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水府”的詩(shī)句
為您整理了78句帶“水府”的詩(shī)句,其中“水府”開頭的詩(shī)句18句,“水府”結(jié)尾的詩(shī)句28句,“水府”在中間的詩(shī)句32句,供您參考。
“水府”開頭的詩(shī)句【第1句】:沌口出百盤,水府迷三元。——出自洪咨夔《答及甫和》
【第2句】:屈原爾為懷王沒,水府通天化靈物。——出自唐·李紳《涉沅瀟》
【第3句】:水府沉沉行路絕,蛟龍出沒無時(shí)節(jié)。——出自唐·韋應(yīng)物《黿頭山神女歌》
【第4句】:山靈恐見鞭,水府愁為墟。——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太湖詩(shī)二十首·練瀆》
【第5句】:水府燃犀處,扶桑浴日時(shí)。——出自洪咨夔《湯泉》
【第6句】:水府乘閑望,圓波息躍魚。——出自唐·姚康《賦得巨魚縱大壑》
【第7句】:水府集群仙,紅云罩翠幢。——出自孫甫《和運(yùn)司園亭·海棠軒》
【第8句】:花宮紛共邃,水府皓相空。——出自唐·司空曙《龍池寺望月寄韋使君閻別駕》
【第9句】:水府仙人通妙訣,擘破寒泉弄明月。——出自王洋《偶得上饒芡實(shí)頗佳分薦同邑以詩(shī)送》
【第10句】:水府左仙萼綠華,身居?xùn)|華帝子家。——出自白玉蟾《贈(zèng)陳高士琴歌》
【第11句】:仙臺(tái)隱螭駕,水府泛黿梁。——出自唐·楊師道《奉和圣制春日望海》
【第12句】:龍宮變閭里,水府生禾麥。——出自唐·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第13句】:水府擁宮闕,六姓傳劍璽。——出自宋祁《劉伯誠(chéng)見惠仆所作中山雜詠石刻》
【第14句】:水府淪幽壑,星軺下紫微。——出自唐·宋之問《奉和梁王宴龍泓應(yīng)教得微字》
【第15句】:夜光明月供朝嚼,水府龍宮恐夕虛。——出自楊萬里《食雞頭子二首》
【第16句】:水府尋鉛合火鉛,黑紅紅黑又玄玄。——出自唐·呂巖《七言》
【第17句】:云濤透百丈,水府躍千重。——出自唐·張聿《劍化為龍》
【第18句】:水府朝元路,牙分女隊(duì)行。——出自王洋《吉父賦南池詩(shī)次韻吉父詩(shī)雖云紅蕖在眼而獨(dú)與白鷺關(guān)情蓮上人何望輒》
“水府”結(jié)尾的詩(shī)句【第1句】:地形真水府,波面似錢塘。——出自孔武仲《過淮》
【第2句】:懸流轟轟射水府,一瀉百里翻云濤。——出自唐·韓愈《貞女峽》
【第3句】:半夜鬼神朝水府,五更鼓角動(dòng)揚(yáng)州。——出自李詇《句》
【第4句】:古越古為山水府,篁竹菁菁無嘯聚。——出自元·王冕《送吳瑞卿歸武昌》
【第5句】:鯨波騰水府,蜃氣壯仙宮。——出自唐·徐凝《送日本使還》
【第6句】:附城廬舍盡水府,惟見屋脊波間橫。——出自鄭獬《淮揚(yáng)大水》
【第7句】:片席然犀經(jīng)水府,幾程登陸望霞標(biāo)。——出自楊億《擇良上人歸天臺(tái)》
【第8句】:突兀盤水府,參差沓天衢。——出自唐·皎然《奉陪鄭使君諤游太湖至洞庭山登上真觀卻望湖水》
【第9句】:沉沉玉柱閟仙扃,矯矯虹梁浮水府。——出自范成大《次溫伯用林公正、劉慶充倡和韻》
【第10句】:蛟龍遁水府,誰起叩天戶。——出自蘇轍《和韓宗弼暴雨》
【第11句】:吹焚照水府,炙浪愁天吳。——出自唐·劉禹錫《武陵觀火詩(shī)》
【第12句】:采玉上山顛,探珠入水府。——出自唐·姚合《莊居野行》
【第13句】:徐關(guān)深水府,碣石小秋毫。——出自唐·杜甫《臨邑舍弟書至苦雨黃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領(lǐng)所憂…用寬其意》
【第14句】:上欹蒼石擁巖竇,下應(yīng)清河通水府。——出自宋·蘇軾《起伏龍行(并敘)》
【第15句】:歲時(shí)經(jīng)水府,根本別天涯。——出自唐·包佶《抱疾謝李吏部贈(zèng)訶黎勒葉》
【第16句】:采珠探水府,絲黍慎蛟龍。——出自李廳《續(xù)題郭功甫詩(shī)卷》
【第17句】:傳語龍王并水府,錢塘借與筑錢城。——出自唐·錢镠《句》
【第18句】:石林蟠水府,百里獨(dú)蒼蒼。——出自唐·杜甫《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
【第19句】:貝闕珠宮開水府,雨棟風(fēng)簾豈來處。——出自北宋·黃庭堅(jiān)《宮亭湖》
