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以及意思道理100條
簡短道理的經典格言
真理之所以為真理,只是因為它是和謬誤以及虛偽對立的。小編收集了道理的經典格言,歡迎閱讀。
任何一個可信的道理都是真理的一種形象。--布萊克
如果你想獨占真理,真理就要嘲笑你了。--羅曼·羅蘭
三人抬不過個“理”字。
有理不怕勢來壓。
愚蠢的人經常顯示厚顏的暴力。--愛獻生
越是接近真理,便愈加發現真理的迷人。--拉美特利
在我所講的'一切中,我只是探求真理,這并不是僅僅為了博得說出真理的榮譽,而是因為真理于人有益。--愛爾維修
真理的旅行,是不用入境證的。--約里奧·居里
理盡管苦澀,然而鮮明。--普托里尼
真理之所以為真理,只是因為它是和謬誤以及虛偽對立的。--車爾尼雪夫斯基
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于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的實踐。--毛澤東
天下惟理可服人。
天下之事,理勝力為常,力勝理為變。
田坎服水,道理服人。
我們只愿在真理的圣壇之前低頭,不愿在一切物質的權威之前拜倒。--郭沫若
無理不能服。
厚云才能降大雨,真理才能說服人。
棍子打人骨頭疼,理性拿人心尖疼。
對真理的追求比對真理的占有更為可貴。--萊辛
菜沒鹽無味,話沒理無力。
不用相當的獨立功夫,不論在哪個嚴重的問題上都不能找出真理;誰怕用功夫,誰就無法找到真理。--列寧
不要用皮鞭打他,要用真理說服他。--哈薩克族
寧輸拳頭不輸理。
人的天職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
人橫前道理,馬橫有韁繩。
想要憑權力和怒火確立其主張的人,卻發現他的理由非常虛弱。--蒙田
一個人只要肯深入到事物表面以下去探索,哪怕他自己也許看得不對,卻為旁人掃清了道路,甚至能使他的錯誤也終于為真理的事業服務。--博克
一切暴力都可以不經斗爭使對方屈服,卻不能使對方順從。--托爾斯泰
一時強弱在于力,千秋勝負在于理。
以理服人心服,以力服人身服。
暴力決不能摧毀正義。--英國
有斧砍樹,有理說服人。
簡短成語大道理故事
在漢學文化底蘊中,大多數成語都有其歷史典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出來的有關于簡短成語大道理故事,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退避三舍
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后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二)一鳴驚人
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莊王說:“聽說國中有一只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么回事?”莊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然后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三)臥薪嘗膽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并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喂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后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并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一個苦膽,后來終于滅掉吳國。
(四)老馬識途
春秋時期,齊桓公應燕國請求,帶兵打敗了山戎國的侵犯;山戎國國王密盧逃到孤竹國請求救兵,管仲跟隨齊桓公打敗了孤竹國的援兵。在回國途中,因假向導引入迷谷,使齊軍受困。管仲建議用一匹老馬帶路而化險為夷。
(五)負荊請罪
戰國時,趙國有兩位重臣廉頗與藺相如,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為了國家,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慚愧不已,便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家門請罪,從此兩人和好,成為同生共死的交情。
(六)紙上談兵
戰國時,戰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飽讀兵書,能健談用兵之道,連父親也難不倒他,自認為是天下無敵。趙奢認為他是紙上談兵不知交通。后來趙奢死了,趙括頂替廉頗帶兵,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趙王堅持,趙括在長平之戰中損兵40萬。
(七)三令五申
