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加評語好句子聚集50句

10244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記敘文加評語好句子聚集50句

記敘文加點評

記敘文就是記敘一件事情,表達一種情感,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記敘文加點評,歡迎參考閱讀!

  路 是 月 的 痕

依稀想來,已有幾年未踏上這一條灑滿月光的小路了。小路是父親親手用鵝卵石鋪成的,在月下泛著朦朧柔和的光。路的那頭,連著河邊的小屋,連著我的父親。父親呵,你是否依然執著地坐在岸邊,哀怨地吹著笛子,等著兒子歸來?

父親愛好吹笛。小的時候,父親的笛聲載滿了我童年的樂趣,像那條絲帶一樣的小河,牽引著我的童心在父親愛的港灣里晃悠,父親很疼我這個唯一的兒子,老喜歡用粗糙的雙手捏我的臉蛋,不顧我疼得哭起來,還兀自傻呵呵地笑。每天日暮,父親帶我到河邊的草地上放牛,父親常常放開牛繩讓牛自己去吃草,他便從背后的草簍里摸出笛子,鼓起腮,吹出世間最美妙的音樂。我就靠在父親腿上,看著天邊的夕陽將父親的頭發染上點點金色。我愛父親,父親的笛聲最美。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討厭起父親來,討厭他滿嘴煙味,討厭他的黃牙;討厭他背個草簍到學校找我,還從窗外傻傻地盯著我看;我還討厭他沒有本事,只知侍弄幾畝薄地,連我的學費也沒能賺回。我和父親逐漸隔膜了,在被我吼了幾次后,父親不再打著赤腳去學校看我,不再嘮叨著讓我好好學習。他保持沉默,而打破沉默的唯一方式就是吹笛,如怨如訴,而在我看來,這又成了他不務正業的標志。

我要到外地上學去了。離去的前一天晚上,我走上那條熟悉的小路,感覺到一絲眷戀與不舍,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劃過的痕,也劃過我的心。幾年時間里,我未回過一次家。母親在電話里告訴我,我走后,父親整日像掉了魂似的,茶飯不思,只知去河邊吹笛子。最終,我應母親的請求回到了家。到家里已是夜晚,月剛升起,當我懷著無盡的思緒在小路上行走時,遇到了等我的父親。我忽地一下子哭出來,緊緊抱住了他——我的父親。我請求父親給我吹笛,他答應了。硬咽的笛聲又在耳畔響起,響在灑滿月光的小路上,勾起我曾經的回憶。我感覺到父親眷眷的愛子之情,感到愧對父親的笛聲,父親愛我,愛著自己的兒子。他為我吹了十八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發現它和我的心竟產生如此強烈的共鳴。

路很美,很美,是月劃過的痕。月是路的魂,父親的笛聲是我的心魂!

【名師點評】

從寫法上看,這是一篇常規的記敘文,結構并不新穎,但因為作者將最樸實的生活融入文中,運用了樸實卻最動情的語言來行文,所以文章能在常規中脫穎而出。。

記敘文有別于議論文,它不要求推理十分復雜,也不要求抽象地表現不同層次的思想觀點,只要能表現出一個主導性的主題思想就行了。重要的是要看人物、情節、環境的描寫是否準確、生動、形象,是否能調動多種藝術手段表現生活。

這篇記敘性散文對“感情親疏與認知的關系”作了含蓄而形象的詮釋:兒時愛父親,其笛聲最美;年齡稍長討厭父親,吹笛被看作“不務正業”;到外地求學時復蘇了愛父的情感,其笛聲與我的心產生強烈的共鳴——“我”對笛聲的認識就是這樣受著感情的支配!笛聲原本沒有大的變化,"我"的認知發生巨變皆因 "我"受感情(即對父親本人的感情)的支配!這樣的內容,這樣的主題,非常準確、非常形象地論釋了"感情親疏與認知的`關系"這個話題。

文章中的月、路與笛聲既構成了朦朧的意象美,又成了結構全文的線索。特別是笛聲,既是父親情感的宣泄,又是“我”認知的對象,還是刻畫“父親”性格的道具。父親帶“我”放牛時用笛聲抒發“美妙”的感情,父親與“我”有隔膜時用笛聲傳達“愛子之心”。

