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師語錄全集
慧律法師語錄全集
【第1句】: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
【第2句】: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自己的修養不夠。
【第3句】: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煩惱,只因為你自己的內心,放不下。
【第4句】: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別人。
【第5句】: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是苦了你自己。
【第6句】:福報不夠的人,就會常常聽到是非;福報夠的人,從來就沒聽到過是非。
【第7句】:修行是點滴的工夫。
【第8句】: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觀念,不要使錯誤的觀念落入我們生死的坑道里面,那是很危險的。
【第9句】: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第10句】: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第11句】:當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恒的。當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第12句】: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第13句】:你可以擁有愛,但不要執著,因為分離是必然的。
【第14句】: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一定會后悔的地方。
【第15句】:你什么時候放下,什么時候就沒有煩惱。
【第16句】:學佛第一個觀念,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幢娚倪^錯,永遠污染你自己,根本不可能修行。
【第17句】: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
【第18句】:當你知道迷惑時,并不可憐, 當你不知道迷惑時,才是最可憐的。
【第19句】: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你應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第20句】:一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第21句】:當你煩惱的時候,你就要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假的,煩惱什么?
【第22句】:當你未學佛的時候,你看什么都不順。當你學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順。
【第23句】: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同的人,這樣子日子比較好過。你要是一直想改變他,那樣子你會很痛苦。要學學怎樣忍受他才是,要學學怎樣包容他才是。
【第24句】:承認自己的偉大,就是認同自己的愚癡。
【第25句】: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
【第26句】:醫生難醫命終之人,佛陀難渡無緣的眾生。
【第27句】:心中僅裝滿著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永遠聽不見別人的聲音。
【第28句】:當你勸告別人時,若不顧及別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語都沒有用的。
【第29句】: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
【第30句】:如果不是拿無言的誠懇和慈悲的香油,任何東西都無法將傷口的毒針拔掉。你為什么讓自己對別人的惡念、忘恩、嫉妒、狡猾而感到氣憤呢?爭吵、輕蔑、處罰都不能解決問題,最簡單的方法是抹去這一切,反而善待他們,「善行」是讓我們息怒的方法。
【第31句】: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第32句】:多用心去傾聽別人怎么說,不要急著表達你自己的看法。
【第33句】:同樣的瓶子,你為什么要裝毒藥呢?同樣的心理,你為什么要充滿著煩惱呢。
【第34句】: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樂于寂寞。
【第35句】: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并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第36句】:自以為擁有財富的人,其實是被財富所擁有。
【第37句】: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茍且,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第38句】:用傷害別人的手段來掩飾自己缺點的人,是可恥的。
【第39句】:世間的人要對法律負責任。修行的人要對因果負責任。
【第40句】:默默地關懷和祝福別人,那是一種無形的布施。
【第41句】:多講點笑話,以幽默的態度處事,這樣子日子會好過一點。
【第42句】:有德自然香。
【第43句】:與其你去排斥已成的事實,你不如去接受它,這個叫做認命。
【第44句】:佛菩薩只保佑那些肯幫助自己的人。
【第45句】:逆境是成長必經的過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會日漸茁壯。
【第46句】:你要感謝指出你缺點的人。
【第47句】:如果你能像看別人缺點一樣準確地發現自己的缺點,那么你的生命將會不平凡。
【第48句】:時間總會過去的,讓時間流走你的煩惱吧!
【第49句】:人不是壞的,只是習氣罷了,每個人都有習氣,只是深淺不同罷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諒的就原諒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壞人。
【第50句】:說一句謊話,要編造十句謊話來彌補,何苦呢?
【第51句】:世界上沒有一個永遠不被毀謗的人,也沒有一個永遠被贊嘆的人。當你話多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當你話少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當你沈默的時候,別人還是要批評你。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不被批評的。
【第52句】:被人誹謗的時候,可以這樣想:至尊的佛陀,當年也飽受誹謗呢,你算老幾?
【第53句】:你目前所擁有的都將隨著你的死亡而成為他人的,那為何不現在就布施給真正需要的人呢?
