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的人生格言合集80句
畢加索經典名言
【第1句】:對我來說,藝術既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
【第2句】:我們以忘我的精神去工作時,有時我們所作的事會自動地傾向我們。不必過分煩惱各種事情,因為它會必然或偶然地來到你身邊,我想死亡其實也是一樣的。
【第3句】:優秀的藝術家模仿,偉大的藝術家則是剽竊。
【第4句】:呵!高尚的風度!多可怕的東西!風度乃是創造力的敵人。
【第5句】:藝術是個謊言,但卻是一個真理的謊言。
【第6句】:我的生活常常是戲劇性的,但決不是悲劇的。
【第7句】:我從不尋找,我只是發現。
【第8句】:人們以為我畫的斗牛是從生活中來,其實那之前我還沒錢買票看斗牛。
【第9句】:風格對畫家而言是最危險的敵人,畫家死了之后,繪畫才有風格。
【第10句】:我的作品和莎士比亞的作品一樣,里面常常有些諷刺和相對粗俗的`東西。這樣做,我的作品就能深入所有的人。
【第11句】:沒必要非要畫一位帶槍的男人,一只蘋果也同樣可以預示革命。
【第12句】:繪畫中的技巧成分越少,其中的繪畫成分就越多。
【第13句】:畫畫的技巧成分越少,藝術成分就越高。
【第14句】:在繪畫中,尋找是無聊的,發現才是根本。
【第15句】:重要的事是創造,不是別的,創造是一切。
【第16句】:每次見到小孩子在街上、在瀝青路面或在墻上亂涂亂畫,我都會停住腳步……他們筆下的東西往往令人感到意外……總可以讓我學到一些東西……
【第17句】:每一次創造都是始于破壞。
【第18句】:這個世界談藝術,第—是你們中國人有藝術;其次為日本,日本的藝術又源自你們中國;第三是非洲黑人有藝術。除此之外,白種人根本無藝術,不懂藝術,這么多年來,我常常感到莫名其妙。為什么有這么多中國人乃至東方人來巴黎學藝術!這話,以我看來,似有恭維客氣的意味,但從另一方面,也可見畢加索對東方藝術評價極高,也反映了他身為世界藝術大師,仍虛懷好學。
【第19句】:畫畫就是一種寫日記的方式。()
【第20句】:線條與色彩就是我的武器。我正試圖用我的方式去表現出我認為是最正確、最美好,自然也就是像所有偉大藝術家所熟悉的最美的一切。
【第21句】:繪畫比我厲害,它使我惟命是從。
【第22句】:藝術是揭示真理的謊言。
【第23句】:藝術并不是真理、藝術是謊言,然而這種謊言能教育我們去認識真理。
【第24句】: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問題在于你長大成之后是否能夠繼續保持藝術家的靈性。
【第25句】:畫家的眼睛,可以看到高于現實的東西,他的作品就是喚起人們的想象。
【第26句】:我的藝術一點也不是抽象的,況且抽象藝術并不存在,而且也不可能存在,藝術總是現實的表現。
【第27句】:塞尚并沒有真正去畫蘋果,他畫的是這些圓形上的空間的重量。
【第28句】:我的生命就是工作,而且是不停的工作。
畢加索著名語錄
畢加索著名語錄1
【第1句】: 畫家的眼睛可以看到現實的東西,他的作品就是喚起人們的想象。
【第2句】: 沒必要非要畫一位帶槍的男人,一只蘋果也同樣可以預示革命。
【第3句】: 線條與色彩就是我的武器,我正試圖用我的方法去表現我認為是最正確、最美好、自然,也就是象所有偉大藝術家所熟悉的最美好的一切。
【第4句】: 要說怎么做才能獲得的一些自由,那就只能釋放自己內心的一些東西了。即使這樣也不能持久。
【第5句】: 在參觀完了兒童畫展后,畢加索說“我在他們這個年紀就能畫得象拉斐爾一樣好,但我卻花了終生的時間去學習如何畫得象這些孩子一樣。”
【第6句】: 我的藝術一點也不是抽象的,況且抽象藝術并不存在,而且也不可能存在,藝術總是現實的表現。
【第7句】: 我的生命就是工作,而且是不停的工作。
【第8句】: 假如我生長在中國,我將不可能是一個畫家,而將成為一個書法家。
【第9句】: 我的生活常常是戲劇性的,但決不是悲劇的。
【第10句】: 當我們以忘我的精神去工作時,有時我們所作的事會自動地傾向我們。不必過分煩惱各種事情,因為它會必然或偶然地來到你身邊,我想死亡其實也是一樣的
【第11句】: 呵!高尚的風度!多可怕的東西!風度乃是創造力的敵人。
【第12句】: 我的作品和莎士比亞的作品一樣,里面常常有些諷刺和相對粗俗的東西。這樣做,我的作品就能深入所有的人。
【第13句】: 一旦藝術得到認可,它就一文不值,任何值得一做的事情,都不會得到承認。
【第14句】: 小時候媽媽說,“如果你當兵,你將成為將軍;如果你當神職,你將成為教皇。”我想成為畫家,于是我成為了畢加索!