作者調動了敘述、描寫、議論和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表現生活。由于作者十分熟悉農村生活,所以文中描寫逼真而感人,如"日暮聽笛"、月下路景"等,其悠遠的意境,優美的語言,深摯的濃情,無不留給讀者美好的回味。

本文語言優美而形象,“路是月的痕”、“月是路的魂”,多么新奇而富有詩意的比喻!還有“用粗糙的手捏我的臉蛋”,“兀自傻呵呵地笑”,“討厭他滿嘴煙味,討厭他的黃牙”,“討厭他背個草簍到學校找我”等細節,刻畫了“父親”的質樸、憨厚、隱忍、癡心的性格特征,蘊含著浸漬鄉村的風味的濃濃親情,不乏感人的力量。

  隔 離 墻 下 的選 擇

地點:巴勒斯坦某城市。

她靜靜地坐在殘破的房間里,四周是布滿彈孔的墻壁。幾天天前,一群荷槍實彈的以色列士兵闖入她的家中搜查武裝分子,當他們的目光掃過患有腰傷的哥哥身上的繃帶時,槍聲頓起。血泊里,哥哥扭曲的身軀永遠地印入她的腦海,滾滾的淚珠滑過她潔白的紗布。那天,一個十六歲的阿拉伯少女鄭重地作出了她的選擇:“我再也不要當什么老師、護士了,我要成為一名哈馬斯戰士,消滅猶太人,為我的國家而戰!”

地點:以色列某城市。

他緩緩地走在送葬的隊伍中,四周是身著喪服的人群。幾天前,一個身綁炸彈的哈馬斯極端分子混入狂歡的派對中進行恐飾活動。當極端分子的手猛然拉動引弦,爆炸聲穿透屋頂。廢墟里,姐姐痛苦的表情永遠地刻入了他的記億,憤怒的心幾欲跳出黑色的上衣。那天,一個十六歲的猶太少年鄭重地作出了他的選擇:“我年齡一滿,就去參軍,消滅阿拉伯人,為我的國家而戰!”

這樣的故事,每一年都在中東發生。伯利恒的圣山腳下,巴以邊界的隔離墻兩邊,如花如夢的男孩女孩,給自己選擇了一條條通向復仇與死亡的道路,令真主和上帝落下悲痛的淚水。或許,我們可以假設:有一天——

地點:巴以邊境隔離墻下。

男孩和女孩相遇。她純白色的紗布下是一排密密的炸彈,他綠色的貝蕾帽下是一雙兇狠的眼睛。不知是她先引爆炸彈還是他先射出子彈?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埋葬他們的尸體時,又會有無數十六七歲的孩子作出與他們當年相同的選擇。就像一個復仇的輪回,繼續下去。

地點:中國上海某高考考場。

一個十六歲的女孩鄭重地寫下她的選擇:當她長大,她要背起行裝踏上中東的土地。她要在被推倒的隔離墻的廢墟上,建立起一座學校,讓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孩子在一起學習,讓仇恨的目光變成快樂的笑容,讓恨的種子成長為愛的大樹,讓兩個民族的未來通向理解與新生的道路,令真主和上帝對視,露出會心的微笑!

【名師點評】

場景組合轉換鏡頭 彰顯警世恒言

結構精巧。本文構思巧妙,作者善于把有一定關聯地幾則素材,按照相同的話題組合在一起,能使文章豐厚而多彩,意蘊綿長。場景組合的好處:①各個片段之間既各自獨立,又彼此勾連,文章層次清晰,結構嚴謹,一目了然。②選材的靈活性和自由度很大,能極豐富地充實文章內容。③片斷之間無須銜接,省去了過渡語句,因而方便作者不須過多考慮結構安排。片斷數量可多可少,因此可靈活控制篇幅。

