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語文名言名句
有位家長告訴我,孩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把三年級下冊語文的古詩、古文、日積月累都背完了。
真是神速,既然背完了,那就做一做練習鞏固一下吧,或者說檢驗一下學習的成果。
上小學三年級,有必要補語文和數(shù)學嗎
我認為是很有必要的,但補并不一定要進補習班。如果家長有輔導孩子的能力,在家輔導也未嘗不可。如果家長沒有輔導能力,那么只能請別人幫助輔導或進補習班了。學習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以現(xiàn)在的教育政策,學生不許留級。如果學生實在是趕不上,那么后來就一直會趕不上,從而會使學生徹底失去學習的信心。在這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給孩子的補習不要完全拘束于課本,完全著眼于分數(shù)的提高,而是應當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與獨立思考的能力。小學三年級的語文和數(shù)學都很容易的,只要學生學會自主思考找到正確的方法了,成績很快就會提高。三年級的學生,其抽象思維能力是很欠缺的,我們在補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知識的形象化。要善于把所學的知識和生活中活生生的列子聯(lián)系起來,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本上的知識。在這里,因為我是語文教師,我就語文的補習給孩子的父母提一些建議,1,平時最好堅持用普通話和孩子進行交流,在交流的時候注意自己語言的準確性。長期堅持這樣做,可以有效的避免孩子在寫作文的時候放一些低級的語法錯誤。2,這孩子放學回家之后,我們應當多問一問孩子在學校里的事情。這孩子回答的過程中,注意對其進行邏輯思維的訓練。可以多問幾個為什么,讓他講出其中的原因。也可以用“然后呢?”,“最后事情怎么樣了?”,“這件事情你怎么看啊?”這些類似的問題來和自己的孩子進行溝通交流。這其實就是一種口頭作文訓練,對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和語文閱讀能力是很有幫助的。3,還有一個提高孩子寫作能力的辦法,就是讓孩子每天讀書給你聽,先讓他讀課文,等到他有一定的基礎之后,再讓他讀名著。每天的時間不用很長,十幾分鐘半個小時就足夠了。家長在這個時候一定要保持耐心,要當好聽眾,孩子的朗讀一旦有進步,就應給予鼓勵。4,要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書寫習慣,要讓孩子練字,越早越好。這樣做不僅可以避免孩子寫錯別字,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心性,讓孩子能靜下心來安心學習。
孩子是父母心中的那片天,孩子是整個家庭的未來。教育孩子一定要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有一名教育家曾經(jīng)說過,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是個什么樣子,那么他將來就是個什么樣子。這句話看起來很抽象,但道理確實如此。如果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都沒有信心了,還希望誰對你的孩子有信心呢?
三年級上冊語文《灰雀》中小男孩的三句話分別是什么語氣
小男孩說:“沒……我沒看見”的時候是有一絲驚恐在里邊的,他怕列寧知道是他做的,應讀出來害怕的語氣。
第二次小男孩看看列寧,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這個時候男孩已經(jīng)知道了自己的錯誤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所以應該讀出來羞愧的語氣。
第三次小男孩說“一定會飛回來的!”可見小男孩是一個知錯就改的孩子,從感嘆號里邊也能感受到他改正錯誤的決心,所以應該讀出來肯定的語氣。
三年級的孩子如何提高語文修改病句的得分率
修改病句是三年級語文學習的難點之一,面對千變?nèi)f化的病句,經(jīng)常病句類型及句式稍微一變花樣,孩子就做錯,因此要提高語文修改病句的得分率,必須讓學生熟悉病句的“病情”并對癥下藥,才能學會修改病句。
今天小徐老師就針對小學生修改病句作一下專題講解,講解內(nèi)容如下圖所示:
一、從病句的定義來分析,病句問題出在二方面,一是內(nèi)容,二是結構。
從內(nèi)容上看,常見病句的病因為:搭配不當、重復羅嗦、前后矛盾、用詞不當、指代不明、分類不當、不合邏輯等。
從結構上看,常見病句的病因有:語序不當、成份殘缺等。由此可見大多數(shù)毛病在句子的內(nèi)容上。在內(nèi)容上的毛病就要憑學生自己多讀,分析句意、用詞上的矛盾。而結構上的毛病要用縮句法找出句子的主干,看主干之間是否有成人殘缺。
具體修改病句的步驟如下圖所示;
二、修改病句的原則:
【第1句】:堅決不能改變句子的原意。
【第2句】:在不改變愿意的基礎上改動越少越好。
【第3句】:防止另造新句代替原句。
三、病句的類型
【第1句】:語序不當,在小學經(jīng)常考的類型是語序顛倒,語序不當?shù)牟∫蛟谟冢?/h2>
前后表遞進關系的兩個動詞(即句中謂語)的先后關系排列不正確,如下圖例1,要先“討論”再“通過”他的建議。另外例句4也屬于這種錯誤。
句子排列混亂造成語意不明,如例2和例5。
句子方位或時間性限制語與后面所限定的詞語位置不相符,如例3,“在教室里”就對應“智力比賽”,而在“球場上”則對應舉行“籃球比賽”。
如下圖所示:
【第2句】:搭配不當。搭配不當?shù)念愋秃芏啵谛W常出現(xiàn)的是:
動賓搭配不當,也就是動詞和后面的名詞或代詞搭配在一起不合邏輯,如下圖例1“公共財產(chǎn)”應該“保護”而不是“熱愛”。例4“看見”只能和“笑臉”搭配,而不能“看見”“歌聲”,因此應在“一陣陣動聽的歌聲”前加“聽見了”。另外例7也屬這種情況。主謂搭配不當。也就是句子中的表述的對象和后面的動詞或形容詞之間搭配不當。如下圖中的例2:“態(tài)度”應為“端正”,而“水平”才可搭配“提高”。例3同樣“內(nèi)容”和“豐富或充實”搭配。例5“價格”“降低”。主賓搭配不當,即謂語動詞是“是或成了”的句子,前后不能對應,如例句6“杭州”是地方,不能跟“季節(jié)”搭配,因此要改成“杭州的春天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jié)。修飾語和中心語搭配不當。如“他稍微深思了一下”。句中“稍微”和“深思”不能搭配,應改為“他認真深思了一下。”【第3句】:成分殘缺。成分殘缺是指句子結構不完整。缺少的成分包括:
缺主語,一般出現(xiàn)在有介詞短語的句子里,如“通過此次學習,使我受到了教育。”介詞短語不可以做主語,造成句子缺少主語,因此應改成“通過此次學習,我受到了教育。”,再如下圖中的例3。
缺謂語。如下圖中的例句1和2。
缺賓語。如下圖中的例【第4句】:
【第4句】:重復啰嗦,即句中語意有多個表意相似的詞語出現(xiàn),造成“重復啰嗦”,這類病句比較好改。如下圖所示:
【第5句】:表意不明。最常見的是“指代不明”。如下圖所示,例3和例4都是指代不明造成的句意不明。
【第6句】:分類不當。分類不當主要體現(xiàn)在搞不清同類事物的范圍,如下圖中例1,“文娛節(jié)目”包括“大合唱”應去掉一個。例2同理,果樹包括梨樹、蘋果樹,只有留其一。例3和例4同理。
【第7句】:前后矛盾,是指前后詞語或句子間的的關系不合乎邏輯,如下圖所示,例1“小紅學習非常努力”“成績”自然為提高,表示在意料之內(nèi),應該用“果然”,“居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其它例句同理。
四、綜上所述,小學生修改病句并不復雜,判斷時一靠語感,二靠句子結構分析,三靠句意分析。
分析方法一、主干枝葉梳理法。小學生即是用縮句的方法快速找出句子殘缺的成分加以補充即可。分析步驟先分析句子主干,主干無搭配不當或成分殘缺,再分析修飾語之間或修飾語與中心語之間是否有毛病。
分析方法二、邏輯意義分析法。要分析句意、句中詞與詞之間是否搭配,前后順序是否不合理,是否有重復或前后矛盾的地方。
五、修改句子的方法
修改病句有四大方法,分別是增、調(diào)、刪、換。即在句意不變的情況下,成分殘缺的要補增,詞序不當?shù)囊{(diào)整;重復啰嗦和成分多余的要刪掉;用詞不當?shù)囊獡Q合適的詞。如下圖所示:
總之,對小學生來說,修改病句是難點,但只有打好基礎才能應對初中、高中更難的病句分析。家長和老師可以適當給孩子講一講句子的成分,更有助于分析病句并改正。如果想提高修改病句的正確率靠的是大量的訓練,提高對病句的敏銳的感知力。
聽了小徐老師的講解,希望能幫到大家,期待大家關注交流。
孩子上三年級,語文寫作不好,怎么提升
首先要弄清楚,小學低年級和高年級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階段,就好比小學語文書,一二年級還是帶拼音的,到了三年級就是另一個樣子了。而且從三年級開始有了正式的作文寫作和簡單的閱讀理解小短文,這些都意味著三年級是一個分水嶺。