【第54句】:白白的過一天,無所事事,就像犯了盜竊罪一樣。
【第55句】:廣結眾緣,就是不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
【第56句】:仇恨永遠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這是永恒的至理。
【第57句】:你認命比抱怨要好,對于不可改變的事實,你除了認命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第58句】:不要因為眾生的愚癡,而帶來自己的煩惱。不要因為眾生的無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第59句】:別以為任性或吵鬧,可以隱藏或克服你的缺點。
【第60句】:愚癡的人,一直想要別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卻努力地了解自己。
【第61句】: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第62句】:唯有面對現實,你才能超越現實。
【第63句】: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第64句】:不要因為小小的爭執,遠離了你至親的好友,也不要因為小小的怨恨,忘記了別人的大恩。
【第65句】:學佛不是對死亡的一種寄托,而是當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第66句】:說話不要有攻擊性,不要有殺傷力,不夸已能,不揚人惡,自然能化敵為友。
【第67句】:一個常常看別人缺點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夠好,因為他沒有時間檢討他自己。
【第68句】:所有的眾生,自以為是的人最難渡。
【第69句】:一匹驢,吃再好的草,也不會成為一匹俊馬。用執著和分別心去修行,再大的精進,也不會成佛。
【第70句】:雖然你討厭一個人,但卻又能發覺他的優點好處,像這樣子有修養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第71句】:天地間之事,有甚多為你觀察乃至夢想所不及者。
【第72句】: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有七分證據,不能說八分話。
【第73句】:千金難買赤忱心。
【第74句】:我們的疲倦常常不是來自工作,而是來自憂慮、挫折與憤懣。
【第75句】:不要立志成功,應該要立志做一個有價值的人。
【第76句】:一個人若種植信心,他會收獲品德;一個人若種下驕傲的種籽,他必收獲眾判親離的果子。
【第77句】:事情本身并不是非對即錯,非黑即白,是我們的思維令它如此。
【第78句】:一件善行永不會枉費。種下善因,將得善果。
【第79句】:一件善事,正像一枝蠟燭,在這罪惡黑暗的世界上大放光輝。
【第80句】:每一件善行,都是引人至天堂的一級臺階。
【第81句】:果實的職務很尊貴,花朵的職務很甜美;可是讓我堅守葉子的職務,謙遜地奉獻濃蔭吧!
【第82句】:沒有一株樹結果子是給自己用的。
【第83句】:錢總是在那里,只是口袋不同而已。
【第84句】:破天下之至巧以拙,馭天下之至紛以靜。
【第85句】:實可御虛,拙可制巧。
【第86句】:為圣賢的妙法,只在一些仁心;為豪杰的妙法,只在一腔義氣。
【第87句】: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須控制現在。
【第88句】:惡口永遠不要出自于我們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壞,有多惡。你罵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識。
【第89句】:永遠不要低估善行的力量。