內容典型且深刻。巴以隔離墻下,巴勒斯坦少女因親情被殺虜,迸發了仇恨的火焰,以色列青年因親情被永世阻隔而把仇恨藏在了心間,于是兩個同樣年輕、美麗的靈魂被親情、仇恨屠殺了!他們身上洋溢著感人的親情,卻少了執著的理性。這樣的心靈是被極端扭曲的心靈。行文至此,鏡頭轉換到中華大地的高考考場,是崇高的心靈讓中國少年做出了崇高的選擇——讓愛化解民族仇恨,這樣深刻的內涵使文章升華到一個較高層次。

  站 在 車 站 的 門 口

車站,一個不斷上演著離別與歡聚的舞臺。這幕離別與歡聚之戲的主人翁總是在不斷的變化,不變的是,這是同一個站臺。

戲劇的主人翁在變,有一天,我就成了這部戲里的主角。

一個春寒料峭的日子,一個滿是喜氣和生機的季節,同時,在我眼里,又是一個失意的季節。一天,爸媽一大早就起床忙里忙外的收拾東西。還處在夢鄉與現實的過渡地帶的我,忽然依稀聽到了一絲啜泣。我睜開朦朧睡眼,發現在昏暗燈光下親愛的母親的臉,掛著一些淚水,寫著一臉憂傷。我爬到母親懷里,問她怎么了,她沒有說話。倒是一向沉默少言的父親開口了:我們今天要到外省去打工,一年可能才回一次……我當時就哭了,因為不想爸媽離開。但是這些都于事無補。奶奶拉著滿臉淚痕的我,站在車站的門口,和媽媽、爸爸道別。然后便目送他們踏上汽車。汽車緩緩啟動,漸漸地成了點,漸漸地消失在大霧的清晨,只留下泣不成聲的我和奶奶站在車站的門口……從此,車站便停留在了我的記憶里。我時不時的會站在車站的門口,愿遠去的車能帶去我對母親父親的祝福,愿回來的車能為我捎來父親母親的音訊。我會站在車站的門口,繼續著我離別與期待歡聚的車站之戲。

葉子綠了又黃,黃了就掉,掉了之后又長。這個世界一直在變,而站臺的戲卻沒變,它依然在上演著。變了的,依然只是主人翁。

十多年前送別的我成了如今遠去的人,十多年前遠去的父母成了如今送別的人。每一次返校的清晨,母親總是會像當年遠去一樣的早早起床,為我收拾行李,為我準備早餐,一切完畢后便送我到車站,來繼續這部沒有結局的戲。千叮嚀萬囑咐:好好學習,注意身體,多吃飯,少喝冷水……總有說不完道不盡的“嘮叨”,一種讓人心田溫暖的嘮叨。車開了,透過窗,雖然外面光線暗,但我卻分明看到了母親眼里的不舍,以及水汪汪的眼眶。離去了,便是無限的不舍與懷念;待到歸來時,眼中是一種欣喜若狂的興奮。但眼睛不管是在離去還是歸來時總是濕濕的。

站在車站的門口,祝愿遠去的人一路平安;站在車站的門口,等待思念的人平安歸來。我的心里有一個車站,一個不斷上演離別與歡聚的車站。我會一直站在車站的門口,去送別,去祝福,去等待,去歡聚。

【名師點評】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

離別是一種永恒的人生狀態。作者選取一個特殊卻普通的場景——車站來抒寫生活中真實的離別之情,用這種離別來表現普通百姓家庭的摯愛。為了謀生,當年我送別父母;為了求學,如今父母送我。更可貴的是,離別的心理、動作等細節寫得真實、細膩,令人怦然心動。

《路》記敘文及點評

仍舊是這條路。每一處轉彎,每一處路燈,每一顆鋪路的小石子,都是那么親切,像外祖母一樣。

第一次走過它,是外祖母抱住我。這小路對于我就像整個城市一樣陌生。只有外祖母臉上的笑容,是那么熟悉,那么親切。看著她布滿皺紋的臉,又看著路旁班駁的高墻,我問小路:你是不是比外祖命還要年長,因為你這么靜,這么長。

我上學了,天天從這路上走過。當太陽泛起桔紅色的光,月亮還在慵然貪睡時,這條籠罩著晨霧的小路,帶著迷朦迎接著過路人。外祖母牽著我的小手,沿者這古老的小路送我上學。我不時地抬起頭望著外祖母。我喜歡她那白色的頭發,更喜歡她用皺紋雕塑出來的笑容。霧氣沾在白發上,亮晶晶地閃著光。她佇立在路口,向我擺了擺手,然后再轉過一個彎,便消失了。

