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教育格言集錦3篇
蒙臺梭利教育的經典名言
【第1句】:兒童的一切教育都必須遵循一個原則,即幫助孩子身心自然的發展。
【第2句】:我看到了,我忘記了;我聽到了,我記住了;我做過了,我理解了。
【第3句】:當兒童還沒有發展起控制能力的時候,“讓兒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是與自由觀念相違背的。
【第4句】:激發生命,讓生命自由發展,這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務。
【第5句】:兒童的進步不是取決于年齡,而是取決于能夠自由地觀看他周圍的一切。
【第6句】:兒童有著他自己的人格,他自身具有創造精神的美和尊嚴。這種美和尊嚴是永遠不能磨滅的,所以他的'純潔而非常敏感的心靈需要我們最審慎的愛護。
【第7句】:教育體系是以感官基礎,以思考為過程,以自由為目的。
【第8句】:兒童教育是人類最重要的一個問題。
【第9句】:道德的營養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對人的心靈的危害,正如身體的營養不良對于身體健康的危害一樣。
【第10句】:兒童對活動的需要幾乎比食物的需要更為強烈。
【第11句】:建立在規則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第12句】:教育就是激發生命,充實生命,協助孩子們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幫助他們發展這種精神。
【第13句】:教師必須為形成較好人類而獻出一切。()
【第14句】:我們都知道,兒童發展的時期是一生最重要的時期。道德的營養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對人的心靈的危害正如身體的營養不良對于身體健康的危害一樣。所以,兒童教育是人類展重要的一個問題。
關于教育的經典名言
【第1句】:闡述學習與思考關系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第2句】:生活中表示既善于從正面學習,也善于從反面借鑒的意思時,我們常引用《論語》中的話: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3句】:孔子借題發揮,教育弟子勤學好問的句子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第4句】:在生活中,我們要表示應當向有長處的人學習,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來表示;
【第5句】:《論語》中有談學習態度的,也有談學習方法的',請簡要回答。 談學習態度的: 學而時習之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談學習方法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默而識之 溫故而知新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第6句】:當別人不了解甚至誤解自己時,孔子在《論語》中認為應當采取的正確態度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親子教育的經典名言
【第1句】:家長在家庭教育時一定要記住、情感教育永遠都大于道理教育。
【第2句】:小學階段要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
【第3句】:培養孩子將來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永遠比孩子現在的成績是怎樣的更為重要。
【第4句】:良好的習慣是孩子所儲存的資本,會不斷增值,而人的一生就在享受著它的利息。
【第5句】:一個行為的反復養成習慣,習慣反復形成品質,品質改變命運。
【第6句】:只有父母與教師養成了良好的教育習慣,您的孩子或學生才能形成良好的習慣。
【第7句】:對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注重智力和分數,因為決定人生成敗或幸福與痛苦的往往不是學問的高低,而是人格的健康水平,行為習慣恰恰是影響人格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第8句】:愛孩子并不意味著一定理解孩子,要和孩子成為朋友教育才能發揮作用。
【第9句】:父母要給予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對錯誤的方向給予引導,對于正確的方向給予鼓勵。
【第10句】:父母在自己擔任家庭教育前最好是自己先學習教育。
【第11句】:中國年輕的父母會花數千元學開車或把自己孩子送到培訓班,卻鮮有自己參加家庭教育培訓。
【第12句】:父母不應把所有的教育都寄托在學校和老師身上,因為孩子一年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家里,所以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
【第13句】:孩子壞的習慣80%都是在家里形成的。
【第14句】:父母不要萬事代勞,剝奪孩子的生活自立能力。
【第15句】:父母要想培養孩子一個健康的人格,就一定要營造一個輕松和睦的家庭。
【第16句】:孩子挑食是從父母談哪一個不好吃開始的。
【第17句】:打罵不能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只能宣泄父母的急躁情緒。
【第18句】:父母要準備一個記事本,記錄和孩子在一起發生的事情,或者發現的問題、產生的困惑。經常記錄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反省自己的過程。
【第19句】:父母和孩子盡量保持一種平等的地位,遇事要征求孩子的意見。
【第20句】:當父母在孩子的教育問題遇到困惑時可以盡量請教老師、鄰居或是教育專家。
教育的經典名言
教育不能創造什么,但它能啟發兒童創造力以從事于創造工作。小編收集了關于教育的名人名言,歡迎閱讀。
對人民來說,第一是面包,第二是教育。 格林西安
