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礪心智的名句
呂坤(1536—1618),明朝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字叔簡,卑心吾、新吾,自號抱獨居士,河南寧陵人。《呻吟語》是他集30年心血寫的一部語錄體傳世奇書。作為一位飽經人世憂患、富有人生經驗的儒哲,在這部探討人生的哲學著作中,以儒家的“中庸之道”為立足點,包容吸納了道家、法家、墨家等諸子百家的思想精華。
【第1句】:常將半夜縈千歲,只恐一朝便百年。
出自明·呂坤《呻吟語》。常常用大半夜的時間來思考千年大計,只恐哪一天,人就過世了。意思是指人的命運不定,不要在不一定的事情上浪費心思,應當安樂于自己的際遇。
【第2句】:怠惰時看工夫,脫略時看點檢,喜怒時看涵養,患難時看力量。
出自明·呂坤《呻吟語》。在懈怠懶惰時,看一個人的功夫;在平日隨意時,看一個人的檢點;在高興惱怒時,看一個人的涵養;在患難時,看一個人的能力。
【第3句】:處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處事不可任己見,要悉事之理。
出自明·呂坤《呻吟語》。與人相處不能放任自己的意念,要體恤別人的感情;處理事情時不能固執己見,要體會明白事情的道理。
【第4句】: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
出自明·呂坤《呻吟語·力行》。貧窮不應該感到羞恥;而可羞恥的是貧窮卻沒有志向。
【第5句】:聞譽我而喜,聞毀我而怒,只是量不足。
出自明·呂坤《呻吟語·識見》。聞,聽。譽,贊美。聽到有人贊美自己就沾沾自喜;聽到有人詆毀自己就怒不可遏。如此這般,只是因為氣量不夠。
【第6句】: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
出自明·呂坤《呻吟語·補遺》。容,裝,這里指心胸要寬廣。擴大心胸來包容天下種種事物;虛懷若谷來學習天下種種善事。
【第7句】:名心盛者必作偽。
出自明·呂坤《呻吟語》。人若有過強的名利之心,必然會弄虛作假。提倡君子應該樹立自己的品德信譽,謹慎地對待自己的言行思維,不可為追求名利而弄虛作假。
【第8句】:才要說睡,便睡不著;才說要忘,便忘不得。
出自明·呂坤《呻吟語》。如果勉強讓自己睡覺,對此事一用意,人就睡不著;如果用心去忘記一件事情,那么也就無法做到真正的忘記。
【第9句】:多門之室生風,多口之人生禍。
出自明·呂坤《呻吟語》。多個門戶的屋室容易灌入風,對事情喜歡妄加評議的人容易制造禍端。
【第10句】:但持鐵石同堅志,即有金剛不壞身。
出自明·呂坤《呻吟語》。只要保持自己的志向如鐵石一般堅硬,那么什么事情都不會把自己擊敗。
如果再給一次回到18歲的機會,你會選擇讀書提高素養還是直接進入社會磨礪自己心智
謝悟空!
如果讓我回到18歲,雖然這是不可能的事實,但我也有興趣來回答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想法。
如果我現在就是18歲,在念高中正往大學沖刺價段,無論如何艱難,我一定要考上我心中最理想的大學,這可能是每個人生的理想吧。
可我們那個年代,其實,還是自己的主觀原因造成,沒有把握好機會,在學習的過程,總是被動的往前走,從未有過主動去努力,克苦去專研,沒有平時的扎實積累,是經不起嚴格的挑戰,因此,未能達到自己的完美心愿而遺憾今生。
如果18歲就到社會去磨礪自己心智,那就是高中未能考上,回到社會去磨礪,那可就要吃很大的苦。面對社會,一切都是陌生,沒有文化底蘊,又沒有政治修養,如果又接受不了吃苦耐勞的精神,那就不一定走上哪條路了。
漫漫人生路,成功失敗,都是事在人為,絕非不勞而獲,只要不斷進取,功堅克難,把握好自己的每一次機遇,腳踏實地做好每一天自已該完成的任務,千萬不能讓被動的惡習伴隨人生歲月。
魯迅先生的名句你記得多少
魯迅妙語名言
【第1句】: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
【第2句】: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血。
【第3句】: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第4句】:哪里有天才,我只不過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了。
【第5句】: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第6句】: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
【第7句】: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
?
