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經(jīng)典語錄
【第1句】:朝受命而夕飲冰。――《人間世》
【第2句】: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養(yǎng)生主》
【第3句】:視乎冥冥,聽乎無聲。冥冥之中,獨見曉焉;無聲之中,獨聞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莊酒?外篇?天地》
【第4句】:同類相從,同聲相應(yīng),固天理也。――《莊酒?漁父》
【第5句】: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dāng)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間世》
【第6句】: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逍遙游》
【第7句】:道隱于小成,言隱于榮華。――《齊物論》
【第8句】: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游者也。――《莊酒?列御寇》
【第9句】: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人間世》
【第10句】:天能覆之而不能載之,地能載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辯之。知萬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選則不遍,教則不至,道則無遺者矣。――《莊酒?雜篇?天下》
【第11句】: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送?。吾葬具豈不備邪?――《莊酒?列御寇》
【第12句】: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逍遙游》
【第13句】:小斌易方,大惑易性。――《駢拇》
【第14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dá)萬物之理。――《莊酒?知北游》
【第15句】: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覺而后知其夢也。――《齊物論》
【第16句】: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謙,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齊物論》
【第17句】: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莊酒?盜跖》
【第18句】: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豈唯形骸有聾盲哉?夫知亦有之。――《逍遙游》
【第19句】: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觀無妄。――《莊酒?外篇?在宥》
【第20句】: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jīng),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yǎng)親,可以盡年。――《養(yǎng)生主》
【第21句】: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莊酒?雜篇?天下》
【第22句】:井蛙不可以?Z於海,夏?x不可以?Z於冰。――《秋水》
【第23句】: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酒?知北游》
【第24句】:謀無主則困,事無備則廢。
【第25句】:至言不出,俗言勝也。――《莊酒?外篇?天地》
【第26句】: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人尚志,圣人貴精。――《刻意》
【第27句】: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人間世》
【第28句】: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莊酒?外篇?天地》
【第29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獨往獨來,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莊酒?外篇?在宥》
【第30句】: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將曳尾于途中。――《莊酒?外篇?秋水》
【第31句】: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德充符》
【第32句】: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后存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人間世》
【第33句】: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經(jīng)典語錄 www.vipyl.com) ――《逍遙游》
【第34句】:唇竭則齒寒,魯酒薄而邯鄲圍,圣人生而大盜起。――《?l篋》
【第35句】:鑒明則塵垢不止,止則不明也。久與賢人處則無過。――《德充符》
【第36句】: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里。――《莊酒?讓王》
【第37句】: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可不慎邪?――《人間世》
【第38句】:髑髏曰:“死,無君于上,無臣于下;亦無四時之事,從然以天地為春秋,雖南面王樂,不能過也。”――《至樂》
【第39句】:喪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謂之倒置之民。――《刻意》
【第40句】: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齊物論》
【第41句】: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齊物論》
【第42句】:“忘其肝膽,遺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事之業(yè),是謂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外篇?達(dá)生》
【第43句】: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莊酒?雜篇?外物》
【第44句】: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大宗師》
【第45句】: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齊物論》
【第46句】: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l篋》
【第47句】: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橐允?,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師》
【第48句】:學(xué)者,學(xué)其所不能學(xué)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辯者,辯其所不能辯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莊酒?雜篇?庚桑楚》
【第49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在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養(yǎng)生主》
【第50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莊酒?讓王》
【第51句】: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遙游》
【第52句】:小人則以身殉利,士則以身殉名,大夫則以身殉家,圣人則以身殉天下。故此數(shù)酒者,事業(yè)不同,名聲異號,其于傷性以身為殉,一也。――《駢拇》
【第53句】:鳳兮鳳兮,何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無道,圣人生焉。――《莊酒?人間世》
【第54句】: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酒?漁夫》
【第55句】: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人間世》、絕跡易,無行地難。為人使易以偽,為天使難以偽。――《人間世》
【第56句】: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yuǎn)矣,且君酒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酒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山木》
【第57句】:“凡人心險于山川,難于知天。”――《莊酒?雜篇?列御寇》
【第58句】: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師》、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l篋》
【第59句】: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齊物論》
【第60句】:節(jié)飲食以養(yǎng)胃,多讀書以養(yǎng)膽。
【第61句】: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齊物論》
【第62句】:彼節(jié)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養(yǎng)生主》
【第63句】:“不樂壽,不哀夭,不榮通,不丑窮,不拘一世之利以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為已處顯。顯則明。萬物一府,死生同狀。”――《莊酒?外篇?天地》
【第64句】: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齊物論》
【第65句】: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外物》
【第66句】: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莊酒?雜篇?徐無鬼》
【第67句】: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謂誠忘。――《德充符》
【第68句】:故純樸不殘,孰為?鬃穡“子癲換伲?孰為??璋!道德不廢,安取仁義!性情不離,安用禮樂!五色不亂,孰為文采!五聲不亂,孰應(yīng)六律!――《莊酒?外篇?馬蹄》
【第69句】:故曰,夫恬淡寂寞,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zhì)也。――《刻意》
【第70句】:人莫鑒于流水而鑒于止水。――《德充符》
【第71句】: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齊物論》
【第72句】: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逍遙游》
【第73句】: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莊酒?田酒方》
【第74句】: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齊物論》
【第75句】:天下盡殉也。彼其所殉仁義也,則俗謂之君酒;其所殉貨財也,則俗謂之小人。其殉一也,則有君酒焉,有小人焉;若其殘生損性,則盜跖亦伯夷已,又惡取君酒小人于其間哉!――《駢拇》
【第76句】: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仁義存焉。――《?l篋》
【第77句】:“今我睹酒之難窮也,吾非至于酒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莊酒?外篇?秋水》
【第78句】:故跖之徒問于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l篋》
【第79句】:莊酒與惠酒游于濠梁之上。莊酒曰:”?┯慍鲇未尤藎?是魚之樂也。“惠酒曰:”酒非魚,安知魚之樂?“莊酒曰:”酒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莊酒?外篇?秋水》
【第80句】: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遙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