【第90句】:只有不設想報酬,以愉悅的態度全力以赴,才能獲得生命中最豐富、最偉大的回報。
【第91句】:我們無須逃避現代生活中的功利,但必須懂得開啟自己的心性。我們也無須遠離塵囂,刻意追求寧靜,但必須懂得調整自己,陶冶性情。
【第92句】:一個人要幫助弱者,應當自己成為強者,而不是和他們一樣變成弱者。
【第93句】:精明和智慧是非常不同的兩件事。精明的人是精細考慮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細考慮他人利益的人。
【第94句】:好的舉止是由許多小的犧牲構成的。
【第95句】:和平比一塊土地珍貴多了。
【第96句】:開路先鋒引人矚目,但是他們往往是最孤獨和寂寞的。
【第97句】:以耐心了天下之多事,以無心了天下之紛爭。
【第98句】:第一次作善事,要靠努力來完成,而一再重復你的努力,「善行」就會變成一種好的習慣。
【第99句】:圣人的心,可以靈活變通,并能適當運用自己的心,來善待別人。
100.對有德者以德待之,對罪惡深重者,則視他們為不久即能改過自新的人。
10【第1句】:無論你處理任何事情,若心存尊重他人的想法,是一件非常有幫助的事情。
10【第2句】:吵鬧處,須冷靜。冷落處,須熱情。
10【第3句】:我們無法祈求痛苦停止,但是必須祈求我們的心能夠征服痛苦。
10【第4句】:真正的名譽,在虛榮之外。
10【第5句】:身在萬物中,心在萬物上。
10【第6句】:我將努力采取行動,因為我確信我所做的事將使情況改觀。
10【第7句】: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10【第8句】:走路而摔跤,總比站著不動強些。
10【第9句】:磨損耗盡總好過于荒廢棄置。
1【第10句】:找到自己的工作,乃是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
1【第11句】:只有意愿,沒有行動,是無法前往天堂的。
1【第12句】:每棵大樹,都曾只是一粒種子。
1【第13句】:光說不練就是「口頭禪」,學以致用才是「行動禪」。
1【第14句】:種植荊棘的人,不可能收獲玫瑰。
1【第15句】:吠犬之用,勝于睡獅。
1【第16句】:不要計算你過的日子,要使這些日子算數。
1【第17句】:如果你尚未出發,便不要期待你的船到岸。
1【第18句】:怠惰是誘惑的溫床,疾病的搖籃,時間的揮霍者,福報的蠶食者。
1【第19句】:睡眠,是墳墓的外廳。
1【第20句】:觸目所及,與萬物為敵,是謂之凡夫。
1【第21句】:沒有自助精神的人,決不會受到上蒼的保佑。
1【第22句】:盡情行動,把空口白話留給別人說。
1【第23句】:世界之所以能夠不斷地向前發展,全賴人們不安于現狀;心滿意足之人總是把自己關在舊框框之中。
1【第24句】:創意總在認真工作時自然涌現。
1【第25句】:當你閉上嘴巴,蒼蠅就永遠飛不進來;當你不開口的時候,惡業就不能對你造成威脅。
1【第26句】:健康的身體是靈魂的臥室,患病的身體則是靈魂的監獄。
1【第27句】:勞心可以使身體得到休息,勞力可以使精神得到休息。
1【第28句】:先向別人伸出友善的手。讓對方做那個對的人。這并不表示你就錯了。
1【第29句】:你越不需要向別人證明你自己,你的內心就會越安寧。
1【第30句】:令我們煩心的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我們躲得了一頭大象,可是卻躲不了一只蒼蠅。
1【第31句】:放下一切執著,是修行人一生一世的功課。
1【第32句】:心靈像花園,如果不澆灌、不培植,就塞滿垃圾和雜草。
1【第33句】:一味的忙是不夠的,問題是我們在忙些什么。
1【第34句】:傾聽每一個人的意見,可是只對少數人發表你自己的意見;接納每一個人的批評,可是保留自己的判斷。
1【第35句】:不要奢望自己能夠討好每個人。
1【第36句】:老年人的外表掌握在自然的手里;老年人的心卻掌握在自己手里。
1【第37句】:[粗茶淡飯]與「錦衣玉食」最大的差別,只在當事人的「心態」而已。
1【第38句】:如果你還能努力時,及時去做;如果你無能為力時,放下憂慮吧!