【第8句】:曾經闊氣的要復古,正在闊氣的要保持現狀,未曾闊氣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第9句】:人類總不會寂寞,因為生命是進步的,是天生的。
【第10句】:事實是毫無情面的東西,它能將空言打得粉碎。
【第11句】:貪安穩就沒有自由,要自由就要歷些危險。只有這兩條路。
【第12句】:假使做事要面面顧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第13句】:時間就是性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于謀財害命的。
【第14句】:做一件事,無論大小,倘無恒心,是很不好的。
?
【第15句】: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正死掉了。
【第16句】:改造自己,總比禁止別人來的難。
【第17句】:死亡的生命已經朽腐。我對于這朽腐有大歡喜,因為我借此知道它還非空虛。
【第18句】:但我坦然,欣然。我將大笑,我將歌唱。
【第19句】: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第20句】: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
【第21句】:懷疑并不是缺點。總是疑,而并不下斷語,這才是缺點。
【第22句】:糾纏如毒蛇,執著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頹廢的快。
【第23句】:巨大的建筑,總是一木一石疊起來,我們何嘗做做這一木一石呢?我時常做些零碎事,就是為此。
【第24句】:寧可與敵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第25句】:明言著輕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輕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最高的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過去。
【第26句】:唯獨革命家,無論他生或死,都能給大家以幸福。
【第27句】:凡事總需研究,才會明白。
【第28句】: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會被生活所累。
【第29句】: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長了人的生命。
【第30句】: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無情地解剖我自己。
?
【第31句】: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第32句】: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
【第33句】:謙以待人,虛以接物。
【第34句】:自由固不是錢所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
【第35句】: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第36句】: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第37句】:偉大的心胸,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
【第38句】: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
【第39句】:中國雖發明火藥,卻只會用來放煙花炮竹;發明羅盤,也是用來看風水。
【第40句】:即使艱難,也還要做;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冷笑家的贊成,是在見了成功之后……
【第41句】:我們中國人對于不是自己的東西,或者將不為自己所有的東西,總要破壞了才快活的。
【第42句】:在要求天才的產生之前,應該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譬如想有喬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沒有土,便沒有花木了;所以土實在較花木還重要。
【第43句】:以人為鑒,明白非常,是使人能夠反省的妙法。
【第44句】:友誼是兩顆心的真誠相待,而不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敲打。
寶劍鋒從磨礪出的下一句是什么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朱熹)
心智成熟的人到底是怎樣的
感謝,成熟,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我想這都是一種趨于最佳生存狀態的一種發展,但是,心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幸福感知的能力,一個人事業的高度甚至是一個人終身的生活狀態。那么,一個心智成熟的人到底具備怎樣的條件呢?
一、能夠和原生家庭脫離的獨立
無論人類還是動物,一旦你離開了家,就意味著你獨自開始了生存之旅,但是,相比動物,人類又有著不同尋常的情感連接。一個人在成年之后是否能夠和原生家庭在情感、經濟和思想上獨立,也決定著這個人在其社會化程度上的進程;孩子一輩子都是父母的乖寶寶,但是,過于依賴父母也就意味著自己無法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出太多獨立思考,就有可能造成很多社會適應不良的表現,現在出現的很多啃老族其實和父母教育有著極大的關系。