西邊天空上火燒云就要燃盡了。我放學走出校門。街市上華燈初放,仍是一片喧鬧;而走上我的小路,卻如同進入另一個世界。路燈閃看微微的光,把我的身影投在鋪路的石子上,忽而短粗,忽而瘦長。啊!我好怕,向路的拐角疾走。忽然前面出現了熟悉的身影,晚風中雖顯得單薄,卻給了我膽量。我呼喊著外祖母,向她撲過去,她撫著我的'頭,牽著我的手,向路的深處走去。

我長大了,上學的路線變了;外祖母也老了,很少出來活動,我們難得在這條路上同行了,我又走在這路上,一切卻又是那么不尋常,--外祖母猝然去世。 這消息使我驚呆了。我狂奔著,石子被踩得"嘩嘩"作響,穿過這條小路--我古老的、幽深的、僻靜的小路,外祖母啊!一次次送我上學,一回回在這里期待著我的歸來,就像晨霧在白發上結下的水珠,夜風中瘦弱的身影都是那么清晰,一切仿佛都在眼前。路啊!你怎么那么遙遠?

全過去了。送葬的人們抬著外祖母,在這條她曾經走過的小路上過去了。路還是那么靜,微風吹動花圈發出"沙沙"的聲音,同人們一起啜泣著。我在想,想著過去和將來。路啊,你再長些吧,留住人們,也留住我的外祖母!

我要走了,離開外祖母的家,離開這條小巷,離開這座城市。我又漫步在這條小路上,沒有了外祖母,小路依然如故。不,也許不會的,朦朧中小路不見了,我依稀看見一條公路,平展展,坦蕩蕩……

點評:一條小路將我和外祖母連在了一起;一條小路,將我送上了人生之旅;一條小路,將自己的感情,盡情地向讀者拋灑:對外祖母的感激、思念與祝福。一條小路又是一條坎坷的人生之路,我要在這條人生路上跋涉,做生活的強者。

假如我登上神舟飛船作文加點評

長大后,我終于如愿以償當上了宇航員,成為中國第一名女宇航員。我感到很自豪也很榮幸,因為明天我將登上神奇的飛船,飛往那浩瀚而神秘的宇宙,進行為期兩天的宇宙之旅。【開門見山開頭。】

這個興奮的時刻終于到來了!北京時間20:18分我將乘坐我國自主研發的宇宙飛船飛向太空。飛船是一個長長的白色的像巨龍似的外殼,里面包含著火箭助推器、分離器、返回艙……此時,我正身穿潔白而又笨重的宇航服在船艙里靜靜地等待起飛。“【第5句】:【第4句】:【第3句】:【第2句】:【第1句】:”伴隨著指揮中心的指令,飛船點火發射了,我的心情特別激動,我將乘載著億萬人民的希望沖向宇宙,飛向太空。【簡要的介紹,給讀者身臨其境之感,有一定科普知識做內涵,為下文做好鋪墊。】

穿越大氣層時,我的胸口像踩著一頭大象悶悶的!【缺少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需要補充!】

第一天,我來到了荒涼的月球,我看到了神秘的環形山,它們已經在這孤獨地站了幾億年。月球的塵土看起來與地球大有不同,【此處要介紹細致,必須符合科學。對月球的環境描寫要細致。可參考百度《美國阿波羅登月的紀錄片》和有關資料,再動筆創作!】聽說月球是宇宙大爆炸時產生的,宇宙分成了地球、月球、火星……許多星球。但我想或許月球是地球的一部分經過幾億年從地球飛了出去。我在月球上鄭重地插上第一面屬于中國的五星紅旗。我想:此時中國上下一定歡呼雀躍。我面對著攝像機敬了一具標準而又自豪的軍禮。

