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可憐天下父母句子
【第1句】: 形容父母的句子
【第1句】:慈父之愛子,非為報也。——淮南子
【第2句】:父愛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的生命。——達芬奇
【第3句】:父親的德行是兒子最好的遺產。——塞萬提斯 父愛如傘,為你遮風擋雨
【第4句】:父愛如雨,為你濯洗心靈;父愛如路,伴你走完人生。 【第4句】:恐懼時,父愛是一塊踏腳的石;黑暗時,父愛是一盞照明的燈;枯竭時,父愛是一灣生命之水;努力時,父愛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時,父愛又是鼓勵與警鐘。
【第5句】:父愛,如大海般深沉而寬廣。
【第6句】:父愛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覺到了那就不是父愛了!
【第7句】: 父愛是水 ————高爾基
【第8句】: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第9句】: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第10句】: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第11句】: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第12句】: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第13句】: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詩經》
【第14句】: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
【第15句】: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第16句】: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璧》
【第17句】: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第18句】:父親是財源,兄弟是安慰,而朋友既是財源,又是安慰。 ------富蘭克林
【第19句】:智慧之子使父親快樂,愚昧之子使母親蒙羞. ------所羅門
【第20句】: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 ------武則天
【第21句】:家庭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 ------愛默生
【第22句】:使你的父親感到榮耀的莫過于你以最大的熱誠繼續你的學業,并努力奮發以期成為一個誠實而杰出的男子漢。 ------貝多芬
【第23句】:父親,應該是一個氣度寬大的朋友。 ------狄更斯
【第24句】:冰心的<;紙船>; 泰戈爾的<;金色花>;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第25句】:父愛這字眼是多么的平凡,但這種愛是多么的不平凡。
一株茉莉也許沒有沁人心脾的芳香,但它永遠會讓你感到清新,感到幽雅,父愛就是這樣,猶如茉莉一樣靜靜地開放。無論你在何方,父親那慈愛的眼睛定會伴隨你一生。
【第2句】: 與“可憐天下父母心”類似的句子有哪些
與“可憐天下父母心”類似的句子有:
【第1句】: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第2句】: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詩經》
【第3句】: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第4句】: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第5句】: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第6句】: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詩經》
【第7句】: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
【第8句】: 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第9句】: 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璧》
【第10句】: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第11句】: 父親是財源,兄弟是安慰,而朋友既是財源,又是安慰. ------富蘭克林
【第12句】: 智慧之子使父親快樂,愚昧之子使母親蒙羞. ------所羅門
【第13句】: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 ------武則天
【第14句】: 家庭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 ------愛默生
【第15句】: 使你的父親感到榮耀的莫過于你以最大的熱誠繼續你的學業,并努力奮發以期成為一個誠實而杰出的男子漢. ------貝多芬
【第3句】: “可憐天下父母心”的名句名言有哪些
【第1句】:“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天下父母之愛,其實都在一針一線、一封家書、一件小事之中。母愛是溫暖的外衣,時時關愛著你的身體;父愛是貼身的背心,刻刻包圍著你的心。父愛母愛是你身上的兩重衣,無時無刻不圍繞著你的前后,無論你遠隔千山萬水,還是在天涯海角,父愛母愛都在你身上緊緊纏繞。
【第2句】:歲月在不經意間從身邊劃過,在每個匆忙的身影背后,父親關愛的目光越來越遠,母親熟悉的話語漸漸淡忘,在你身心疲憊的時候,駐足下來,讀一讀書中的溫情故事,你會有感動的心跳。
【第3句】:全世界的母親只有一張面孔 ,那就是充滿慈祥的笑容 。
【第4句】: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第5句】: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 (羅曼·羅蘭)
【第6句】: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第7句】: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第8句】:在人生中,母親乃是一切。在悲傷時,她是慰籍;在沮喪時,她是希望;在軟弱是,她是力量……她是同情、憐憫、慈愛、寬宥的源泉。