孫武流寓于吳,吳王想試試孫武的軍事才能,就將180名年輕宮女交給孫武操練。孫武將宮女分作兩隊,讓吳王的寵姬當隊長。孫武向宮女們交代了口令之后擊鼓傳令,宮女們一陣哄笑,隊伍亂成一片。孫武再一次下達命令,宮女們只覺得好玩,根本不聽命令。孫武說號令既然已經明白又不聽令,這是頭領之罪,下令將兩名隊長處死。吳王急忙叫人傳令不能斬殺王妃,孫武仍然殺了兩個王妃。然后,孫武重新操練宮女,這回沒人敢不聽號令了。
(八)圍魏救趙
戰國時,魏軍圍困趙國京城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趙。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趙國的邯鄲,孫臏主張引兵去圍攻魏國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這樣,不但能解除趙國的圍困,還能使魏軍疲勞不堪。田忌采納了孫臏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軍聞訊急忙撤回圍攻邯鄲的部隊,星夜回軍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齊軍以逸待勞迎擊魏軍。魏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
(九)胡服騎射
戰國時,趙國國君武靈王決心變革圖強。武靈王見胡人(少數民族)身著窄袖短褂便服,騎著戰馬,邊跑邊射箭,行動迅疾,十分靈活,便決定向胡人學習,改革士兵服裝,發展騎兵。不到一年功夫,趙國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經過南征北戰,趙國成了當時有數的強國之一。
(十)杜漸防微
漢和帝劉肇即位后,竇太后掌權,她的哥哥竇憲被封為武陽侯,權力越來越大。丁鴻直言不諱地對劉肇說大將軍武陽侯竇憲儀仗太后的勢力,包攬朝政,這是朝廷的隱患要及時清除。漢和帝采納了丁鴻的意見,罷免了竇憲等人的'官職。
(十一)大公無私
春秋時期,晉平公問大夫祁黃羊誰擔任南陽縣令合適,祁黃羊推薦解狐,晉平公問他怎么推薦仇人,他說任人唯賢,解狐不負眾望。朝廷缺一個軍中尉,祁黃羊推薦兒子祁午,祁午也干得相當出色。孔子說祁黃羊推薦人才真是大公無私。
(十二)完壁歸趙
戰國時代,秦昭王欺騙趙國說,愿用15座城池換取趙國的和氏璧。趙惠文王不敢拒絕,但又怕上秦國的當,這是趙國大臣藺相如自愿請命帶保玉到秦國完成換城任務。臨行時他對趙王說:“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完壁歸趙”。
隨后藺相如到秦國獻了璧,但見秦王沒有換城之意,就憑自己的機智和勇敢,把和氏璧從秦王手里要回,派人送往趙國,并入宮指責秦王不講信義,秦王知璧已經回趙,便無可奈何,只好送藺相如回國。
(十三)濫竽充數
據《韓非子》記載,齊宣王愛聽吹竽,又好講排場。為他吹竽的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這三百人一齊吹竽給他聽。有個南郭先生,根本就不會吹竽,看到這個機會,就到齊宣王那里去,請求參加這個吹竽隊。齊宣王就把他編在吹竽隊里,并且給他很高的薪水。這位根本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每逢吹竽,就混在隊里,拿著竽裝腔作勢。這樣一天天混過去,不曾被人發現。
等到齊宣王死了,齊泯王接替王位。他和齊宣王不同,不喜歡聽大家一起吹竽,而是喜歡叫吹竽的人一個一個地來吹給他聽。南郭先生聽到這個消息,只好逃之夭夭,不敢再冒充吹竽人了。
(十四)樂不思蜀
三國時期,劉備占據蜀地,建立蜀國。他死后,兒子劉禪繼位,又稱劉阿斗。劉禪昏庸無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國就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號,并將他遷居魏國京都許昌居住。
魏王自己也無實權,掌大權的是司馬昭。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當著劉禪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劉禪隨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非常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他一點兒也不想念蜀國。
人們根據這個故事,引申出“樂不思蜀”這個成語,來形容有些人安于現狀,樂而忘返。還形容有些人樂而忘本。
(十五)揠苗助長
從前宋國有一個農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長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憂憂。有一天,他又荷著鋤頭下田了,他覺得稻苗似乎一點也沒長大,于是苦心思索著有什么辦法可以使稻子長高一點。
忽然,他靈機一動,毫不猶豫的卷起褲管就往水田里跳,開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點。傍晚,農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為聰明的杰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訴他太太說:“告訴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個好點子,讓咱們田里的稻苗長高了不少。”