【第15句】: 把圓畫方。我不知道是否能把圓畫方,但我盡量把圓畫得圓,如果有人覺得圓或者有人覺得方,那是他們眼里我畫的圓。我畫的就是圓。
【第16句】: 模仿別人是必要的,但老重復自己,炒冷飯,就可悲了。
【第17句】: 線條與色彩就是我的武器。我正試圖用我的方式去表現出我認為是最正確、最美好,自然也就是像所有偉大藝術家所熟悉的最美的一切。
【第18句】: 畫家的眼睛,可以看到高于現實的東西,他的作品就是喚起人們的想象。
【第19句】: 一個人不可能同時是‘今我’和‘故我’”。
【第20句】: Art is a lie that tells the truth (美術是揭示真理的謊言)。 這句話很好地點出了他一生為之奮斗,追求的風格。
【第21句】: 繪畫中的技巧成分越少,其中的繪畫成分就越多。
【第22句】: 我的藝術一點也不是抽象的,抽象的藝術并不存在。而且也不可能存在,藝術總是現實的表現。
【第23句】: 風格對畫家而言是最危險的`敵人,畫家死了之后,繪畫才有風格。
【第24句】: 好的藝術家模仿皮毛,偉大的藝術家竊取靈魂。
【第25句】: 我一直在做我不能做的事,這樣我才能學會如何去做。
【第26句】: 有人問畢加索:"你的畫怎么看不懂?"畢加索說:"聽過鳥叫嗎?""聽過。""好聽嗎?""好聽。""你聽得懂嗎?"
【第27句】: 我所堅持的類似,是一種比較有深度的,比現實更真實,甚至達到超現實的類似。
【第28句】: 重要的事是創造,不是別的,創造是一切。
【第29句】: 藝術是個謊言,但卻是一個真理的謊言。
【第30句】: 我窮盡一生精力,想象孩子一樣作畫。別讓僵化的思想和浮世的忙碌埋葬我們的學習動力。共勉。
【第31句】: 人如不是一位瘋子, 就是我們當中最出色的。
【第32句】: 畢加索對弗朗索瓦絲說:“根本就沒有什么愛情,只有愛情的證據。”
【第33句】: 繪畫比我厲害,它使我惟命是從。
【第34句】: 我喜歡過的像個窮人,但手里確有大把大把的錢。
【第35句】: 塞尚并沒有真正去畫蘋果,他畫的是這些圓形上的空間的重量。
【第36句】: 藝術是時代的索引,任何一個時代的特殊感情都會誘導出與這些意境一致的藝術形式。
【第37句】: 我從不尋找,我只是發現。
【第38句】: 畫畫就是一種寫日記的方式。
【第39句】: 畢加索對赫蓮娜·帕梅林說:“別談什么藝術了。我們就是被藝術給害了。大家都不再畫畫了:他們追求藝術。人民需要藝術。于是藝術就大行其道。可是畫中的藝術成分越少,這畫本身的成就就越高。”
【第40句】: 每當看到小孩子在街上、在瀝青路面或在墻上亂涂亂畫,我都會停住腳步……他們筆下的東西往往令人感到意外……總可以讓我學到一些東西
【第41句】: 藝術并不是真理、藝術是謊言,然而這種謊言能教育我們去認識真理。
【第42句】: 每一次創造都是始于破壞。
【第43句】: 人們以為我畫的斗牛是從生活中來,其實那之前我還沒錢買票看斗牛。
【第44句】: 對我來說,藝術既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
【第45句】: 有些事物借助鏡頭可以如此真切地反映出來,為什么藝術家非得插上一手呢?攝影藝術來得正是時候,把繪畫從文字中解放出來,包括故事甚至也包括主題。無論如何,有些今后將屬于攝影范疇……畫家不應該用失而復得的自由去做些別的嗎!