1【第39句】:青春永駐的秘訣是什么呢?常存赤子之心。
1【第40句】:你無法選擇如何死去,何時離世,你只能決定此刻怎么去活。
1【第41句】:自卑和自傲兩者都同出于自我中心,在潛意識里都有害怕受傷的自卑感。
1【第42句】:孝養父母不只是供給他們吃住,更重要的是維護他們精神生活的健康。
1【第43句】:要得富貴福澤,天主張,由不得我。要做賢人君子,我主張,由不得天。
1【第44句】:一個技術高明的木匠,毋須因未受到外行的贊美而傷心。
1【第45句】:放大心胸看事,立定腳跟做人。
1【第46句】:常以為別人在注意你,或希望別人注意你的人,會生活得比較煩惱。
1【第47句】:整天就是我執:我對,別人都不對。那樣永遠無法見到真理,要見到真理,要大無我的精神。
1【第48句】:我們不能離開生滅法,另找一個不生不滅法,我們如果悟到空性,當下放下,我們就是不生不滅,就是佛。
1【第49句】:如果你過份汲取一頭母牛的奶,你所汲到的會是血,而不是奶。
1【第50句】:在老鼠眼里,貓就是獅子。
1【第51句】:不讓古人,是謂有志;不讓今人,是謂無量。
1【第52句】:真正的偉人,本身都很自謙,并不重視自己的殊榮。
1【第53句】:人生就像是一匹馬,你不駕馭?,便要被?駕馭。
1【第54句】:真正的勇士是不打架的。
1【第55句】:一臺機器或許可以完成五十個普通人的工作,但沒有任何一種機器可以完成一個超凡人物的工作。
1【第56句】:自我克制是勇氣的另一種形式。
1【第57句】:我們的肉體可以被打敗,但意志永遠不屈服。
1【第58句】:寧被嫉妒,不被憐憫。
1【第59句】:有非常之膽識,始可從事非常之事業。
1【第60句】:真正偉大的人,是由行動中使他人見識其不凡之處。
1【第61句】:與他人共享成功的光榮,但要獨自承擔失敗的責難。
1【第62句】:一位偉人的偉大之處,在于他如何對待卑下的小人。
1【第63句】:偉大的人,其最大的特征是遭遇不幸或者處于逆境時,仍然能夠忍耐到底。
1【第64句】:僅是向傳統挑戰,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勇者;真正的勇者,要能提出比傳統更好的方法。
1【第65句】:時勢不能造英雄,英雄可以造時勢。
1【第66句】:我們眾生為什么跟佛會有隔閡?就是我慢。簡單講就是自己認為很行,所以不管善知識、佛陀現前都聽不入耳。
1【第67句】:不顧自己的身家名譽,而去維護真理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1【第68句】:為自己時代竭盡全力的人,會永垂不朽。
1【第69句】:我們眾生為什么跟佛會有隔閡?就是我慢。簡單講就是自己認為很行,所以不管善知識、佛陀現前都聽不入耳。
1【第70句】:有勇氣與力量,就可算是男子漢大丈夫了,但真正的勇者,則必須克服憤怒,并寬恕別人。
1【第71句】:好運永遠不會眷顧沒有勇氣的人。
1【第72句】:沒有僥幸這回事,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是事有必然的。
1【第73句】:我們愈有童心、愛心及感恩之心,則我們扭轉命運的能力也愈強。
1【第73句】: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靈魂,都是善與惡的交戰地。
1【第74句】:眼光短淺,行事只顧眼前的人,是力量最薄弱的人。
1【第75句】:隨時充實自己,你永遠不知道機會何時降臨。
1【第76句】:我相信幸運,而且我發現:工作愈認真,運氣就愈好。
1【第77句】:幸運有時會在逆境中出現。
1【第78句】:人生便像一出自導自演的戲,主角就是自己,而「公演」的機會僅此一次。
1【第79句】:永遠別說這個世界沒有給你機會。
1【第80句】:每個困難都是一個機會。
1【第81句】:我們無法預知機會何時降臨,但卻能事先培養實力。
1【第82句】:有實力一定有機會。
1【第83句】: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
1【第84句】:常常原諒自己的人,往往得不到上蒼的原諒。
1【第85句】:人很奇怪,不了解自己,卻又每天想去干涉別人,弄得痛苦不堪。
1【第86句】: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會難過。
1【第87句】:大家都知道,生氣是一種無知,又無濟于事,可是又奈何不了它。正因為少「悟」,放不下得失之故。
1【第88句】:金錢可包裝你的外表,佛法能啟悟你的內在。
1【第89句】: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內在安詳」,才是下手之處。
1【第90句】:誹謗他人就像含血噴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1【第91句】:輕信道聽途說,就像一只傻狗,別人隨便扔了一塊石頭就急忙跑去撿。
1【第92句】:人心不好,環保、治安,自然不好。
1【第93句】:遇到困難時不害怕,心中無事,是名真修。
1【第94句】:恨別人,痛苦的卻是自己。
1【第95句】:律己要嚴,待人要寬。
1【第96句】: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忘記別人的缺點吧!