農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兒子到田里去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兒子聽到家里的稻子長高了,興奮地飛也似的跑到田里去看。這時,他發現稻苗是長高了,但是卻一棵棵低垂著,眼看著就要枯萎了。
非常有道理的簡短故事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的那么美好,但也不會像你想的那么糟。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非常有道理的簡短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非常有道理的簡短故事1:猴子的執著
在亞洲,有一種捉猴子的陷阱,他們把椰子挖空,然后用繩子綁起來,接在樹上或固定在地上,椰子上留了一個小洞,洞里放了一些食物,洞口大小恰好只能讓猴子空著手伸進去,而無法握著拳頭伸出來,于是猴子聞香而來,將它的手伸進去抓食物,理所當然地,緊握的拳頭便縮不出洞口,當獵人來時,猴子驚慌失措,更是逃不掉。沒有任何人捉住猴子不放,它是被自己的執著所俘虜,它只需將手放開就能縮回來。
心中的欲念使我們放不下,內心的欲望與執著,使我們一直受縛,我們唯一要做的,只是將我們的雙手張開,放下無謂的執著,就能逍遙自在了。
非常有道理的簡短故事2:五枚金幣
有個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內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動了。爸爸就從兜里掏出5枚硬幣,把一枚硬幣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說:“人生有5枚金幣,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現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點點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來,這樣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們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將來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著,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讓你的金幣沒有用就扔掉。”在父親的鼓勵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長大后,阿巴格離開了家鄉,成了一名優秀的船長。
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澤地。
非常有道理的簡短故事3:虛擬經濟
兩個人賣燒餅,每人一天賣20個(因為整個燒餅需求量只有40個),一元價一個,每天產值40元。后來兩人商量,相互買賣100個(A向B購買100個,B向A購買100個),用記賬形式,價格不變,交易量每天就變成240元。——虛擬經濟產生了
非常有道理的簡短故事4:不要隨便占別人的便宜
富婆牽狗散步,路遇乞丐。她傲慢地奚落乞丐:“你管我的狗叫聲爸,我給你一百元!”乞丐說:“我要是叫十聲呢?”富婆開心地:“我給一千!”乞丐當即沖狗喊了十聲“爸”,引得觀者如云。眾目睽睽下,富婆只得掏錢給他。乞丐接錢,連聲喊:“謝謝媽!謝謝媽......”
墨者說:這世界有時候就是這樣,你善良, 別人都來占你便宜。你邪惡,反倒是人人都來討好你。對于欺負你的人,你唯一的報復辦法,用不同的方式,同樣的態度還擊一下,表示你對自己的尊重。同時,你要記住,不管你曾經被傷害得有多深,總會有一個人的出現,讓你原諒之前生活對你所有的刁難。
非常有道理的簡短故事5:一味的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未必是好的結果
有一個黑人困在沙漠中三天都沒水喝,就在他快死的時候,他向上帝許三個愿望,第一個是下輩子能天天有清水喝,第二個是下輩子能成為白種人,第三個是下輩子能天天看女人的屁屁。上帝答應了他,于是他下輩子就變成馬桶了!
墨者說:一味的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未必是好的結果。相反,如果一個人為了他人多著想,一切順應天理,天也會順著自己。你要的未必你要的到,即使上帝也懂得你的貪婪都是坑爹坑自己。
非常有道理的簡短故事6:不要隨便的侮辱別人
某男于酒吧邂逅一美女:“能和你談談嗎?” 該女竟高叫:“不,我不和你睡覺!” 整個酒吧的人都把目光盯在他倆身上,該男非常尷尬。過會兒,該女走來低聲道:“我是心理系學生,剛才是試驗一下人們在尷尬情況下的反映。” 這時,該男高叫:“兩百?太貴了!”