二、情緒控制能力
一個人控制情緒的決定也決定了一個人是否能夠更好地掌控自己,如果一個人連情緒都控制不好,就意味著失去了在正常情緒下正常的思考能力;經常性的情緒波動就導致思考能力受到情緒控制而產生偏差、極端等狀況,自然也就無法更好地投身于生活和工作當中,人際關系也會受到影響,這就是一種惡性循環。
三、客觀思維能力
心智成熟的人同樣會具備客觀成熟的思維能力。心智缺乏成熟的人通常都會出現幾類思維上的偏差,例如:非黑即白、極端化、以偏概全等等,這些思維偏差會導致人們無法從社會、自我以及他人的角度來進行一個客觀的分析,這就會讓我們具備連我們自己都無法意識到的慣性錯誤,甚至不及時糾正可能會越走越偏。
四、自我認知能力
無論是自卑還是自負,其實都是自我認知能力差的表現,當一個人無法對自我產生客觀的評價時,就會出現各種各樣不適宜自身發展的情況出現。一個自卑的人可能會毀掉一生本來可以擁有的前程,而一個自負的人則像瞎了眼的莽漢一般傷害著自己和他人。所以,我們必須時常思考自己,思考周邊,思考這個世界客觀的規律,否則,我們就是在給自己挖坑。
我個人認為,這四種心理要素正是一個心智成熟的人必須具備的。并且,不要天真這一切都會隨著年齡增長,這和年齡并無絕對的關系,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一日三省,內向發展。
你最喜歡的經典名句有哪些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奉獻的名言名句
【第1句】:自己活著,就是為了使別人過得更美好。——雷鋒
【第2句】:只有為別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愛因斯坦
【第3句】: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會朽的腐草。——魯迅
【第4句】:在政治中我們需要能有所奉獻的人,而不是想有所收獲的人。——(美國)巴魯克
【第5句】:在人生的路上,將血一滴一滴地滴過去,去飼別人。雖自覺漸漸瘦弱,也以為快活。——魯迅
【第6句】:一生奉獻于兩個神明,即榮譽與英勇。——蒙森
【第7句】:一個只顧自己的人不足以成大器。——羅斯金
【第8句】:死者的光榮不在于受世人之贊美,而在于為后人所效法。——孟德斯鳩
【第9句】:我的母親是出色的奉獻者。如果她發現我們中有人對某件事感興趣,只要有可能,就要鼓勵這種興趣,她回家時就會帶著一包有關著名明星的書。盡管有九個孩子,她對待我們每個人都像對待獨生子女一樣。我們中誰都沒有忘記她是怎樣的一個辛勤的操持者和出色的奉獻者。——邁克爾·杰克遜
【第10句】: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血。——魯迅
【第11句】:我們必須奉獻于生命,才能獲得生命。——泰戈爾
【第12句】:我們應當在不同的崗位上,隨時奉獻自己。——海塞
【第13句】:如果我們想法交朋友,就要先為別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時間、體力、體貼、奉獻才能做到的事。——卡耐基
【第14句】:如果有一天,我能夠對我們的公共利益有所貢獻,我就會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果戈理
【第15句】:上天賦予的生命,就是要為人類的繁榮和平和幸福而奉獻。——松下幸之助
【第16句】:生命賜給了我們,我們必須奉獻于生命,才能獲得生命。——泰戈爾
【第17句】:生使一切的人站在一條水平線上,死使卓越的人露出頭角來。——蕭伯納 【第18句】:我是炎黃子孫,理所當然地要把學到的知識全部奉獻給我親愛的祖國。——李四光
【第19句】:人生價值的大小是按人們對社會貢獻的大小來衡量的。——向警予
【第20句】:人只有獻身于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愛因斯坦
【第21句】:如果你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給人們的都是些美好的東西——鮮花、思想以及對你的非常美好的回憶,那你的生活將會輕松而愉快。那時你就會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這種感覺使你成為一個心靈豐富的人。你要知道,給永遠比拿愉快。——高爾基
【第22句】:我所能奉獻的,只有熱血辛勞汗水與眼淚。——丘吉爾
【第23句】:人家自然會拿東西來交換,彼此得益。一定要板著面孔等別人來真心奉獻,——亦舒
【第24句】:人來說,最大的歡樂,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人。——蘇霍姆林斯基
【第25句】:我應當生活得仿佛我的生命完全是為了別人的利益而存在似的。——塞涅卡
【第26句】:無用的生命只是早的死亡。——歌德
【第27句】:希望你們年輕的一代,也能像蠟燭為人照明那樣,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忠誠而為人類偉大的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法拉第
【第28句】:幸福在于為別人而生活。——列夫·托爾斯泰
【第29句】:要重返生活就須有所奉獻。——高爾基
【第30句】:一個豐富的天性,如果不拿自己來喂養饑腸轆轆的別人,自己也就要枯萎了。——羅曼·羅蘭
【第31句】:奉獻無止境。——鐘南山
【第32句】:給予比接受更快樂。——《圣經》
【第33句】:共產黨員應該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群眾的面前,在群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去關心群眾,幫助群眾。——焦裕祿