【第46句】: 畢加索對澤爾沃說:“你不用拿這些給我看。在我們這個精神薄弱的時代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制造熱情。有多少人真正讀過荷馬史詩?可這妨礙不了滿世界的人都在談論荷馬。荷馬神話就是這樣制造出來的。熱情是我們和年輕一代最需要的東西。”
【第47句】: 在繪畫中,尋找是無聊的,發現才是根本。
【第48句】: 我們總是處于善惡是非的交織中,不管怎么樣,善惡是非本身之間是互相脫不了干系的。對這個人是好的,對別人來說未必就好。選擇一個人往往也就意味著犧牲另一個人。因此那人必須要有大夫或者殺手的勇氣,來接納別人帶來的罪惡......不管在何種處境下,人都不是天使......生活中的每樣事情都是有代價的。如創造力、新想法之類的每一件有價值的事物都會同時伴隨著陰影。
【第49句】: 真正的貴族包括那些在任何窘境下都能憑借自己的才智化險為夷,順利脫身的人。
【第50句】: 這個世界談藝術,第—是你們中國人有藝術;其次為日本,日本的藝術又源自你們中國;第三是非洲黑人有藝術。除此之外,白種人根本無藝術,不懂藝術,這么多年來,我常常感到莫名其妙。為什么有這么多中國人乃至東方人來巴黎學藝術!這話,以我看來,似有恭維客氣的意味,但從另一方面,也可見畢加索對東方藝術評價極高,也反映了他身為世界藝術大師,仍虛懷好學。
【第51句】: 創造來源于熱情,熱情來源于愛情。
【第52句】: 對一個大師最尊敬的方式就是踩在腳下。
【第53句】: 偉大的藝術家應該是擁有舒適的生活,財富和安全感。賺大錢活更久,想上多少女人都可以。但飲酒要適量。
【第54句】: 現實不只是事物本身,我總是在尋求事物的最高的現實,現實就在于你怎樣觀察事物。
【第55句】: 愛情這件事情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愛情的證據。
【第56句】: 創作時如同從高處往下跳,頭先著地或腳先著地,事先并無把握。
【第57句】:我是依我想來畫的,而不是依我所見來畫的。
【第58句】: 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問題在于你長大成之后是否能夠繼續保持藝術家的靈性
《畢加索》的評課稿
美術欣賞課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的中小學課程設置中,有著不可代替的教育作用和社會價值。如何使欣賞課在學生愉快而又有興趣的參與下,既增長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呢?王老師認為在美術欣賞教學的組織和實施中既要遵循教學教法的一般規律,又要切合藝術欣賞的特征來設計教學的程序和步驟。為此,可采取以下策略:
【第1句】:課前對收集的欣賞作品進行挑選、歸類,同時可以組織學生一起挑選自己感興趣 的內容、題材。
【第2句】:把所要欣賞的內容進行加工、處理,以貼近學生的生活。
【第3句】:可以選擇學生自己創作的優秀作品,作為補充材料。
《畢加索》在美術的四個學習領域中屬于“欣賞與評述”領域。學生不易理解《畢加索》,學生學習困難重重,同時畢加索作品深奧,對老師也是一種挑戰,王老師就選擇有探究性的主題供學生探討。如:認識畢加索?《畢加索》創作背景?怎樣理解《畢加索》中立體主義風格和象征性的表現手法?王老師們從畢加索的創造性思維中學到了什么?畢加索的作品給王老師們有什么啟示?讓學生知道干什么。在沒有信息技術為后盾的前提下。課堂比較難把握,王老師查閱了大量的有關于《畢加索》的'資料。
課堂上,大部分同學表現出對作品不感冒。對這個世界知名畫家表現得一無所知,對他的技法特點和作品形象特征表現出不解。王老師對他們適時引導,鼓勵他們多讀書。在解讀作品的過程中,學生表現出興趣,學生喜歡看老師的作品,但是作業時好多同學辦法不多。
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對《畢加索》這幅作品的創作背景、作品的創作方法及色彩構圖特點都有所了解,對作者畢加索及畢加索的其他作品有所了解。對立體主義一知半解。通過本課的學習,感到一個合格的老師不但畫要畫好,文化素養不能忽視,只有如此上課效果會好些。
畢加索:時間的光線
音樂家魯賓斯坦經常到好友畫家畢加索的畫室看他畫畫。一次,魯賓斯坦在好幾個月內看到畢加索不斷地在畫同樣的東西。背景是陽臺的鐵欄桿,近景是一張桌子、一瓶葡萄酒、一把吉他。
當畢加索畫了將近五十幅同樣的作品后,魯賓斯坦不耐煩地問:“每天都描繪同樣的靜物,難道你不厭倦嗎?”
畢加索反問道:“你不覺得自己在說廢話?難道你不知道,每一分鐘都是不同的我,每一個鐘頭都有新的光線,每天雖然看同一瓶酒,但我可以從中看到不同的個性,看到不同的酒瓶,不一樣的桌子,不同的世界里的不同的`生命!在我的眼睛里,這一切都是不同的。”從此以后,魯賓斯坦在重復彈一首歌時,皆可彈出不同的韻味。
哲理:如果你已經準備好,請拿出虛懷若谷的胸襟,學會換位思考,你會發現,世界原本可以如此美麗,生活原本可以如此豐富,精神原本可以如此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