【第9句】:母親,有豐富的素養,說到這你一定會想,那您的母親一定是很職業的女性吧?不!母親,只是個普通的農村婦女,但是她給我的卻是我用幾輩子也消化不完的。我并不覺得農村人有什么可不好意思的,因為他們更勤勞更善良,我愛我的故鄉,我愛我的母親。
【第8句】:父愛與母愛,往往母愛會使你感到更為熟悉,但是父愛不是不存在的它是默默的出現在你身邊的,它不是表現在外,而是那種內藏的,深沉的親情。
【第9句】:母愛是偉大的,也是無私的,它沉浸于萬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間。有了母愛,人類才從洪荒蒼涼走向文明繁盛;有了母愛,社會才從冷漠嚴峻走向祥和安康;有了母愛,我們才從愁緒走向高歌;有了母愛,也才有了生命的開始,歷史的延續,理性的萌動,人性的回歸。母愛是人類一個亙古不變的主題,我們賦予它太陽的詮釋和內涵,沒有史詩的撼人心魄,沒有風卷大海的驚波逆轉。母愛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轉悠揚,輕呤淺唱。想起了母親仿佛無依的心靈就找到了棲息的家園……
【第11句】:母愛就像一首田園詩,幽遠純靜,和雅清淡;母愛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轉悠揚,回味無窮;母愛就像一幅山水畫,清幽秀麗,恬淡高雅。
【第12句】:山是樸素的。因為是山,所以父愛樸實慈祥。它的外表并不華麗,卻擁有無比之深的內涵。它并不像母愛一般和藹,寬容,受人推崇,但它同母愛一樣的無私,不求回報。父愛并不隨處可見,它是寓于無形之中的一種感情,只有用心去體會的人才能體會到那其中濃濃的愛子情深。
【第13句】:微風拂過,我仿佛看到父親微笑著站在面前,緩緩地撫摩著我的秀發,他雖然不說話,但我卻讀懂了他那慈愛的眼神。在父親的目光里我讀懂了一種博大的親情,那是一種江海般寬大胸懷,一種升華的父愛。
【第14句】:父愛是一座山峰,讓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風霜雨雪也沉著堅定;父愛是一片大海,讓你的靈魂即使遇到電閃雷鳴依然仁厚寬容。父愛是一道光輝,讓你的心靈即使瀕臨與黑暗也能看見光明大道;父愛是一陣微風,讓你的思想即使沾上骯臟的污垢也能煥然一新。
【第15句】:父愛永遠都是沉默的。父愛雖然沒有母愛那樣的細膩,卻比母愛更加厚重。當你以一顆真摯的心,仔細體會和感悟那份沉默時,你的生命就定將得到更多的溫暖、更多的幸福。那沉默之中所蘊含的是熱切的鼓勵,狠狠的鞭策和殷殷的期望。
【第16句】:父愛沒有延長的柔水,沒有體貼的溫馨的話語,不是隨時可以帶在身邊的一絲祝福,也不是日日夜夜陪你度過的溫度,父愛是一滴淚,概括了全部的語言。
【第4句】: 請問“可憐天下父母心”詞句出處
【第1句】:出自慈禧的詩:慈禧母親七十大壽的時候,慈禧沒有時間去參加母親的大壽,就讓侍臣給母親送了很多的壽禮,同時,親筆寫了一幅書法,裱好后送去了,這副書法一直保存了幾代人,最后毀于文革。原來那是慈禧寫給母親的一首詩:
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
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第2句】:慈禧“可憐天下父母心”詩中的“可”是值得、應該的意思;“憐”是珍惜、贊嘆的意思。詩人表示天下父母的仁愛之心值得贊嘆!“可憐天下父母心”還可以理解為:天下父母無怨無悔地為子女付出、擔憂著急的苦心不能被子女理解,甚至會被誤會而令人同情和嘆惜。
【第3句】:慈禧太后,即孝欽顯皇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葉赫那拉氏,名杏貞,清文宗咸豐皇帝的妃子,清穆宗同治皇帝的生母。出身于滿洲鑲藍旗(后抬入滿洲鑲黃旗)一個官宦世家。以皇太后身分或垂簾聽政或臨朝稱制,為自1861年至1908年間大清帝國的實際統治者,為期僅次于清朝康熙帝和乾隆帝,嚴重阻礙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同時加快了清王朝滅亡的步伐。其貪婪和暴虐世人皆知,又稱“圣母皇太后”、“那拉太后”、“西太后”等;自光緒年間,宮中及朝廷開始以“老佛爺”稱之。
【第5句】: 以"可憐天下父母心"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可憐天下父母心】 就在幾天前,我到電影院看了一部催人淚下、感人致深的電影——《下輩子還做母子》. 劇中講述了一個身患絕癥卻意志堅強的小孩小迪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在他短短11年的生命之旅中,與病魔頑強斗爭,并在學習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故事.小迪取得的這些成績,是與他的父母對他的深切關愛、悉心照顧分不開的.是他的父母,為他鼓起生活的風帆. 特別是小迪的母親,為了有錢給小迪治病,她不惜勞苦,去送花、去做家教;為了給小迪留下一線生機,她不惜四處奔波,尋覓良方;為了小迪生命的安全,她不惜以身范險,為小迪試藥.是她,給了小迪一個豐富多彩的生命;是她,塑造了一個人殘志堅的孩子.小迪的母親是多么偉大! 世界上有種種情感,可有哪中情感能于比天高,比海闊的親情相提并論,親情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感情.“慈母手中線, 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古人的詩句中體現出了深深的母愛;而朱自清的《背影》中則使我感到了父愛的偉大. 小主人公是不幸的,可惡的病魔奪走了他幼小的生命;他又是幸運的,他擁有愛他的父母,他的生命多姿多彩.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他父母的關懷. 父、母愛是偉大的,我們都應該為自己能夠的到父母的關心愛護而感到欣喜,也應該尋求著如何去回報父母對我們的愛.而有一部分人卻不懂得去享受這份愛,更不用說回報了.他們和小迪比起來算什么呢?小迪只有區區11年的生命,卻比那些活得比他更長卻不懂得珍惜的人過得更充實,更有意義.在死前,他的愿望是什么?朋友,你想到了嗎?活到60歲,這便是他——一個11歲少年的——遺愿.他為了什么?不是為了自己可以活的更久,而是為了回報自己的父親,自己的母親.小迪,一個多么偉大的孩子啊! 可憐天下父母心.從呱呱墜地的那天起,我們就接受著父母的關愛,我們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精心呵護,是父母辛勞的汗水將我們撫育成人.誰是最可愛的人?除了我們的父母,還能有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