第二天,我來到了和地球最相似的星球--火星。我帶著滿腹的疑問走下了飛船,這是一個怎樣的星球呀?!怪石林立,有的像抓耳撓腮的小猴子,有的像奔馳的駿馬,還有的`像玩鬧嬉戲的大狗熊。火星真的是名副其實都是火一般的紅色。地球上經常說:“火星人”“火星人”的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火星人呢?環顧四周,大有柳老的一句話來形容“寂廖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我又一次插上中國的五星紅旗,又一次莊嚴的行了軍禮。【此語重復刪去,飛船飛行探索的目的畢竟不是為了插一面五星紅旗來證明強大的國力。前文月球可以多介紹科普知識,這里就要展開想象了要有緊張的故事情節,比如突遇外星人和飛碟等!建議看《百慕大三角之謎》,葉永烈的科普小說或凡爾納的科幻小說,來提高自己的作文功力!】

兩天的宇宙之旅結束了,我回到了祖國,回到了我的故土,可愛的宇宙,我終于在那留下了中國人的足跡。再見,我的飛船;再見,我的火星。我永遠記得那一刻,我登上宇宙飛船的那一刻,我親眼看見火星的那一刻,親手觸摸月球的塵土的那一刻……【文章結尾抒情感情真摯,給讀者以豐富的想象和鼓舞很好!另外可以將張智博的文章開頭借鑒過來,還是不錯的,推薦給你供你參考。還得加強練習,再寫一遍會更精彩!】

2024高考滿分作文記敘文及點評

以下記敘文,不一定都是非常優秀,只是閱卷專家組感到新鮮。通過人景、物景、事景、場景來表達自己對材料的看法,是生活化文化作文必然的呈現方式。但呈現過程的文學化,是高考記敘文區別小學生和初中生記敘文的關鍵要素。

這也是為什么文化作文是將文化價值觀,通過文學的方式呈現的道理。理解這一點,就懂得為什么文化作文將描寫、敘事的基本功,作為小學和初中的重點訓練,而將記敘文到小小說和散文化的訓練,作為序列層級來打造。同時描寫的真實感與細節感、情景化與詩意化,敘事的生動性與曲折性,一直是作為文化作文生活化訓練重點提升。理由皆在于此。

  青春萬歲

  江蘇一考生

搬家的時候,老爸每運完一箱衣服,就得在床沿上坐一下,一言不發地歇。老媽有遠視了,細小的東西,她得拿遠點,擠著眼看,小扣子,小繩頭,都攢著,慢條細理地裝進一個素凈的小布袋里。

都老了……我叉著腰站在屋中央,悲從中來:青春,終究敵不過生活的,戲要散場,照片要褪色,時間的洪流……

怎么回事?我面對著兩摞一模一樣的《簡明日本語教程》,水藍色的封面微微打卷兒,我激動得有些顫巍巍地打開扉頁,老爸老媽一粗獷一娟秀的署名清晰可辨。

我捧著書,奔進屋里亮給他們看。我能看見他們的眸子“咯噔”一下,那是回憶之門打開的聲音。

“當年《排球女將》可真火啊!”老爸伸腳“搓”來他的拖鞋,久別重逢似地摩挲它的底脊。

“小鹿純子算現在的‘女神’,當時叫‘大眾情人’。”老媽笑著補充道。

幾十年前的青春火苗,竟把家里氣氛“焐暖和”了,我感嘆它的魔力。

一發不可收。那堆舊書像個兔子洞,老爸老媽的青春洪水一般從那洞口里涌出,堵都堵不住。

爸爸的《山鄉巨變》、《活動變人形》,媽媽的池莉、王安憶、陳丹燕,書里夾著手繪的藏書票。

“找到了!”老爸捧著一本巴掌大泛黃的“工作日志”,就好像捧著一只輕盈的、易碎的、振翅欲飛的蝴蝶。

是一本手抄詩集,是青春的幻夢。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他那聲音雄厚,我估計全樓道都聽得見。