較高級復雜的勞動,是這樣一種勞動力的表現,這種勞動力比較普通的勞動力需要較高的教育費用,它的生產需要花費較多的勞動時間。因此,具有較高的價值 馬克思
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 蘇霍姆林斯基
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 蘇霍姆林斯基
用毆打來教育孩子,不過和類人猿教養它的后代相類似。 馬卡連柯
教育植根于愛。 魯迅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
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 培根
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則要看他的處世為人是否道德無虧,能否作社會的表率。因此,修身的教育,也成為他的學校工作的主要部分。 裴斯泰洛齊
如用幾句話來表達家庭教育學的全部精華,那就是要使我們的孩子成為堅定的人,能嚴格要求自己。我在這里似乎有點夸張地說:若請他參加婚禮,即使那里所有的人都喝成醉鬼,他母親相信自己的孩子會清醒地回家。 蘇霍姆林斯基
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后可以實現。 陶行知
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使手腦聯盟。 陶行知
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中國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腦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腦,所以一無所能。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手腦聯盟,結果是手與腦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議。 陶行知
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
教育不能創造什么,但它能啟發兒童創造力以從事于創造工作。 陶行知
教育中要防止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將教與學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師主導作用的錯誤傾向;另一種是只管教,不問學生興趣,不注重學生所提出問題的錯誤傾向。前一種傾向必然是無計劃,隨著生活打滾;后一種傾向必然把學生灌輸成燒鴨。 陶行知
硬塞知識的辦法經常引起人對書籍的厭惡; 這樣就無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養的那種自學能力,反而會使這種能力不斷地退步。 斯賓塞
教育中應該盡量鼓勵個人發展的過程。應該引導兒童自己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現的應該盡量多些。 斯賓塞
勞動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間教育學,給我們開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這種源泉是書本教育理論所不知道的。我們深信,只有通過有汗水,有老繭和疲乏人的勞動,人的心靈才會變得敏感、溫柔。通過勞動,人才具有用心靈去認識周圍世界的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
不應把紀律僅僅看成教育的手段。紀律是教育過程的結果,首先是學生集體表現在一切生活領域——生產、日常生活、學校、文化等領域中努力的結果。 馬卡連柯
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強有力的促進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進心。 蘇霍姆林斯基
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別人。 蘇霍姆林斯基
追求理想是一個人進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動力,而沒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會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認為,教會學生自己教育自己,這是一種最高級的技巧和藝術。 蘇霍姆林斯基
教育者的個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財富,是一種能激發每個受教育者檢點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 蘇霍姆林斯基
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這樣一個信念在我們的教師集體的創造性勞動中起著重大的作用。 蘇霍姆林斯基
教育技巧的全部訣竅就在于抓住兒童的這種上進心,這種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兒童自己不求上進,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養出好的品質。可是只有在集體和教師首先看到兒童優點的那些地方,兒童才會產生上進心。 蘇霍姆林斯基
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任務就在于讓每個兒童看到人的心靈美,珍惜愛護這種美,并用自己的行動使這種美達到應有的'高度。 蘇霍姆林斯基
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誰要是沒有受到過善良的教育,沒有感受過與人為善的那種歡樂,誰就不感覺到自己是真實而美好的事物的堅強勇敢的衛士,他就不可能成為集體的志同道合者。 蘇霍姆林斯基
如果不去加強并發展兒童的個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訣竅就在于抓住兒童的這種上進心,這種道德上的自勉。 蘇霍姆林斯基