墨者說:被特別在乎的人忽略、會很難過,更難過的是你必須要裝的若無其事。但被陌生人隨意的侮辱,那就該把自己的智商提高一點。為什么不去反擊呢?只是,你需要掌握時機和方式,前提是你不會發怒。
非常有道理的簡短故事7:詩的妙用
在西方,作家們談起詩的妙用時,總喜歡講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寒冷的冬天,紐約一條繁華的的'大街上,有一個雙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掛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自幼失明”。有一天,一個詩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詩人乞討。詩人說:“我也很窮,不過我給你點別的吧。”說完,他便隨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寫了一句話。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后來,他又碰到那詩人,很奇怪地問:“你給我寫了什么呢?”那詩人笑笑,念那牌子上他所寫的句子道:“春天就要來了,可我不能見到它。”
非常有道理的簡短故事8:禮物
一個佛陀在旅途中,碰到一個不喜歡他的人。連續好幾天,好長一段路,那人用盡各種方法污蔑他。最后,佛陀轉身問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禮物,但你拒絕接受,那么這份禮物屬于誰呢?"那人回答:"屬于原本送禮的那個人。"佛陀笑著說:"沒錯。若我不接受你的謾罵,那你就是在罵自己?"那人摸摸鼻子走了。
只要心靈健康,別人怎么想都影響不了我們。若我們一味地在乎別人的想法或說法,就會失去自主權。
非常有道理的簡短故事9:送外賣
一女同事,瓜子臉,長腿細腰,還算女神吧,昨天,她老公給她送飯,也沒說話放下就走了。
一新來的男同事問:剛才那男人是誰啊? 她回答說:送外賣的。新來同事又問:怎么沒給錢?她說:不用給,晚上陪他睡一覺就好了。新同事瞬間凌亂地看著她,沉默了。
第二天,這個新男同事給她帶了午飯! 還是三菜一湯。
啟示:商業模式不可簡單的模仿,別人的模式一定有其前置的條件和準入標準,模式復制前一定要做到信息對稱。
非常有道理的簡短故事10:不要嘲笑別人的外表
馬在沙漠里碰見了駱駝,馬嘲笑駱駝 的背說:"嘿,老兄你的背真丑!"駱駝 沒有理馬只是繼續趕路。最后駱駝走出了 沙漠,馬卻再也沒有出來,看著馬的尸體 駱駝笑了。
——不要嘲笑別人的外表,不然說不定哪 天你就會成為了別人的笑話。
非常有道理的簡短故事11:三國往事
關羽沖進帳來:“被包圍了,大哥快走!”
劉備:“云長,幫我斷后!”關羽手起刀落把劉禪砍成兩截。
劉備:“尼瑪,我說的不是這個!”關羽又砍死劉封。
劉備:“Kao!也不是!”關羽刀光一閃,劉備兩腿間一片血紅……
啟示:沒有理解組織的戰略,執行力強只是個悲劇!
非常有道理的簡短故事12:和強大的競爭對手合作一定要想好退路
獅子邀請狐貍去山谷捕獵,答應把捕 到的獵物一半給它,狐貍想了想就去了。 到了山谷獅子就堵住了唯一退路,把狐貍吃了。
——和強大的競爭對手合作一定要想好退路。
非常有道理的簡短故事13:沒那實力就別玩,因為你輸不起
夏天非常熱,斑馬去河邊喝水,正好 看見河馬在河里玩,斑馬就想它能玩為什 么我不能玩啊。斑馬就跳下去玩,可沒一 會鱷魚就把它咬死了。
——沒那實力就別玩,因為你輸不起。
講道理的簡短童話故事
講道理,就是通過閱讀可以感受到一些啟示。yuwenm小編整理了講道理的簡短童話故事,歡迎欣賞與借鑒。
火星與稻草
一顆小火星掉進稻草堆里,那忽暗忽明的火光點點閃閃,隨時都有熄滅的可能。
“咳,怎么能讓它掉進你們中間來了?這太危險了!”在房角上布網的蜘蛛不禁驚叫起來:“這火是你們的宿敵,一旦燃燒起來,你們都將化為灰燼,快把它滅了吧!”