1【第97句】:能忍之人,事事稱心;善嗔之人,時時地獄。
1【第98句】:與其說你賺錢,不如說你被錢所賺,因為錢賺走了你的青春、時間、體力,和生命。
1【第99句】:外道,就是永遠斷不掉我執,故永遠舍不掉對錯誤知見的堅固執著。
200.有志氣的人發一次愿,終身堅持。沒志氣的人天天發愿,浮而不實。
20【第1句】:稻穗成熟,頭自然低下。
20【第2句】:如果不把自己內心的我執三毒倒掉,善知識現前,對你是沒有用的。
20【第3句】:得到你不應該得到的東西,會是一種災難。
20【第4句】:徹底的認識你自己,你就會認識佛。
20【第5句】:真正的布施,是把煩惱、憂慮、分別、執著,通通放下。
20【第6句】:若無「是非」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20【第7句】:透視一切變化的結果都是「空」,就不會掛礙任何事物。
20【第8句】:佛性是每個人的心,所以自己就是主宰。
20【第9句】:各有因緣莫羨人。
2【第10句】:肯低頭的人,永遠不會撞到矮門。
2【第11句】:生命是妄想的產物。
2【第12句】:不要迷信權威,權威有時也會錯誤。
2【第13句】:煩惱比歲月更易催人顏老。
2【第14句】:常常使別人過快樂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樂。
2【第15句】:向人低頭,不曾矮小過。
2【第16句】:大徹大悟的人象什么呢?就象虛空,你拿石頭丟上虛空,它都不會抵抗你,你也傷害不了它。
2【第17句】:遇順境處之淡然,遇逆境處之泰然。
2【第18句】:風平浪靜,訓練不出良好的水手。
2【第19句】:面對現實,逆境也會變為順境,總有機會轉機。逃避現實,雖暫時偷安,但沒有翻身余地。
2【第20句】:甩掉你的假面具,你就能享受到自然的喜悅。
2【第21句】:凡夫轉境不轉心,圣人轉心不轉境。
2【第22句】:過去,已成過去,它只是記憶的殘影。
2【第23句】:智者知幻即離,愚者執幻為真。
2【第24句】: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2【第25句】: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在追求快樂,但卻沒有人真正了解什么是快樂。
2【第26句】:知因果即知進退,知佛法即得「開心果」。
2【第27句】:菩薩以正覺為習慣,眾生卻以煩惱為習慣。
2【第28句】:家里的垃圾知道倒,內心的垃圾(貪、嗔、癡)不知「倒」。
2【第29句】:學佛的孩子不變壞,學佛的老人不癡呆,學佛的少年永不敗。
2【第30句】:智者善植因果。
2【第31句】:真正的看破是提起,積極地為大眾服務。
2【第32句】:誠懇可以感動人,謙虛可以說服人。
2【第33句】:臨事須替別人想,論人先將自己想。
2【第34句】:失去了鴨子,你會急忙找回來,失去了良心,卻不見有人著急。
2【第35句】:心志要苦,意趣要樂,氣度要宏,言動要謹。
2【第36句】:贊嘆別人,要在大庭廣眾;責備人,必須在私下。
2【第37句】:有智慧的人,從周圍取樂,沒有智慧的人,希望別人給予快樂。
2【第38句】:貪心,你的嘴臉,就是貧窮相。
2【第39句】:有生必有死,人應懼生,不應懼死。無生即無死,究竟解脫。
2【第40句】: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大雄」,故名「大雄寶殿」。即佛也。
2【第41句】:一個人如果不被惡習所染,幸福近矣!