其實,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和教育發(fā)展的漸進性來說,三年級都是整個小學最關鍵的一年。無論是生理發(fā)育還是心理變化,都有了明顯的不同。這時候,不僅是語文學習,數(shù)學、英語都會受到一個嚴峻的考驗。不調(diào)整好,到了小學高年級受到的影響就會非常大。
針對于語文這門學科,在學習上,不能要求孩子能夠主動做出多少改變來適應新的變化,畢竟他們剛剛八九歲,適應能力沒有那么強,這時候家長所能起到的作用更為關鍵。
一、閱讀上,從拼音讀物過渡過無注意讀物,從以圖為主的閱讀,過渡到以文字為主、圖畫為輔的閱讀。
無論怎么變化,無論在哪個學習階段,想學好語文,閱讀永遠都是擺在第一位的。而根據(jù)三年級的實際情況,閱讀首先要先做到兩個“擺脫”:
【第1句】:擺脫注音
【第2句】:擺脫圖畫
對于一些基礎差的孩子,可能剛開始有些不適應,但這是一個必經(jīng)階段,只有慢慢適合了稍微“正式”一點的閱讀,才會對語文的提高起到促進作用。
當然,這種擺脫不是絕對的,選擇一些對生僻字有注音和帶部分插圖的書,既是有益的補充,也是過渡階段不可缺少的。
二、對表達能力的訓練,要從口頭開始。
語文,拆開了就是語言和文字,說的都是一種表達,所以語文考察的終極目標就是提升表達能力,而表達能力又分為兩種:
【第1句】:口頭表達能力
【第2句】:文字表達能力
想提高文字表達能力,就要先從口頭表達開始訓練,所以這時候,可以讓孩子多一些口述作文的練習,包括一些閱讀理解的題,讓孩子先講,再動筆作答。
三、增強理解能力才是關鍵。
想要增強表達能力有一個前提,就是要先理解了。如果理解不了,何談表達呢?誠如寫一篇書評或是讀后感,讀完一本書,問你:理解了嗎?沒理解何來感想?又評論什么呢?
所以,有時候要多問孩子幾句:
這個問題你理解了嗎?
這個答案你理解了嗎?
這句話你理解了嗎?
這個故事你知道要講什么道理嗎?
這篇文章里有什么樣的情感在其中?
這想問題都是在促進孩子思考,增加他們對問題的理解,從而打通從理解到表達的道路,就如同武俠小說里講的,打通了“任督二脈”一樣,學習效率就會突飛猛進,寫作也會得到明顯的提高。
孩子上三年級,語文總是八十幾分,該怎么提升
首先我們要明白,孩子考80多分是基礎知識不過關還是閱讀不過關。如果是孩子的基礎知識不過關,那么我們要讓孩子在課本里面的知識一定要掌握牢固,把課本里面的古詩詞背熟,還要把課本里面的生字詞語和日積月累里面重要的詩句,詞語都要讀熟。
三年級的學習是一個轉(zhuǎn)折點,在知識上,或者在年齡上,孩子都有自己不成熟的主觀性。作為家長不要把成績看的太重要,跟孩子一起分析,她缺失的是哪方面的知識,千萬不要斥責或家暴。
以前在心理課的時候聽心理老師說過,其實每一個孩子,他有三個叛逆期,一個是嬰幼兒時期的,兒童,青春期叛逆期。雖然兒童期叛逆期,沒有生理上的影響。但是孩子這個時候都有自己的主見性。作為家長。這時候要引導孩子的學習,不要讓孩子在學習上,產(chǎn)生厭學癥。
下面舉兩個例子:一個例子是一個家長在孩子三年級的時候,一直是以陪伴和鼓勵的形式,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個家長卻在孩子三年級的時候,以斥責甚至冷暴力去放任自如。現(xiàn)在這兩個孩子在班上也完全不一樣,一個孩子已養(yǎng)成了慢慢獨立,熱愛學習的好習慣。而另一個孩子卻已經(jīng)完全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這個失去興趣學習的孩子,原來的成績都是在八九十分以上的,現(xiàn)在這兩個孩子都在同一個年級卻表現(xiàn)出了不一樣的學習態(tài)度。
所以,孩子在三年級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引導孩子,幫助孩子找到學習上的方法。可以用親子閱讀,可以讓孩子當老師,讓孩子跟你,每天分享他所學到的知識。讓孩子找到更多的學習樂趣,讓孩子成為你的老師,而從中獲得更多的自信。
我是領悟教育,堅持講臺幾十年的語文教師,您認為我的觀點有用,請別忘了點贊。
一年級的語文作業(yè)要求寫句子,合理嗎
仿寫句子,也是一年級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
一年級,除了字詞之外,寫句子當然需要開始慢慢練習了。不過一般地,都是先從補充句子開始的。當然一些要求比較高的學校,寫句子是必須的。甚至,看圖作文都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
第一類:仿寫句子
照樣子寫句子,這是最初的寫句子類型。
第二類:按照句子的要素寫,這個要求稍微高一些。
但是可以為后面的看圖作文做鋪墊。
四要素交代清楚,就是一個比較好的句子了!
