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描寫冬天景色的句子集錦70句
柳宗元描寫冬天的詩句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同學們不斷的.學習和努力。小編為大家提供了柳宗元描寫冬天的詩句,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的復習所學的知識。
柳宗元描寫冬天的詩句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早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擴展閱讀:
描寫冬天的古詩句精選
【第1句】:雨雪瀌瀌,見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樣子;一說猶“飄飄”。晛;太陽的熱氣。曰:語助詞,無實義。
《詩經·小雅·角弓》
【第2句】: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
漢·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第3句】: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凄凄:寒涼。翳翳:陰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見。皓:白。
晉·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第4句】: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晉·謝道蘊《詠雪聯句》:“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第5句】: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朔風:北風。勁:猛烈。哀:凄厲。
南朝宋·謝靈運《歲暮》
【第6句】: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牖:窗戶。風驚竹:風中帶雪,打在竹上,發出沙沙的響聲。
唐·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第7句】: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
【第8句】:水聲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劉長卿《酬張夏雪夜赴州訪別途中苦寒作》
【第9句】: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歸舊山》
【第10句】: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柳宗元描寫春天的詩句
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下面一起來欣賞欣賞柳宗元描寫春天的詩句,希望你喜歡。
首春逢耕者
作者:柳宗元
南楚春候早,余寒已滋榮。
土膏釋原野,白蟄競所營。
綴景未及郊,穡人先偶耕。
園林幽鳥囀,渚澤新泉清。
農事誠素務,羈囚阻平生。
故池想蕪沒,遺畝當榛荊。
慕隱既有系,圖功遂無成。
聊從田父言,款曲陳此情。
眷然撫耒耜,回首煙云橫。
此詩寫的是詩人來到永州第一年即公元806年(元和元年)早春的情景。
一天,詩人獨自出游到永州郊外,目睹到一幅在長安做京官時不曾有過的春意盎然的田園圖景。原野上清泉涌流,草木萌蘗,鳥語花香,更有農人春耕正忙。詩人倍感新奇與興奮,以飽蘸深情的筆,記下了這賞心悅目的幕幕景象;身為“僇人”,羈留異地,觸景生情,勾起了詩人對故土的不盡思念,以及對不幸人生的無限感慨。
全詩以第五聯過渡,由所見所聞轉入寫所思所感。詩人看到一派宜人的早春景象后,引發的不是美好的憧憬、宏大的志愿,而是強烈的思念故土之情。正如近藤元粹《柳柳州詩集》卷三所言:“貶謫不平之意片時不能忘于懷,故隨處發露,平淡中亦有憤懣,可壓也。”由早春生機勃勃的景象,聯想到北方舊居已人去樓空,昔日田園因無人料理而雜草叢生,淪為荒地;由此又進一步引發對人生的感慨,感到無可寄托——政治前途既已渺茫,沉悶之情又無以排遣,精神的家園不知安在。惶惶不可終日,詩人對這種無所事事的無聊生活,極度地不適與不滿,甚至羨慕起隱士來——盡管他們功名無所成但還有所寄寓。無意間詩人遇到了田間勞作的老漢,于是找到了傾訴的對象,詩人向這位素昧平生的老漢一吐衷腸,一泄為快。于此,也正是辛勤勞作的農民給了他以莫大的慰藉,使他舍不得離開田頭,無限眷戀地撫摸著農夫的犁耙,交談中已不知天色已晚,猛回頭,發現炊煙已彌漫天空。
在身為“羈囚”的情況下,農夫已成為柳宗元傾訴的對象,與農夫傾心交談已成了他精神解脫的最好方式。柳宗元之所以那般熱愛永州山水,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對永州人的信賴和感激。
但詩歌尾聯,詩人又不得不面對現實生活的落寞,思念故鄉,但在他眼前的仍是煙云橫斷。這意境與崔顥的“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有異曲同工之妙。
總之,全詩表現的是早春郊游時的所見所感,既寫了詩人對永州之野的美好印象,又寫了詩人寂寞生活中矛盾而復雜的心情。以樸實的筆調寫事,以誠篤的心寫實,樸誠的人格躍然紙上。
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
作者:柳宗元
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轉迷。
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
這首詩寫于柳州刺史任上。
時當二月,又處南方溫熱地帶,柳州早已是百花盛開、春色滿園了。可是一場意外的暴風雨卻洗劫了百花,送走了春色。這在過著謫居生活的詩人來說,無疑是一種精神打擊。本來他還可以寄情景物,排遣內心憂怨的.,而現實竟是這樣冷酷無情!哀涼的心緒觸發了他的詩思。