【第20句】:上攲蒼石擁巖竇,下應(yīng)清河通水府。——出自蘇軾《起伏龍行》
【第21句】:怒風(fēng)鼓浪屹于城,滄海輸潮開水府。——出自元·吳萊《風(fēng)雨渡揚(yáng)子江》
【第22句】:夜冷神龍?bào)此烨嘞膳逑卢幣_(tái)。——出自呂定《登翠云臺(tái)》
【第23句】:不然長(zhǎng)嘯謝水府,明月滿船歸去來。——出自華岳《釣鰲行》
【第24句】:玉淵真水府,三峽跨長(zhǎng)虹。——出自王阮《游三峽一首》
【第25句】:石間見海眼,天畔縈水府。——出自唐·杜甫《太平寺泉眼》
【第26句】:中界靈祗藏水府,六朝廢寢落山邊。——出自黃虛舟《峨眉亭》
【第27句】:我載謁水府,意惑口莫言。——出自鄭剛中《丁已年七月二十一日禱雨中元水府入月六日展謝祠下皆被旨也然禱后》
【第28句】:奔雷濺玉雪,潭洞開水府。——出自宋·蘇軾《白水山佛跡巖》
“水府”在中間的詩(shī)句【第1句】:五松山下古銅官,邑居褊小水府寬。——出自北宋·黃庭堅(jiān)《送劉道純》
【第2句】:人間有此境,定屬水府仙。——出自陳造《銀葫蘆》
【第3句】:想得沈潛水府時(shí),興云出雨蟠蛟螭。——出自唐·吳融《太湖石歌》
【第4句】:分明水府真韶樂,幾換興亡曲未終。——出自王閏《水樂洞》
【第5句】:天關(guān)擊鼓地軸折,想見水府驚顛難。——出自釋寶曇《觀潮行》
【第6句】:下集大小川,千丈水府暗。——出自洪邁《秋懷六首》
【第7句】:三元水府各雄據(jù),此實(shí)上元開府處。——出自章劼《詠馬當(dāng)山寧江廟》
【第8句】:始知青帝離宮住,方信金精水府藏。——出自唐·呂巖《七言》
【第9句】:龍舟萬騎入川來,天上鮫綃水府開。——出自李石《羅真人祠詩(shī)二首》
【第10句】:珠宮紫貝闕,足此水府仙。——出自北宋·黃庭堅(jiān)《次韻曾子開舍人游藉田載荷花歸》
【第11句】:徒勞水府尋,宛在玉堂陰。——出自唐·王貞白《依韻和幹公題庭中太湖石二首》
【第12句】:卻愁水府丹瓢注,解使銀河赤岸通。——出自陽(yáng)枋《再和陳提舉喜雨》
【第13句】:魚龍同一波,信有水府寬。——出自陳師道《龍?zhí)丁?/p>
【第14句】:震澤風(fēng)帆歸橘岸,錢塘水府抵城根。——出自唐·方干《途中言事寄居遠(yuǎn)上人》
【第15句】:逆風(fēng)來從水府廟,濁浪欲碎小孤山。——出自范成大《澎浪磯阻風(fēng)》
【第16句】:車蓋飛云不放船,長(zhǎng)疑水府貯神仙。——出自鄭獬《淮上》
【第17句】:小郎灘下大郎灘,伯仲分司水府關(guān)。——出自楊萬里《過烏石大小二浪灘,俗呼浪為郎,因戲作竹枝歌二首》
【第18句】:孰知面勢(shì)要,中有水府寬。——出自陳造《泊龍灣》
【第19句】:拔從水府底,置向相庭隈。——出自唐·白居易《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蘇州所寄太湖石奇狀絕倫…呈夢(mèng)得》
【第20句】:應(yīng)緣水府龍神睡,偷得蛟人五色綃。——出自唐·施肩吾《酬周秀才》
【第21句】:影入月窟兔縮距,聲撼水府鯨掉頭。——出自林憲《梁源異松圖行為臺(tái)州趙別駕作》
【第22句】:楚設(shè)關(guān)城險(xiǎn),吳吞水府寬。——出自唐·杜甫《第五弟豐獨(dú)在江左,近三四載寂無消息,覓使寄此二首》
【第23句】:一點(diǎn)青螺白浪中,全依水府與天通。——出自唐·竇庠《金山寺》
【第24句】:曉?shī)y洗露漢宮女,晚步凌波水府仙。——出自舒邦佐《張推水亭賞蓮惠詩(shī)次韻》
【第25句】:漢庭鳳進(jìn)鹓行喜,隋國(guó)珠還水府貧。——出自唐·陳陶《閩中送任畹端公還京》
【第26句】:河伯空憂水府貧,天吳不敢相驚動(dòng)。——出自唐·鮑溶《采珠行》
【第27句】:美人酡彥立幰邊,疑是水府集諸仙。——出自韓曉《崇仁縣后白蓮花》
【第28句】:須臾水府收溫刺,始信神龍果有靈。——出自唐仲溫《三井潭報(bào)雨》
【第29句】:坐令金仙力,鎮(zhèn)此水府靈。——出自張耒《龜山水陸院》
【第30句】:霧鎖山城市,煙藏水府宮。——出自建都思《逍遙樓》
【第31句】:初辭水府出,猶帶龍宮腥。——出自唐·劉禹錫《和牛相公題姑蘇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蘇州》
【第32句】:犀慚水府渾非怪,燕說吳宮未是災(zāi)。——出自唐·羅隱《甘露寺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