那是多么動人的一幕:光河里,舊書里的碎屑逆著光紛飛。老爸不知疲倦地,一首一首地讀著朦朧詩,像演講的青年。老媽蜷著腿,抱膝,目不轉睛地盯著老爸,像聽吉他的姑娘。

他們的贅肉和皺紋,都被光影模糊,我只看見兩雙清澈閃亮的眸子。這陃室束縛不了他們,這凌亂的雞毛蒜皮束縛不了他們,門口探頭鄰居驚奇的目光束縛不了他們。

他們心中的火還沒熄,他們從未被生活磨平。

如果時光不能倒流,那么這一幕只能證明青春萬歲,青春不朽。

老爸大口喘著氣,坐回床沿上歇息,他的老式襯衫徹底汗濕。

他的眼中分明有淚。

  青春的那些事

“丁丁零……”下課鈴響了。

“快快快,快跑,去廁所搶位子。”不知道是誰大嗓音喊了這樣一句話。對她真是無語。可是她說的也對,因為你不早去,你就要等好長時間,才能回班。

“好想把她們都給變沒有,看誰還和我搶位子。”小雅憤憤地說,“每次去廁所,都要等好長時間,等得我頭發都白了好幾根。”

“哈哈哈……”我們班里的人聽到了都很無語地笑了。然后,我到小雅面前,說:“來,給姐姐看看,你頭發白了多少了,來,我數數看。”

“一根、兩根、三根……”誰知,小雨比我先一步“數”起小雅的頭發來了。我心里想:小雨你完了!心中卻暗暗自喜,因為我知道下面將要出現什么狀況……

果不其然。“小雨!”我聽到了什么聲音,好像是誰的磨牙聲。好吧,我知道了,是小雅嘴里發出的。然后,一陣塵埃揚起,“咳咳……”班中同學不約而同地發出起哄的聲音。猛的一聲“疼”的叫聲,蓋過了全班的喧嘩。我們都為小雨感到可憐。因為小雅愛發如命,誰敢碰她的頭發,那相當于要了她的命啊,所以小雨此番不備,慘遭小雅的毒手。幸好,我只是光說而沒做,不然有報應,那個“疼”下回將從我嘴里發出。唉,幸好啊幸好!

這時,上課鈴響了。

“啊,這節課是數學老師的課,完了完了,我又要去找周公約會了。”睡神小衷高興地說道。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說睡神啊,你能不能把你的腦袋打開啊?裝點知識進去行不行啊?我真替你憂心啊!”我恨鐵不成鋼地說。

睡神無謂地說:“我這叫養精蓄銳,反正有你在,我知道親愛的盼盼一定會幫我做好筆記的,對不對啊?”

“好吧!”我無可奈何。

“你不要擔心嘛!反正我很年輕,沒事的。”

我心里想:我們因為年輕,就可以這樣無所謂嗎?我們打打鬧鬧,因為我們年輕,正值青春時期嘛。等我們以后老了,想打也打不成了呢。但我們可以荒廢自己的青春嗎?

青春是不朽的。青春的那些事也是不朽的。我們瘋夠了,總得收收心吧……

  不朽的青春

有人說,沒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至少,我贊同。

十八歲,很慶幸,我們相遇在這個年紀,相遇在這個可以做夢的年紀,共同造就著我們夢一樣的青春。

還記得,我們都不想上高中,說高中太苦了,會受不了的,可是終究沒有一個人會半路退出,卻讓高中成了過得最難忘的三年。

這些年,我們一起,風風雨雨。還記得,我們一起偷懶。不想跑操,就一塊不去,卻恰好被老師逮個正著,直到學期結束,就一次操都沒有再敢逃過,只是每次都是懷著不忿的心情去的。

還記得,我們一起逛街。每次來學校都比規定時間早那么一點,然后一起去玩,去買衣服。可是,每次的結果總是誰都買不到合適的,卻總把賣家搞得無語。估計現在街上的店家都認識我們了。直到現在,老板們都不知道問題到底出在哪兒,誰知道是哪個丫頭的嘴巴太損了呢?!