“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轉迷。”詩篇起句便直抒胸臆。“宦情”與“羈思”,原本就有必然聯系。長年游宦在外,遠離故土與親人,旅途漂泊的艱辛,離親別故的悲怨,有誰能不動心動情呢?屢遭貶竄,此種心情理當加倍沉重.“共凄凄”三字,真實地表現了作者這時候的特殊心態。“宦情”之苦與“羈思”之深疊相撞擊著詩人的心扉,他要尋求解脫,而又無可奈何,在這種心境的支配下,他只好走出書房,漫步庭院。而當他目睹了已經過去大半的春光以后,這種情緒反而愈趨沉重了。“春半如秋”,用語平淡而新鮮,寫出一種常人不曾,也不會有的獨特感受,的確是愁人眼中之景,心中之情相互感應的凝結品。“意轉迷”三字,則就“春半如秋”作承轉,極言意緒的迷亂煩惱。
【第3句】:四兩句,偏重敘事描寫。說“山城過雨”,人們似乎還難于體味這場雨的份量和內涵,故后面緊接著補寫了“百花盡”三字。此雨非早春潤物之雨,它橫掠山城,下得大,來得猛,滌蕩萬物。此一句,遙扣題面,把第二句“春半如秋”四字亦落到實處,同時又引帶出末尾一句。“榕葉滿庭鶯亂啼”。柳州多檀椿樹,冠大身屈,四枝旁出,以其不材,故能久而無傷。但是經過這場暴風雨的洗劫,那些百年老榕也葉落滿庭了。此等情景令詩人傷心,鶯啼之聲又格外增添了一重傷感情緒。那一個“亂”字,分明是詩人心煩意亂的精神狀態的真實反映。
這首詩寫景肅殺蕭條。寫情凝重深沉。二月春光正濃之際反呈現百花凋零、榕葉滿庭的暮秋景象,反激起詩人一片宦情與羈思,其構思立意均不同常態,而其遣辭造語又極平淡。蘇軾《東坡題跋》曾就柳宗元的詩與陶淵明的詩作出評論說:“所貴乎枯淡者,謂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淵明、子厚之流是也。”內容豐富充實而字面卻略顯枯干淡泊的作品,其實正是詩人苦心錘煉的結果,是詩歌創作藝術的極高境界。這樣的作品往往“發纖秾于古簡,寄至味于淡泊”,咀嚼久之,才能得其真味。
描寫春天的詩句
■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詩句出自: 唐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詩句出自: 唐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群眾路線
詩句出自: 唐李白《落日憶山中》
■ 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
詩句出自: 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 咸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
詩句出自: 唐李白《古風》
■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詩句出自: 唐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詩句出自: 唐劉昚虛《闕題》
■ 飛雪伴春還,善庭曉自閑
詩句出自: 唐劉昚虛《積雪為小山》
■ 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
意為:道路被白云遮斷,春景與青青的流水一樣綿延不斷。
詩句出自: 唐劉昚虛《闕題》
■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詩句出自: 唐李華《春行即興》
■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后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
詩句出自: 唐杜甫《春運》
■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詩句出自: 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 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種水生草本植物。
詩句出自: 唐杜甫《曲江對雨》
■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萱草:一種古人以為可以使人忘憂的.草。此句說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詩句出自: 唐杜甫《臘日》
■ 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
詩句出自: 唐杜甫《遠懷舍弟穎觀等》
■ 春城而色動微寒
詩句出自: 唐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而色動微寒。”
■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朝:早晨。
詩句出自: 唐杜甫《清明二首》
■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詩句出自: 唐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
陽和:春天的和暖之氣。
詩句出自: 唐錢起《春郊》 春晚
■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詩句出自: 唐戴叔倫《蘇溪亭》
■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半;多數。未勻:參差不齊。
詩句出自: 唐楊巨源《城東早春》
■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遲遲:緩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樣子。倉庚:鶯。喈喈:鳥鳴聲眾而和。蘩:白蒿。祁祁:眾多。
《詩經小雅出車》
■ 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陽和:春天的暖氣
《史記秦始皇本紀》
■ 穆穆清風至,吹我羅衣裾。青袍似春草,草長條風舒。
穆穆:和。穆穆清風至:和煦的春天飄起。條風:立春時的東北風,又作調風。草長條風舒:春草清風中舒展旖旎。
漢樂府民歌《古詩穆穆清風至》
■ 蘭若生春陽,涉冬猶盛滋。
蘭、若:都是香草名。古人所謂“蘭”,屬菊類,與今天所說的蘭花不同。若:杜若,屬草科。涉:經歷。二句意:蘭若雖長在陽春溫暖的時季,經歷寒冬仍然滋盛。
漢樂府民歌《古詩蘭若生春陽》
■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陽春:溫暖的春天。德澤:恩澤,恩惠,這里指陽光雨露滋潤。溫暖的春天施舍恩澤,滋潤萬物,使萬物生長茂盛。漢樂府古辭《長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