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座右銘(精選82句)
【第1句】:前事不忘,后世之師。——《戰(zhàn)國策》
【第2句】:人生最美的東西之一就是母愛,這是無私的愛,道德與之相形見絀。——武者小路實篤
【第3句】:當(dāng)你的希望一個個落空,你也要堅定,要沉著!——朗費羅
【第4句】: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
【第5句】:心眼不多,可是品格端正的人,倒經(jīng)常能看穿最狡猾的騙子的詭計。——歌德
【第6句】:即使品德穿著襤褸的衣裳,也應(yīng)該受到尊敬——席勒
【第7句】:蕓蕓眾生,孰不愛生?愛生之極,進(jìn)而愛群。——秋瑾
【第8句】:善良的行為有一種好處,就是使人的靈魂變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為。——盧梭
【第9句】: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第10句】:對于道德的實踐來說,最好的觀眾就是人們自己的良心。——西塞羅
【第11句】:惟有品德,可以開成功之門,收成功之果。——馬頓
【第12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第13句】:勞動是人類存在的基礎(chǔ)和手段,是一個人在體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烏申斯基
【第14句】:對于我來說,生命的意義在于設(shè)身處地替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愛因斯坦
【第15句】: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左傳·宣公十二年》
【第16句】: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
【第17句】:道德是自由的保衛(wèi)者。——斯米茨
【第18句】:謹(jǐn)身事一言,愈于終身之誦。——韓嬰
【第19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禮記》
【第20句】:如果你做事缺乏誠意,或者遲遲不愿動手,那你即使有天大本事,也不會有什么成就。——狄更斯
【第21句】: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習(xí)慣之中。——佩利
【第22句】:兒童第一步走向邪惡,大抵是由于他那善良的本性被人引入歧途的緣故。——盧棱
【第23句】:惆悵隸屬于善良;絕無惆悵感的人也許非常不凡,但畢竟非善良之輩。——劉心武
【第24句】:真正的謙虛只能是對虛榮心進(jìn)行了深思以后的產(chǎn)物。——柏格森
【第25句】:德行的實現(xiàn)是由行為,不是由文字。——夸美紐斯
【第26句】:我愛你是因為你有一顆仁慈的心,而不是由于你的學(xué)識。——戴維斯
【第27句】: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岡察爾
【第28句】: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韓非
【第29句】:一個人只要有耐心進(jìn)行文化方面的修養(yǎng),就絕不至于蠻橫得有可教化。——賀拉斯
【第30句】: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惡。——《戰(zhàn)國策·魏策》
【第31句】: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馬克思
【第32句】:行船靠掌舵,理家靠節(jié)約。——諺語
【第33句】:為了生活中努力發(fā)揮自己的作用,熱愛人生吧。——羅丹
【第34句】:假如你的品德十分高尚,莫為出身低微而悲傷,薔薇常在荊棘中生長。——薩迪
【第35句】:張一弛,文武之道。——《禮記》
【第36句】:給道德以應(yīng)有的地位,給每一件好事以恰當(dāng)?shù)墓膭睢?mdash;—狄更斯
【第37句】: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張衡
【第38句】:君子己善,亦樂人之善也。——禮記
【第39句】:道德的基礎(chǔ)是人類精神的自律。——馬克思
【第40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
【第41句】: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漢書》
【第42句】:庸庸碌碌心安理得地過下去是不道德的。而自動從戰(zhàn)斗中退縮的人則是一個懦夫。——羅曼·羅蘭
【第43句】:應(yīng)該熱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德謨克利特
【第44句】:人要正直,因為在其中有雄辯和德行的秘訣,有道德的影響力。——阿米爾
【第45句】:問心的道德勝于問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勝于理智的生活。——朱光潛
【第46句】: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第47句】:我們唯一不會改正的缺點是軟弱。——拉羅什福科
【第48句】:真誠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喬叟
【第49句】: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別人才會相信你。——屠格涅夫
【第50句】: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夸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yīng)該向他道謝的。——泰戈爾
【第51句】: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第52句】:以為智慧比美德更重要的人,會失去自己的智慧。——猶太人
【第53句】: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
【第54句】: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論語·衛(wèi)靈公》
【第55句】:德者,本也;財者,末也。——戴圣
【第56句】:秦惡聞其過而亡,漢好謀能聽而興。——薛瑄
【第57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龔自珍
【第58句】: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記》
【第59句】:有德而富貴者,乘富貴之勢以利物;無德而富貴者,乘富貴之勢以殘身。——胡宏
【第60句】:不要從特殊的行動中去估量一個人的美德,而應(yīng)從日常的生活行為中去觀察。——帕斯卡
【第61句】:道德是永存的,而財富每天在更換主人。——普盧塔克
【第62句】: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念慕富貴,枉道速禍。——司馬光
【第63句】:道德之所以有如此崇高和美好的名聲,就是因為它總是伴隨著巨大的犧牲。——康德
【第64句】:人生不是一種享樂,而是一樁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爾斯泰
【第65句】: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諸葛亮
【第66句】:本性流露永遠(yuǎn)勝過豪言壯語。——萊辛
【第67句】:金錢比起一分純潔的良心來,又算什么呢?——哈代
【第68句】:才能最好于孤獨中培養(yǎng);品格最好在世界的洶涌波濤中形成。——歌德
【第69句】:不會寬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的寬容的。——貝爾奈
【第70句】: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
【第71句】: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達(dá)人之障。——呂坤
【第72句】:道德當(dāng)身,不以物惑。——管仲
【第73句】:心靈美就是精神的美與道德的美。——庫申
【第74句】: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禮記
【第75句】: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第76句】: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揚(yáng)雄
【第77句】: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第78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為與追求美的理想這兩者常常統(tǒng)一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周揚(yáng)
【第79句】: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
【第80句】: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于謙
【第81句】: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諸葛亮
【第82句】:與善人行善會使其更善,與惡人行善會使其更惡。——羅曼·羅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