2【第42句】:人必須在自我中覺醒,才能破除我執。
2【第43句】:學佛就是要你認識自己,找到永恒的生命。
2【第44句】:得失心不放下,想要不痛苦,都不可能。
2【第45句】:世界上有一種生意是永遠虧本,那就是發脾氣。
2【第46句】:有了智慧,自然能了解真理,能了解真理,生活自然快樂。
2【第47句】:真正的神通,是把煩惱弄通。
2【第48句】:是非的原則是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為他人想一想。
2【第49句】:我們不必去改變眾生的觀念,我們只要調整我們自己就行了。
2【第50句】:佛是教育家,不是政治家。他慈悲的教導眾生,從不控制眾生。
2【第51句】: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
2【第52句】:愚人求境不求心,智者求心不求境。
2【第53句】:為人正直,則與道相應。
2【第54句】:德修謗來。
2【第55句】:緣由愿來,愿力強,善緣自然具足。
2【第56句】:責人,先責己于人,是名君子。
2【第57句】:能覺他人之詐,不形于言,受人之辱,無動于色,道成近矣!
2【第58句】:境來不拒,境去不留,一切隨緣,能得自在,放下即得解脫。
2【第59句】:當我們不了解一件事情的真相,我們最好采取尊重的態度,否則會更顯我們的無知。
2【第60句】:面對誹謗的觀照:眾生造種種的惡業,來成就我的菩提之道,我不應該恨他,應該感恩他。
2【第61句】: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點,把自己的理性升華到最高點,就是圣人。
2【第62句】:對自己的享受消極,對大眾的福利積極,就是行菩薩道。
2【第63句】: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
2【第64句】:再大的功德,抵不過一念驕心;再大的罪過,抵不過一個悔字。
2【第65句】:人忙心不盲即有定力。
2【第66句】:山不轉路轉,境不轉心轉。
2【第67句】:世間一切,為我所用,非我所有。
2【第68句】:覺悟真理的人,即擁有真正的生命。
2【第69句】:體會到生命無常的人,便不會再放蕩和貪逸,所以說對于生命無常的覺醒是智慧的開端。
2【第70句】:施比受更有福。
2【第71句】:徹悟本性的人,縱然全世界的人都不了解他,他依然不覺得寂寞。
2【第72句】:起煩惱時,要回光返照―退步原來是向前。
2【第73句】:所謂的「放下」即是把什么事都化為沒有的力量。
2【第74句】:凡事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為別人著想,便是慈悲。
2【第75句】:適當的欲望,是人類所必須的,但超過了范圍,痛苦、罪惡,便如影隨形。
2【第76句】:人的價值,在于奉獻與犧牲。
2【第77句】:當你心中有美時,從你眼中看到的世界將會不同。
2【第78句】: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往往在于――人太喜歡用言語造門,用心打鎖。
2【第79句】:多數人在緣生緣滅中,搞不清楚自己的去來。
2【第80句】:凡事要隨緣,不要攀緣。
2【第81句】:學佛不是對死亡的一種寄托,而是當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2【第82句】:錯誤必生煩惱,罪惡終歸毀滅。
2【第83句】:佛法是什么?佛法既現實又超越,既超越又現實。
2【第84句】:給人希望,不要給人絕望。
2【第85句】:能容納異己的存在,才能成就自己的偉大。
2【第86句】:逃離困境就是遠離菩提。逃避現實的困境,就是逃避菩提、遠離菩提。
2【第87句】:無法去除內心的煩惱,縱然遍游世界,也得不到快樂。
2【第88句】:法律是事后追訴,但傷害已成事實,因果是事先防范,能杜漸防微。
2【第89句】: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
2【第90句】:勇于接受別人的批評,正好可以調整自己的缺點。
2【第91句】:但盡凡情,別無圣解。放下便是解脫。脫離我執及一切妄想分別堅固執著,便是涅盤。
2【第92句】:人之所以平凡,在于無法超越自己。
2【第93句】:忍辱多福。
2【第94句】:名字有什么相干?我們叫做玫瑰的,叫任何別的名字,仍然一樣芬芳。
2【第95句】:五度如盲,般若如眼。若不能契入空性慧,則持戒忍辱布施禪定精進…種種善業,皆是無明。
2【第96句】:古今庸人,敗于「惰」字。古今才人,敗于「傲」字。
2【第97句】:智者改過遷善,愚者恥過逐非。
2【第98句】:人命呼吸間,宜當力除偷安、懶惰。
2【第99句】:真正的苦行是修平等心。
300.不能放下自己的錯誤執著觀念,你就永遠拿不到佛法的真實智慧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