逐步地練習擴充句子,是一年級孩子寫句子的基本方法。先從簡單地三要素開始寫起,接著再到四要素。
期末考試題舉例:
第十一題是句子仿寫:
我們可以仿寫---
爸爸講故事。
爸爸修桌子。
第十三題,是一個看圖寫話。
首先是填人物,地點等,最后想象一下主人公說的是什么?
如果一開始孩子寫句子有點困難,這是非常正常的現(xiàn)象。
大部分情況是孩子對句式的感覺還不夠好,另外一個原因是有些字孩子還不會寫。這都會給孩子寫句子帶來困難。建議家長多陪著孩子,在ta卡住的時候給一些提示。或者是問問孩子是如何想的,如果碰到不會寫的字,應該怎么辦。
總之,一年級上冊開始寫句子,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不要畏難,加油吧!
孩子三年級,語文不太理想該怎么辦
謝邀。孩子三年級,主課一般只有語文和數(shù)學,語文欠差,也就是說數(shù)學還行。這還來得及。三年級只是語文打基礎的開始,這一學年,學生開始學習語法和練習做作文,是關鍵時期。家長首先要征求老師的意見,搞清楚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對‘’癥‘’下藥。切不可不問青紅皂白,埋怨孩子,更不可無病急亂投醫(yī)。一般情況下,究其原因,有的是學習興趣問題,有的是貪玩(最嚴重的受網(wǎng)絡游戲影響),上課開小差,有的是學習方法不佳,不懂溫故而知新,忽視檢查作業(yè)(有的根本沒有批改)和及時糾錯,舉一反三。家長要配合老師做孩子的思想工作,經(jīng)過兩個月用周末和假期適當補課或做作業(yè),重點補習三年級的課文,加強字詞句和閱讀練習(造句等),適當背頌課文或重點段落,以后上課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yè)。要知道,對字詞句的理解和積累少了,閱讀理解就跟不上,更談不上什么靈感。作文也會無從下筆,內(nèi)容枯躁,甚至文不對題,詞不達意。現(xiàn)在的孩子多是獨生,若學習成績不好,除了上述一些因素外,往往是家長過分溺愛造成,或?qū)⒆咏逃囊庖姴唤y(tǒng)一,隔代家長相互制約,或家庭矛盾造成疏于教育等等。農(nóng)村留守兒童和某種主張過分減負也是新問題。我贊成教育改革,但不可放棄必要的作業(yè)和煉習,老師和家長要掌握分寸。
如何培養(yǎng)三年級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三年級是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最關鍵時期,相比一、二年級,三年級的學生無論從知識面、閱歷,還是理解力、表達能力都有相當大的提升,因此在語文考試中考查語文閱讀理解能力時,不僅文章的篇幅增大,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也再逐漸加深,因此閱讀理解題型的設置,也開始從淺層的讀懂文章,分清句子和段落,到從原文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再到深層意義上的理解。
如下圖所示,二年級的閱讀理解完成基于對文章淺層的認知,無論是認識段落、句子,還是對文章內(nèi)容及中心思想的理解都是可以從文章中直接找到。
而到了三年級,一方面文章篇幅的加長,增加了閱讀理解的難度,另一方面設題也開始大量深入到技巧性題目上來,所謂技巧型題目,在語文老師看來就是有答題套路的,通過解析答題的角度和思路,能更快的找到問題的答案。
三年級閱讀理解的技巧型題型包括:
對修辭手法的認識及分析其表達作用,主要的修辭有比喻、擬人、夸張、排比、設問幾種。對過渡句的認知和作用的分析。對和文章中心主旨密切相關的重點句子的把握及表達作用的分析。對人物的各種描寫的把握及人物形象、心理、精神品質(zhì)的分析。對文章中心思想的提煉。對段意和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概括。因此,要提高三年級的閱讀理解能力就要從以上這六方面去培養(yǎng)對文章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例題如圖所示:上圖中的閱讀理解中第3題和第4題均屬于對文章人物形象的精神品質(zhì)和中心思想的分析,且在文章并不能直接找到完整準確的答。例如第3題“鳳凰是怎樣上一只很不起眼的小鳥變?yōu)轼B王的?”這種題屬分析人物形象題,既要看到人物本身做了什么,還要看到行為背后的精神品質(zhì)。得出“在災年,鳳凰將自己多年積存下來的干果和草籽拿出來頒給大家,和大家共渡難關”的這種行為,也要看到正是這種行為背后的“勤勞和有愛心”的精神品質(zhì)讓鳳凰成為百鳥之王的。