有所不同。這是構(gòu)成“人比黃花瘦”的原因。“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末尾三句設(shè)想奇妙,比喻精彩。“消魂”極喻相思愁絕之情。“簾卷西風”即“西風卷簾”,暗含凄冷之意。匆匆離開東籬,回到閨房,瑟瑟西風把簾子掀起,人感到一陣寒意,聯(lián)想到把酒相對的菊花,頓感人生不如菊花之意。上下對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異趣之感。于是,末句“人比黃花瘦”,便成為千古絕唱。這三句直抒胸臆,寫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共同創(chuàng)造出一個凄清寂寥的深秋懷人的境界。這三句工穩(wěn)精當,是作者藝術(shù)匠心之所在:先以“消魂”點神傷,再以“西風”點凄景,最后落筆結(jié)出一個“瘦”字。在這里,詞人巧妙地將思婦與菊花相比,展現(xiàn)出兩個迭印的鏡頭:一邊是蕭瑟的秋風搖撼著羸弱的瘦菊,一邊是思婦布滿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創(chuàng)設(shè)出了一種凄苦絕倫的境界。
全詞開篇點“愁”,結(jié)句言“瘦”。“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結(jié)果。貫穿全詞的愁緒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體現(xiàn)。可以說,全篇畫龍,結(jié)句點睛,“龍”畫得巧,“睛”點得妙,巧妙結(jié)合,相映成輝,創(chuàng)設(shè)出了“情深深,愁濃濃” 的'情境。在這首詞里,雖然寫的是思親,但是卻沒有出現(xiàn)思親或相思之苦的語句,而是用了敘事的方式,表達出深深的思親的愁苦。顯的很沉重高雅。古詩詞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屢見不鮮。如“人與綠楊俱瘦”(宋無名氏《如夢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幾分?”(宋程垓《攤破江城子》),“天還知道,和天也瘦。”(秦觀《水龍吟》)等等。但比較起來卻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寫得這樣成功。原因是,這首詞的比喻與全詞的整體形象結(jié)合得十分緊密,比喻巧妙,極切合女詞人的身份和情致,讀之親切。詞的意境通過描述了重陽佳節(jié)作者把酒賞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種凄涼寂寥的氛圍,表達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寂寞與孤寂的心情。
關(guān)于菊花的經(jīng)典詩句
黃菊開時傷聚散。曾記花前,共說深深愿。____晏幾道《蝶戀花·黃菊開時傷聚散》
離愁不管人飄泊。年年孤負黃花約。____黃機《憶秦娥·秋蕭索》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____王禹偁《村行·馬穿山徑菊初黃》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____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yīng)作斷蓬飛。____王之渙《九日送別》
短籬殘菊一枝黃。正是亂山深處、過重陽。____呂本中《南歌子·驛路侵斜月》
求得人間成小會,試把金尊傍菊叢。____晏殊《破陣子·燕子欲歸時節(jié)》
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jié)香。____韓琦《九日水閣》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____蘇軾《贈劉景文 / 冬景》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____晏殊《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綠葉照林光。____蘇軾《浣溪沙·詠橘》
吾生如寄,尚想三徑菊花叢。____楊炎正《水調(diào)歌頭·把酒對斜日》
塵世難逢一笑,況有紫萸黃菊,堪插滿頭歸。____朱熹《水調(diào)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
未追赤松子,且泛黃菊英。____李泌《奉和圣制重陽賜會聊示所懷》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蓮。____杜甫《宿贊公房》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無全葉翠離披。____曹雪芹《殘菊》
采采黃金花,何由滿衣袖。____杜甫《九日寄岑參》
金風飄菊蕊,玉露泫萸枝。____韋安石《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yīng)制得枝字》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____李白《九日龍山飲》
西風酒旗市,細雨菊花天。____歐陽修《秋懷》
遙憐故園菊,應(yīng)傍戰(zhàn)場開。____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____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____蘇軾《趙昌寒菊》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____蘇軾《趙昌寒菊》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____陶淵明《和郭主簿·其二》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____白居易《詠菊》
紫菊宜新壽,丹萸辟舊邪。____趙彥昭《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yīng)制》
頭上盡教添白發(fā),鬢邊不可無黃菊。____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開。____顧太清《菩薩蠻·端午日詠盆中菊》
臨行挽衫袖,更嘗折殘菊。____蘇軾《送頓起》
霜風漸欲作重陽,熠熠溪邊野菊香。____蘇軾《捕蝗至浮云嶺山行疲苶有懷子由弟二首·其二》
黃花深巷,紅葉低窗,凄涼一片秋聲。____蔣捷《聲聲慢·秋聲》
攜壺酌流霞,搴菊泛寒榮。____李白《九日》
秋菊堪餐,春蘭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____辛棄疾《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
坐開桑落酒,來把菊花枝。____杜甫《九日楊奉先會白水崔明府》
黃花本是無情物,也共先生晚節(jié)香。____于謙《過菊江亭》
黃昏寒立更披襟,露浥清香悅道心。____司空圖《白菊雜書四首》
綺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處醉黃花。____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黃菊散芳叢,清泉凝白雪。____德隱《新秋晚眺》
猶喜閏前霜未下,菊邊依舊舞身輕。____司空圖《白菊三首》
鬢發(fā)已甘塵路白,菊花猶送塞垣黃。____齊之鸞《九日登清水營城》
黃鸝囀處誰同聽,白菊開時且剩過。____司空圖《白菊雜書四首》
故鄉(xiāng)籬下菊,今日幾花開。____江總《于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 長安九日詩》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____黃巢《題菊花》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____陶淵明《飲酒·其四》
臺高不盡看楓葉,院凈何須坐菊花。____沈輅《九日登高臺寺》
疏籬下、試覓重陽,醉擘青露菊。____吳文英《一寸金·秋感》
沙岸菊開花,霜枝果垂實。____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
幾度白衣虛令節(jié),致疑黃菊是孤芳。____序燈《九日吳山宴集值雨次韻》
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干。____黃庭堅《鷓鴣天·坐中有眉山隱客史應(yīng)之和前韻》
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____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丹楓萬葉碧云邊,黃花千點幽巖下。____張掄《踏莎行·秋入云山》
竹葉于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____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時節(jié)是重陽,菊花牽恨長。____徐燦《菩薩蠻·秋閨》
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____趙嘏《長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____李煜《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黃華自與西風約,白發(fā)先從遠客生。____元好問《秋懷》
問籬邊黃菊,知為誰開。____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
無限枝頭好顏色,可憐開不為重陽。____丘浚《詠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