一個無任何特色的教師,他教育的學生不會有任何特色。 蘇霍姆林斯基
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順利地學習……(這)是教育過程的邏輯。 蘇霍姆林斯基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 陶行知
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于教育者要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 蘇霍姆林斯基
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道德教育的核心問題,是使每個人確立崇高的生活目的。……人每日好似向著未來闊步前進,時時刻刻想著未來,關注著未來。由理解社會理想到形成個人崇高的生活目的,這是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的一條漫長的道路。 蘇霍姆林斯基
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當一個人還在少年時代的時候,就應該在宏偉的社會生活背景上給他展示整個世界、個人生活的前景。 蘇霍姆林斯基
教育者應當深刻了解正在成長的人的心靈……只有在自己整個教育生涯中不斷地研究學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學知識,才能夠成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蘇霍姆林斯基
做老師的只要有一次向學生撒謊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從此為之毀滅。 盧梭
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靈才有健康的行為。 烏申斯基
“我確實相信:在我們的教育中,往往只是為著實用和實際的目的,過分強調單純智育的態度,已經直接導致對倫理教育的損害。” 愛因斯坦
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廢品,就會使國家遭受嚴重的損失。 馬卡連柯
我們有無產階級道德,我們應該發展它,鞏固它,并且以這種無產階級道德教育未來的一代 加里寧
教育的唯一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 赫爾巴特
要永遠覺得祖國的土地是穩固地在你腳下,要與集體一起生活,要記住,是集體教育了你。那一天你若和集體脫離,那便是末路的開始。 奧斯特洛夫斯基
我并無過人的特長,只是忠誠老實,不自欺欺人,想做一個“以身作則”來教育人的平常人。 吳玉章
教育技巧的全部訣竅就在于抓住兒童的這種上進心,這種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兒童自己不求上進,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養出好的品質。可是只有在集體和教師首先看到兒童優點的那些地方,兒童才會產生上進心。 蘇霍姆林斯基
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當一個人還在少年時代的時候,就應該在宏偉的社會生活背景上給他展示整個世界、個人生活的前景。 蘇霍姆林斯基
只有受過教育的人才是自由的。 愛比克泰德
只有由受過教育的人民組成的國家才能保持自由。
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順利地學習……(這)是教育過程的邏輯。 蘇霍姆林斯基
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讓青年人畢生進行自我教育。 哈欽斯
德行比人情世故更難獲得;青年人失掉了德行是很少能夠再恢復的。怯懦無能和不懂人情世故是大家歸給私家教育的過錯,其實這并不是在家庭里面進行教育的必然結果,也并不是無法醫治的毛病。如果說家里溺愛太過,常常使人懦弱無能,應該竭力避免,那主要是因為我們的目的是為了德行的緣故。 洛克
思想是行動的基礎,它把青年拉向一方面去,而生活和利益的實際要求把他們拉向另一方面去,在大多數情況下,生活總是占上風的,于是,大多數受教育的青年人經過了一段熱烈的青春迷戀時期之后,就走上了已經踏平的道路,而且漸漸走得習慣了。 柯羅連科
青年人的教育是國家的基石。 富蘭克林
一個好的教師,是一個懂得心理學和教育學的人。 (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教育者應當深刻了解正在成長的人的心靈……只有在自己整個教育生涯中不斷地研究學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學知識,才能夠成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蘇霍姆林斯基
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靈才有健康的行為。 烏申斯基
享有特權而無力量的人是廢物。受過教育而無影響的人是一堆一文不值的垃圾。有些人在知識道德宗教信仰方面受過教養,但沒有成為社會上行善的積極力量,這些人就對不起為培育和供養他們而花費的代價。如果他們也算是基督徒,他們就犯了因偽裝而受尊敬的罪。他們本應成為世上的鹽,而鹽的首要責任應當有鹽味。 亨利·范·戴克
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 蘇霍姆林斯基
婦女教育的不可動搖的目的就是養育子女。 希特勒
兒童集體里的輿論力量,完全是一種物質的實際可以感觸到的教育力量。 馬卡連柯
每一個決心獻身教育的人,應當容忍兒童的弱點。 (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體力勞動對于小孩子來說,不僅是獲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僅是進行道德教育,而且還是一個廣闊無垠的驚人的豐富的思想世界。這個世界激發著兒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審美的情感,如果沒有這些情感,那末認識世界(包括學習)就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