【第34句】:即使自己變成了一撮泥土,只要它是鋪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讓自己的伙伴們大踏步地沖過去,也是最大的幸福。——吳運鐸
【第35句】:沒有奉獻精神,創業很難實現。——柳傳志
【第36句】:男人敞開心扉就像女人羞答答地奉獻出她們那防范森嚴的肉體一樣。——安德烈火莫洛亞
【第37句】:奉獻乃是生活的真實意義。假如我們在今日檢視我們從祖先手里接下來的遺物,我們將會看到什么?他們留下來的東西,都有是他們對人類生活的貢獻。——阿德勒
【第38句】:你要記得,永遠要愉快地多給別人,少從別人那里拿取。——高爾基
【第39句】:牛吃草,馬吃料,牛的享受最少,出力最大,所以還是當一頭黃牛最好。我甘愿為黨、為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王進喜
【第40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
【第41句】:拼卻老紅一萬點,換將新綠百千重。——楊萬里
【第42句】:讓別人過得舒服些,自己沒有幸福不要緊,看見別人得到幸福生活也是舒服的。——魯迅
【第43句】:人當活在真理和自我奉獻里。——龐陀彼丹
【第44句】:一個沒有受到獻身精神所鼓舞的人,永遠不會做出什么偉大的事情來。——車爾尼雪夫斯基
【第45句】:奉獻乃生活的真正意義。——阿德勒
【第46句】:愛情存在于奉獻的欲望之中,并把情人的快樂視作自己的快樂。——斯韋登伯格
【第47句】:愛是自然流溢出來的奉獻。——今道友信
【第48句】:把別人的幸福當做自己的幸福,把鮮花奉獻給他人,把棘刺留給自己!——巴爾德斯
【第49句】:貝殼雖然死了,卻把它的美麗留給了整個世界。——張笑天
【第50句】:創業信念:執著追求,甘于奉獻。——柳傳志
【第51句】:當你服務他人的時候,人生不再是毫無意義的。——葛登納
【第52句】:當我們為了公眾的幸福而蔑視辛勞、危險和死亡時,當我們為了國家的利益獻出生命從而使生命變得崇高時,辛勞、危險,還有死亡本身,便都會顯得美好而動人。——休謨
【第53句】:對人來說,最大的歡樂,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人。——蘇霍姆林斯基
【第54句】:愛,首先意味著奉獻,意味著把自己心靈的力量獻給所愛的人,為所愛的人創造幸福。——蘇霍姆林斯基
有哪些解釋“愛”的含義的名句
恨到極處,愛到極點。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誰的名句
當然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啊,也是天才詩人王勃。如果連這都不知道,也難怪“百萬英雄”那么簡單的問題都答不對。不過趁著這個機會,我也好好講講這首詩。
這句詩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這是一首送別詩,原詩如下: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開頭一句“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就氣勢不凡,以“三秦”、“五津”這樣開闊的境地點明送別的地點和友人去向。盛唐人的送別,總是別開生面,沒有兒女作態,也沒有傷感消極,有的是新氣象和昂揚的格調。
像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像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是其他朝代的詩人,所沒有的格局。
而王勃的這首詩,更是意氣豪邁、新穎別致,不落巢窠。“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格局之高,在唐代五言中鮮有其匹。用開朗壯闊的胸懷將纏綿的兒女私情一筆撇開,惜別而不怨別,體現出一種超拔、曠達之氣。
一個國家的精神,最深刻的反應在它的文學上,“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不僅是一句好詩那么簡單,也是代表了整個盛唐青年的胸襟和氣度。
彼時的大唐國力蒸蒸日上,人們都有一種昂揚進取的精神,無論是邊疆的將士軍人,還是文壇的騷客才子,都有渴望建功立業、成就大事業的拳拳之心。
王之渙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昌齡的“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還是岑參的“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等等,都體現了這種精神。
這首詩還好在氣脈的一貫流注,全詩一氣呵成,如行云流水,這也是唐代律詩的高妙之處。后世的宋明清詩,都缺少這種藝術表現力。
對于王勃的這首詩,無論怎樣拔高都是不為過的,或者說,它當得起。這就是一首絕世詩歌,開啟了盛唐、中唐的詩境先河。
王勃就像一顆燦爛燃燒的流星,劃過盛唐的星空。雖然短暫,卻有耀眼的一生。他的年紀輕輕,卻位列“初唐四杰”,躋身于整個大唐帝國文壇的中央,十四歲即席寫就千古名篇《滕王閣序》。24歲的生命歷程,擁有許多活了七八十歲而無法取得的成就。
王勃,是一個值得永遠銘記的名字。
最后,奉送鄙人對這首詩的白話譯文:
三秦大地拱衛著長安城闕,風煙彌望是你遠去的五津。
與你分別時刻有重重心意,同為漂泊在外的宦臣游子。
四海之內存在你這個知己,無論天涯何處都像在鄰居。
在這分別的岔道路口,請別像矯情兒女一樣淚灑衣巾。
上聯:多難礪心智,下聯怎么對
久磨刀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