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臺的近義詞
[mark_b]
硯臺的相關詞: 硯池、硯冰、硯田、硯友、硯臺、硯石、硯山、硯滴、臺城、臺服
[/mark_b]
硯臺的意思:研墨的文具,有石頭的,有瓦的。
硯臺的拼音:[ yàn tai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臺詞:臺詞(part/dialog/line)是戲劇表演中角色所說的話語。是劇作者用以展示劇情,刻畫人物,體現主題的主要手段。也是劇本構成的基本成分。
【第2句】:硯池:硯池,謂凹形硯。也指硯端低洼儲水處。硯洗凈以后,還須用清水保養,以養硯石之瑩潤。保養施水的方法是:硯池應每日換清水,不可令干;磨墨處不能有水,以防久浸不發墨。
【第3句】:臺服:臺服是臺灣服務器的簡稱,臺灣服務器就是機房在臺灣地區,由在臺灣的機房管理的服務器,區別只不過用的網絡不一樣,一個用的是臺灣的的網絡,一個是用的內地的網絡。
【第4句】:臺鉗:臺虎鉗。
【第5句】:硯滴:往硯臺里滴水的文具。
【第6句】:硯山:硯臺的一種。利用山形之石,中鑿為硯,硯附于山,故名。
【第7句】:臺駕:臺駕,讀音táijià,漢語詞語,敬辭,尊稱對方。
【第8句】:硯冰:yànbīngㄧㄢˋㄅㄧㄥ硯冰硯水凍成的冰。唐周賀《冬日山居思鄉》詩:“背日收窗雪,開爐釋硯冰。”唐賈島《重與彭兵曹》詩:“硯冰催臘日,山雀到貧居。”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録,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第9句】:臺甫:敬辭,舊時用于問人的表字。
【第10句】:臺商:臺商,是當代大陸人對臺灣來到大陸從事商業活動的人的總稱。
【第11句】:硯臺:研墨的文具,有石頭的,有瓦的。
【第12句】:硯田:舊時讀書人以文墨維持生計,因此把硯臺叫做硯田。
【第13句】:硯石:可用來做硯臺的石頭,也指硯臺。
【第14句】:臺城:【第1句】:古代守城拒敵的設備。《墨子·備高臨》:“羊黔者,將之拙者也,足以勞卒,不足以害城。守為臺城,以臨羊黔,左右出,巨各二十尺,行城三十尺。”孫詒讓 間詁:“臺城,即行城也……此行城,編連大木,橫出兩旁,故亦謂之距。”參見“行城”。
【第15句】:臺端:【第1句】:唐代侍御史的稱呼。
硯臺造句:
【第1句】:上方有一方型大硯臺,足有一尺見方,硯池里已有磨好的濃汁,一支磨去四分之一的胳膊粗的上等好墨,擱在硯角上。
【第2句】:韓風笑注意到走過來,連忙停筆擱在硯臺里,用另一張準備好的白紙把畫蓋上了。
【第3句】:米芾有在收藏硯臺,其中有一個紫金硯曾被蘇東坡借,但是東坡因為也太喜歡了,所以就不還了,還跟兒子說要用這個硯來陪葬。
【第4句】:黃廣康曾就此方硯臺請教過多位硯商、硯友,得出的結論都是“這是一方表現如廁的硯臺”。
【第5句】:琢磨,是痛的,我是一塊棱棱角角的方硯臺,一塊好硯,在于它石質的堅美和它潤磨出來的墨香,而不是被磨成一個圓球,任人把玩。
【第6句】:一端硯臺,一支毛筆,還有最近完成的幾副書法,占據了他沉重的天井桌桌面。
【第7句】:蘇秦刺股敬懸梁,鐵棒成針硯臺穿。
【第8句】:房間要保持整齊清潔,墻壁要保持乾凈,自己的書桌要保持整潔,毛筆硯臺要放端正。
【第9句】:過去人們用的墨都是在硯臺上磨出來的。
【第10句】:通幽眼睛一直未睜,微微一笑,提前毛筆放置硯臺之上,言道:善,知善致善,是為上善良,或有用心良苦如真能將這二字放進這一界中,不失為好。
【第11句】:除刻制硯臺外,賀蘭石還被用來刻制成印章、鎮紙、筆架等,http://www.semjishu.com/都是雅致的文房珍品。
【第12句】:因硯臺很大,尚有些余地,鄭板橋說,老先生似還應寫一段跋語。
【第13句】:這方硯臺可有來歷呢!
【第14句】:肇慶還以硯臺、牙雕、骨雕、檀香扇等而聞名。
【第15句】:唐宋時期,硯臺出現了一個輝煌的時期,開始了用廣東端州的端石,安徽的歙石,甘肅臨洮的洮河石制硯臺的歷史,生產了著名的端硯、歙硯、洮河硯。
硯臺的詩句:
【第1句】:銀燈疏影硯臺前《省掖觀梅和宋草堂韻》
【第2句】:硯臺邊《江城子·當年提筆上詞壇》
【第3句】:始見芳香傍硯臺《再和圓機梅絕句》
【第4句】:業在毛錐與硯臺《無題》
【第5句】:似要題詩落硯臺《偶詩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