“看你大驚小怪的,哪有這么可怕。”稻草們表現得漫不經心,指著小火星對蜘蛛說:“你瞧那可憐相,它連自已的命運如何都難預測,還有能力燃燒起來?真是杞人憂天。”
“千萬不能太大意。星火燎原的事例舉不勝舉。快聽我的話把它熄滅了吧!”蜘蛛繼續提醒稻草。
“你顧慮得太多了,”稻草們不緊不慢地回答:“燃燒我們談何容易,那火勢應當要多猛、火焰應當多光亮!象它這樣弱不禁風的'樣子,等著瞧吧,它馬上要自行熄滅了。”
可是沒等多久,稻草們開始驚慌起來,原來小火星正將自己身下的部分稻草慢慢點燃,火光逐漸向旁邊蔓延產生一絲白煙,隨著白煙漸漸增加,潛伏的危機越來越大,沒容稻草們再想些什么,一陣微風吹來,“呼”的一聲,火苗完全燃燒起來,產生的火焰吞噬了稻草堆,越燒越旺,不長功夫,稻草就被燒得只剩下一堆灰燼。
稻草們完全意料不到,自已的命運竟然會斷送在毫不起眼的弱小火星上。
——切勿對不惹人注目的潛在危機掉以輕心,如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一旦釀成大禍,后果將不堪設想!
老虎和小貓
在一片森林里,住著一只老虎和一只小貓,老虎住在山頂,小貓住在山腳。山上的小溪往山下流,正好從小貓家門前流過。它們都過著寧靜而悠閑的生活。
有一天,老虎折了一只紙船,放進小溪里。紙船漂呀漂,漂到了小貓家門口。小貓撈起紙船一看,樂壞了。紙船里面放著一條小魚,紙船的小帆上寫著:祝你每天幸運!
小貓也想折一只紙船送給老虎,可是,紙船怎樣才能漂到山頂上去呢?它想了想,有辦法了。小貓找來樹枝和紙,扎了一只風箏。風箏乘著風飄呀飄,飄到了老虎家門口。老虎一把抓住風箏的線,一看,也樂壞了。風箏上系著個盒子,盒子里面裝著一塊肉,風箏的翅膀上寫著:祝你永遠快樂!
紙船和風箏讓老虎和小貓成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它倆為了一點兒小事吵了一架。從此,山頂上再也見不到飄蕩的風箏,小溪里再也見不到漂浮的紙船了。
小貓非常難過,但它還是堅持每天扎一只風箏,卻不好意思把風箏放飛到山頂,只把風箏掛在樹枝上。老虎也很難過,但它也還是堅持每天折一只紙船,不過呀,卻把紙船放在了屋頂上。
一天傍晚,刮起了一陣陣大風,老虎家屋頂的紙船被風吹進了小溪里,掛在樹枝上的風箏也被風越吹越高。小貓和老虎又驚喜地看到了紙船和風箏,上面都寫著同一句話:對不起。這下,小貓和老虎都開心極了,老虎把所有紙船都放進了小溪里,小貓也放飛了所有的風箏。它們又成了最好的朋友。
小豬發脾氣
小豬胖胖在外婆家認識了很多朋友,有小兔、小羊和小鴨。他們玩得可高興了。分別的時候,小豬胖胖請朋友們明天到他家去玩。他們高興地答應一定去。
第二天,小兔、小羊和小鴨互相約好,一起來到小豬胖胖的家。剛要敲門,忽然聽到胖胖正在大吵大鬧:“媽媽,你賠我蛋糕!”
“好乖乖,昨天你表弟把蛋糕吃了,明天我再給你買。”
“不行!不行!你憑什么給他吃!”
“媽媽并沒錯,你不該發脾氣。”
“就發,就發脾氣,你不賠蛋糕,我就鬧!哇——哇——”小豬胖胖大哭大鬧。
篤!篤!篤!小鴨在敲門。
小豬見了朋友,忙擦干眼淚說:“你們真準時,咱們在一起玩吧。”
“豬媽媽,您好!”朋友們先有禮貌地向豬媽媽打過招呼,然后一齊對小豬胖胖說:“我們是來和你告別的。不尊敬媽媽的孩子,也不會尊重朋友的。你還是自己玩吧。”說完,他們扭過頭,手拉手一蹦一跳地走了。
小豬胖胖看著朋友們遠去的背影,低著頭對媽媽說:“媽媽,我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