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記》回來了!當年陪你刷劇的“老友”
自從1994年開播以來,美國電視情景喜劇《老友記》一直受到全球觀眾的喜愛。在中國劇迷們眼中,它絕對算得上是一部室內情景喜劇的巔峰之作,甚至對不少人來說,它還是“打開美劇世界大門的鑰匙”。然而,在2004年大結局播出之后的16年間,《老友記》特別篇的消息屢次傳出,卻又沒有了下文,《老友記》官方更是一直堅稱不會有任何重啟計劃。就在粉絲們已經對“老友重聚”不抱希望時,昨天,六位主演將再度“同框”,共同出演《老友記》特別節目的消息,如平地驚雷,炸響了整個網絡。
圖說:HBO宣布《老友記》主演即將重聚 網絡圖
隨后,劇中的六位主演都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張六人組的合影,并配文“It's ...”(它正在發生……)證實了這一消息。流媒體平臺HBO也宣布,特別節目將在今年5月,與《老友記》全集一同在HBO max上線。
圖說:主演之一詹妮弗·安妮斯頓在社交平臺證實消息 網絡圖
不過,這一次“老友重聚”并不是要給《老友記》拍攝續集,特別節目將會是一段時長一個小時的無劇本演出,不過演出的地點就在當年《老友記》的拍攝地——華納兄弟的伯班克片場24號棚。節目將由本·溫斯頓執導,他還會和《老友記》的執行制片人凱文·布萊特、瑪爾塔·考夫曼和大衛·克萊恩,以及劉瑋主演共同擔任執行制片人,這樣“原汁原味”的安排也讓粉絲們更加期待這部充滿回憶的作品了。
初心
在制作特別節目的消息發出后,女主角“瑞秋”的扮演者詹妮弗·安妮斯頓首先接受了采訪。她回憶起最開始,自己是如何成為《老友記》一員的。
當年,懷著明星夢在好萊塢闖蕩的安妮斯頓,只能接到一些跑龍套的小角色,為了生活,她甚至要去餐廳賣冰淇淋。當拿到《老友記》的試鏡機會時,她卻連拍攝試鏡照片所需的80英鎊(約人民幣700多元)都拿不出,只能找朋友借。不過,一看到劇本,安妮斯頓就愛上了這個故事:“這個劇本非常接近我的個人經歷,也接近紐約這個城市的生活氣息。”
圖說:詹妮弗·安妮斯頓飾演的瑞秋 網絡圖
但安妮斯頓當時沒有想到,她會因為這部劇一炮而紅。現在想來,很多觀眾都認為“瑞秋”這個角色就是安妮斯頓的本色表演,無論劇中還是現實,她都完成了從“丑小鴨”到“白天鵝”的蛻變。當年80英鎊的“初始投資”,如今帶給她的片酬已經超過1億元人民幣。有消息透露,參與拍攝這次的特別節目,每位主演也會拿到大約2000萬元人民幣的片酬。
回想起《老友記》第一季第一集中瑞秋的出場。當時剛剛被妻子拋棄離婚的羅斯正郁悶地說道:“我不想單身,我只想再次結婚。”穿著婚紗從婚禮現場逃跑出來的瑞秋便沖了進來。而一旁的錢德勒則喊著:“我只想要100萬美元!”這幾句臺詞現在想來,似乎有點一語成讖的味道:大結局中,瑞秋從機場跑了回來,與羅斯終成眷屬;現實里,幾位主演的事業也蒸蒸日上,“100萬美元”的目標也早已實現。
圖說:瑞秋穿著婚紗出場 官方圖
重聚
在告別《老友記》的16年里,主演齊聚的機會非常難得,每一次也都會裂開引爆粉絲群體。
2016年2月21日晚,《老友記》除錢德勒扮演者馬修·派瑞之外的五位主演,以及導演之一詹姆斯·伯羅斯曾經集體參加了一檔2小時特別節目,和大家一起重溫了《老友記》中的經典片段。
圖說:五位主演參加節目重溫《老友記》片段 網絡圖
去年,也是《老友記》開播的25周年,六人也私下里在莫妮卡扮演者科特尼·考克斯家舉辦了一次完整的“老友”聚會。當時,安妮斯頓特意開通了自己的賬號,發布了六人共進晚餐的合照。這張照片,一下子吸引了大量粉絲前來“圍觀”,直接導致服務器癱瘓。僅用了短短5小時16分鐘,安妮斯頓就獲得了100萬粉絲的關注,這讓她成為了該平臺有史以來漲粉最快的明星,也說明了《老友記》的號召力絲毫不減當年。
圖說:安妮斯頓特意開通Ins賬號發布合影 網絡圖
有人說,《老友記》之所以長盛不衰,是因為永遠感情不順的羅斯、打扮時髦又善解人意的瑞秋、“大姐大”莫妮卡、神神叨叨的菲比、花花公子喬伊還有古板古怪但又有點可愛的錢德勒,他們就像這個世界的縮影,每個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也有人說:“每次看的時候,都覺得自己是那第七個‘老友’。身邊的朋友就是這樣形形色色又友愛和諧。”
圖說:《老友記》宣傳照 網絡圖
從1994年9月22日第一集首播,到2004年5月6日大結局播出,《老友記》播出的日子里,屏幕外的觀眾也跟著劇中人,在歡笑和淚水中度過十年韶華。《老友記》幾乎成為了一代人的共同記憶——大結局時,光美國本土就有超過5000萬觀眾收看,打破了收視紀錄。如今“老友”有幸重聚,有人重新找回了當年一起討論劇情的網友,有人翻出一直存在電子相冊里不舍得刪的“老友”表情包,有人激動到痛哭流涕,還有人又津津有味地重溫已經看過5遍的劇集……
圖說:粉絲用珍藏的表情包表達激動心情 網絡圖
26年的時光,讓細紋爬上臉頰,讓懵懂變得成熟。當年守著電腦追劇的你,如今有沒有實現那因《老友記》而許下的美好愿望——最好的朋友住在對面,最愛的人就在身邊。(新民晚報記者 吳旭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