第4題同樣如此,從鳳凰的行為上去分析鳳凰的精神品質(zhì),從文章中紅字和藍字部分,我們不難看出,鳳凰具有勤勞、執(zhí)著、有愛心的精神品質(zhì)。由此可見,三年級閱讀能力的提高,既需要學生能在文章中準確找到答案相關句的篩選信息的能力,并從中歸納總結概括出答案來的能力,更需要透過人物的行為分析其人物心理和精神品質(zhì)的總結能力。這是三年級閱讀理解能力提高中迫切需要培養(yǎng)的能力。那么,如何培養(yǎng)這種篩選信息、總結概括信息以及透過人物行為體會人物心理及精神品質(zhì)或者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呢?如何分析文章的表達手法及表達效果類技巧題呢?且聽小徐老師指點一二。一、熟練掌握常見各種修辭的用法,并掌握各種修辭的表達效果。
在閱讀時,無論是讀課文,還是讀課外書,亦或是做閱讀理解題,要對運用修辭的句子格外注意,能迅速判斷出此句用了什么修辭,其表達作用效果是怎樣的?常見修辭的表達作用如下圖所示:在三年級一般不考查對比和象征,但對比喻、擬人、排比、反問句的作用的分析最常見,一定要讓孩子多留意分析這樣的句子。二、認識什么是過渡句、過渡段,理解過渡句段的作用。
過渡句即是承上啟下的句子或者引起下文的句子,往往用在中間段落的開頭,在理解時,要讓孩子反復讀,反復體會,過渡句是怎樣從內(nèi)容上總結上文,引起下文的。只有真正理解了文意上的起承轉(zhuǎn)合才能真正掌握過渡句并理解過渡句過渡作用。
三、在閱讀中不斷培養(yǎng)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
而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是準確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前提。概括文章或段落的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
學會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后,再結合文章的標題、開頭、中間段的過渡句或中心句以及結尾,從中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因為標題、段首、段中重點句段和段尾都和揭示中心思想有必然聯(lián)系,而培養(yǎng)閱讀能力一大半在于培養(yǎng)對文章中心思想的敏感感知的能力。而能準確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意味著閱讀能力大大提高,而相關語文閱讀理解題也會有大部分迎刃而解。
例如,下圖中《死神也怕咬緊牙關》一文的閱讀中,最后一個題即是對全文中心思想的考查,而前文中對羅伯特墜入懸崖和瑪麗咬住他的上衣的無比堅險狀況的描摹都是為了突出這一主題,而能讓瑪麗堅持下來的只有對丈夫深深的愛:
四、培養(yǎng)分析人物形象、體會人物心理和精神品質(zhì)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樣也基于對文章中心思想的表現(xiàn)。凡是寫人的文章或?qū)懯碌奈恼乱话愣茧x不開對人物形象的刻畫,因此對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質(zhì)的整體深層的感知往往就是全文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是小學生必備閱讀能力。
要善于從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外貌、心理等方面入手對人物加以分析,特別是心理描寫和神態(tài)描寫則直接展現(xiàn)出人物的內(nèi)心。
總之,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深化培養(yǎng)的過程,而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是有套路的,其分析理解的角度直接決定語文考試中閱讀理解題的解題思路是否正確,相信聽了小徐老師的解析,大家對如何引導孩子提高閱讀能力有了新的認識。
小徐老師期待大家的關注,解讀語文學習和作文寫作的無窮奧秘。
《紅樓夢》里有哪些名言名句
謝謝!紅樓夢里名句很多!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隨便幾句熟悉的,供大家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