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璽”的詩句大全
【第1句】:璽書召幕牧,名在列岳仙。——出自唐·皎然《奉送袁高使君詔征赴行在,效曹劉體》
【第2句】:璽書傍問俗,旌節(jié)近推賢。——出自唐·杜審言《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xùn)|》
“璽”結(jié)尾的詩句【第1句】:青象不將傳國璽,紫駝只引舊氈房。——出自元·王冕《即事 其一》
【第2句】:神授嚥日書,帝錫驅(qū)雷璽。——出自宋·白玉蟾《西湖大醉走筆百韻》
【第3句】:碭山之賊著柘黃,金祥殿前送國璽。——出自元·楊維楨《押國寶使》
【第4句】:單于拜玉璽,天子按雕戈。——出自唐·盧照鄰《上之回》
【第5句】:璧充傳國璽,圭用祈太折。——出自唐·元稹http://www.semjishu.com/《諭寶二首》
【第6句】:蒼黃傳國璽,違遠(yuǎn)屬車塵。——出自唐·李商隱《送從翁東川弘農(nóng)尚書幕》
【第7句】:堪為圣君璽,堪為圣君案。——出自唐·貫休《上盧少卿覓千文》
【第8句】:萬國已聞傳玉璽,百官猶望啟金縢。——出自唐·許渾《獻(xiàn)韶陽相國崔公》
【第9句】:當(dāng)涂佩國璽,本乃黃門攜。——出自唐·李商隱《井泥四十韻》
“璽”在中間的詩句【第1句】:玉璽分兵征惡少,金壇受律動將軍。——出自唐·駱賓王《雜曲歌辭·從軍中行路難二首》
【第2句】: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yīng)是到天涯。——出自唐·李商隱《隋宮》
【第3句】:朝廷遣使航東海,萬里南來送璽書。——出自元·楊維楨《送謝太守》
【第4句】:斯文縱奇巧,秦璽新雕鏤。——出自唐·皮日休《魯望讀襄陽耆舊傳見贈五百言過褒庸材靡有稱是…次韻》
【第5句】:太霄帝君神霄府,一日璽書行海寓。——出自南宋·陸游《護(hù)國天王院故神霄玉清萬壽宮也廢圮略盡而規(guī)》
【第6句】:銀撾畫地數(shù)罪名,奉璽前拜天子婦。——出自元·楊維楨《三使相》
【第7句】:珥筆金華殿,三朝玉璽書。——出自唐·羊士諤《郡中端居,有懷袁州王員外使君》
【第8句】:肅肅領(lǐng)舊藩,皇皇降璽書。——出自唐·高適《送虞城劉明府謁魏郡苗太守》
【第9句】:已聞奉璽歸金室,早聽趨朝進(jìn)玉杯。——出自元·傅若金《正月十七日麗正門觀迎接口號》
【第10句】:連璽曜前庭,比之猶浮云。——出自魏晉·左思《詠史八首》
【第11句】:何時降璽書,用爾為丹青。——出自唐·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
【第12句】:連璽耀前庭,比之猶浮云。——出自魏晉·左思《詠史》
【第13句】:閉戶凝神四十年,青鸞赤璽策云軒。——出自宋·白玉蟾《贊歷代天師·第十一代諱通字仲達(dá)》
【第14句】:玉璽相傳舜如堯,壺春堂上獨逍遙。——出自宋·劉子翚《汴京紀(jì)事二十首 其二》
【第15句】:潘生驂閣遠(yuǎn),黃霸璽書增。——出自唐·杜甫《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
【第16句】:吾君感悟璽書下,歲貢矮奴宜悉罷。——出自唐·白居易《道州民-美臣遇明主也》
【第17句】:玉璽終無慮,金縢意不開。——出自唐·溫庭筠《中書令裴公挽歌詞二首》
【第18句】:御衣空惜侍中血,國璽幾危皇后身。——出自唐·韓偓《八月六日作四首》
【第19句】:解璽傳呼詔侍中,卻來高臥豈疏慵。——出自唐·孫元晏《齊·謝朏》
【第20句】:神仙不可求,劍璽苔文積。——出自唐·舒元輿《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讀唐歷天寶已來追愴故事》
【第21句】:硯傳百歲璽闕角,筆擅一時錐出囊。——出自南宋·陸游《雜興》
【第22句】:一朝讓寶位,劍璽傳無窮。——出自唐·李白《流夜郎半道承恩放還,兼欣克復(fù)之美書懷示息秀才》
【第23句】: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出自兩漢·曹操《蒿里行》
本文為百問中文站長整理而成,轉(zhuǎn)載請標(biāo)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