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清歡的優美句子 林清玄的好詞好句清歡
清歡——林清玄
少年時代讀到蘇軾的一厥詞,非常喜歡,到現在還能背誦:
細雨斜風作小寒,
淡煙疏柳媚晴灘.
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
蓼茸蒿筍試春盤,
人間有味是清歡.
這厥詞,蘇軾在旁邊寫著"元豐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游南山",原來是蘇 軾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著雪沫乳花的小酒,配著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篙、 新筍,以及野草的嫩芽等等,然后自己贊嘆著:“人間有味是清歡!”
當時所以能深記這厥詞,最主要的是愛極了后面這一句,因為試吃野菜的這種平凡的清 歡,才是人間更有滋味."清歡"是什么呢?清歡幾乎是難以翻譯的,可以說是"清淡的歡愉 ",這種清淡的歡愉不是來自別處,正是來自對平靜的疏淡的簡樸的生活的一種熱愛.當一個 人可以品味山野菜的清香勝過了山珍海味,或者一個人在路邊的石頭里看出了比鉆石更引人 的滋味,或者一個人聽林間鳥鳴的聲音感受到比提籠遛鳥更感動,或者甚至于體會了靜靜品 一壺烏龍茶比起在喧鬧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靈……這些就是"清歡".
清歡之所以好,是因為它對生活的無求,是它不講究物質的條件,只講究心靈的品味, "清歡"的境界是很高的,它不同于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那樣的自我放 逐;或者"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那種盡情的歡樂.它也不同于杜甫的"人生有情 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這樣悲痛的心事,或者"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 共此燈燭光"那種無奈的感嘆.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有千百種人生.文天祥的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
青”,我們很容易體會到他的壯懷激烈.歐陽修的是"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我 們很能體會到他的綿綿情恨.納蘭性德是"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我們也不難 會意到他無奈的哀傷.甚至于像王國維的"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連江 點點萍!"那種對人生無常所發出的刻骨的感觸,也依然能夠知悉.
可是"清歡"就難了!
尤其是生活在現代的人,差不多是沒有清歡的。
你說什么樣是清歡呢?我們想在路邊好好地散個步,可是人聲車聲不斷地呼吼而過,一 天里,幾乎沒有純然安靜的一刻。
我們到館子里,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幾乎是杳不可得,過多的油、過多的醬、過多的鹽和味精已經成為中國菜最大的特色,有時害怕了那樣的油膩,特別囑咐廚子白煮一個 菜,菜端出來時讓人嚇一跳,因為菜上擠的沙拉比菜還多。
我們有時沒有什么事,心情上只適合和朋友綴一盅茶、飲一杯咖啡,可惜的是,心情也 有了,朋友也有了,就是找不到地方,有茶有咖啡的地方總是嘈雜的,而且難以找到一邊飲 茶一邊觀景的處所。
俗世里沒有清歡了,那么到山里去吧!到海邊去吧!但是,山邊和海湄也不純凈了,凡是人的足跡可以到的地方,就有了垃圾,就有了臭穢,就有了吵鬧!
有幾個地方我以前經常去的,像陽明山的白云山莊,叫一壺蘭花茶,俯望著臺北盆地里 堆疊著的高樓與人欲,自己飲著茶,可以品到茶中有清歡。像在北投和陽明山間的山路邊有 一個小湖,湖畔有小販賣功夫茶,小小的茶幾,藤制的躺椅,獨自開車去,走過石板的小 路,叫一壺茶,在躺椅上靜靜地靠著,有時湖中的荷花開了,真是驚艷一山的沉默,有一次 和朋友去,兩人在躺椅上靜靜喝茶,一下午竟說不到幾句話,那時我想,這大概是"人間有 味是清歡"了。
現在這兩個地方也不能去了,去了也只有傷心。湖里的不是荷花了,是飄蕩著的汽水罐 子,池畔也無法靜靜躺著,因為人比草多,石板也被踏損了。到假日的時候,走路都很難不 和別人推擠,更別說坐下來喝口茶,如果運氣更壞,會遇到呼嘯而過的飛車黨,還有帶伴唱 機來跳舞的青年,那時所有的感觀全部電路走火,不要說清歡,連歡也不剩了。
要找清歡就一日比一日更困難了。
如何挑選適合發朋友圈的唯美句子:白茶清歡無別事,我在等風也等你,苦酒折柳今相離,無風無月也無你?
通俗語言的解釋:
象喝著清茶一般沒有太多的味,象順風一樣順便等著你,苦酒折斷柳枝今日分離,從此我的世界沒有風花雪月也沒有你了。很平淡的日子,但有了你以后,每天似乎有了等待,本以為這段情會象柳枝條一樣難以折斷了,但還是分離了,這痛苦象喝了苦酒一般,自己的世界里再不會有風花雪月和你了。
流行語言的解釋:
跟我走吧 忐忑給你 情書給你 不眠的夜給你 三月的清晨給你 雪糕的第一口給你 海底撈最后一顆魚丸給你 手給你 懷抱給你 車票給你 跋涉給你 等待給你 鑰匙給你 家給你 一腔孤勇和余生六十年 全都給你。
語句出處:
“白茶清歡無別事,我在等風也等你。”
“苦酒折柳今相離,無風無月也無你。”
這句話出自安妮寶貝2007年的文集《素年錦時》
擴展資料:《素年錦時》是作家安妮寶貝創作的散文小說集,于2007年9月首度出版。
該書以春夏秋冬四季分章,散文與小說并存,談論作者對身世、家庭、童年以及對自然、生命、社會等方面話題的感悟與雜想。作者以文字描述素年里的煙火人間,并探索自我與外在環境及內心世界的關系,以及與之保持的疏離感。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_素年錦時
人間有味是清歡的下句?
浣溪沙⑴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⑵游南山⑶。
細雨斜風⑷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⑸。入淮清洛⑹漸漫漫⑺。
雪沫乳花浮午盞⑻,蓼茸⑼蒿筍試春盤⑽。人間有味是清歡。[1]
下句自己想,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