還記得,我們一起減肥。“腫么辦?我又腫啦!”……誰都不想用運動減肥法,斟酌了三秒鐘,都雙手贊成食物減肥法。于是拋棄了主食,取而代之的`是各類水果以及零食。結果,可想而知,癟下去的沒有人,只有錢包,人都吃腫啦。

還記得,每當看到別人有朋友帶吃的來看望,便會聚之以羨慕的眼神,但隨后都會消逝,繼而都會不屑地說:“什么大不了的,我們自己看自己!”結果呢……大群吃貨“共產”,我就不好意思再說什么了。

記得一百天的倒計時那天,憧憬著會出現電影《青春派》中的“等一下,泰戈爾曾經說過……”直到結束都沒有一句“等一下”。

記得畢業那天,我們不顧形象地在班里給同學們表演節目,即使歌的調已不成調。誰都知道,這是我們在校的最后一天了。緊緊相擁,沒有誰會掉眼淚,因為是在應高興的時刻,可第二天,眼睛都腫了。

現在,我們坐在各自的考場里,臨行前相擁著說不要緊張。很好,我沒有緊張,我想到的,只有你們——我的好閨蜜們。想到的,只有我們的青春,我們的回憶。不朽的青春,不朽的我們。只要為了夢想不服輸,再苦也不停止腳步。

有人說,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會老去,這種感覺其實是天真的,我們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種像自然一樣長存不朽的信念。我只想說,對,我們就是青年人!

  致青春

“誰將你的長發盤起,誰為你做了嫁衣……”

那一年,表姐的同學聚會上,一首《同桌的你》,勾起了所有人青春時的回憶。

窗外的麻雀,在電線桿上多嘴。屋子里,歡聲笑語回蕩在我耳畔,十年再聚首,多么難得。

“就你那時候最兇了,拿著個小木棍,誰講話就在誰跟前揮著……”曾經暗戀過表姐的一個男的,臉喝得通紅,“我被打得最多……”臉上似乎露出了幸福的表情。“誰讓你當時臉皮那么厚來著。”表姐只捂著嘴笑。在座的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笑。

“誰說是你被打得最多,我也不少,好不好?”另一個男的,肥頭大耳,剛來的時候穿得很體面,現在喝多了,完全失去了開始的樣子。

……

一桌子人在那里有說有笑,回憶著十年前的點點滴滴。

那時候我剛讀高一,對人世的聚散分離沒有一絲感觸,總覺得自己還青春,沒有朽去的青春,我會永遠守她。看到飯桌上的他們說說笑笑還會掉下幾滴眼淚,也不覺有什么。

“還記得我們班上代表學校演的小品嗎?”表姐拍了一下手。

“記得,記得!《同桌的你》,我演你同桌,你和我演彼此鬧矛盾了,我們最后又和好了。”

“對啊,還得了獎呢!”

飯桌上七嘴八舌,回憶著那場小品的成功。我在一旁笑著,也好想來一場《同桌的你》。

電線桿上的小麻雀越聚越多了,它們也嘰嘰喳喳的,好像也在演著那個小品。

我也想到了同桌的她,一個性格像男孩的女生,剪了男生的發型,每天早上一定洗頭吹頭,問她原因,她只有一個回答:“我要在青春里做一把男孩。”我忍俊不禁,笑話她。不過她真的挺帥。

“當時總覺得自己還年輕,誰知一晃都十幾年了。”聚會快到尾聲了,一個穿著個性的女士說道。

“是啊,總是忘不了當年的瘋狂。還記得那時一起罷課為老師做禮物吧,雖然受懲罰了。”

旁邊的老師,已經哭成淚人兒。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深夜了,他們才回家……電線桿上早已沒有了麻雀的身影。

時光總是轉瞬即逝。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耳畔又回響起來。

“誰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誰安慰愛哭的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人区1080在线完整免费版| 波多野结衣变态夫妻| 国模吧双双大尺度炮交gogo| 九月婷婷综合婷婷| 精品国精品自拍自在线| 国产精品色拉拉免费看| 久久亚洲高清观看|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女人视频在线观看| 一个男的操一个女的| 欧美性巨大欧美| 四虎影院国产精品| 2022天天操| 成人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美女航空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第6页| 不卡高清av手机在线观看| 欧美三级免费观看| 国产麻豆成人传媒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特级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aaaa级毛片| 日产国产欧美韩国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人成| 美女视频黄的全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视频免费|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人文艺术欣赏ppt404| 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在线专区|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的视频 | jizz18免费视频| 日韩免费三级电影|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国产女人18一级毛片视频| 91视频完整版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