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教案四篇
【精選】綜合實踐教案四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綜合實踐教案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綜合實踐教案 篇1
一、課題的提出
今年是孫先生誕辰143周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從11月12日至18日定為孫文化周。學校打算在五年級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到孫故居進行尋找偉人足跡。在上課時,我就把這大好的消息告訴學生,同學們一聽很高興,突然有一個同學大聲說:“老師,孫真正的老家在我們左步村。”同學們一聽就哈哈大笑,我一愣,我也曾經聽到過這么一回事,孫的祖屋在左步村。這時,我靈機一到,頭腦一轉,便說:“既然有同學提出孫的故居是在左步,這一話題很有趣,同學們,你們想參加這個問題的研究么?”我們常常為選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傷透腦筋,怎么就忽視了身邊的資源呢?在課上當我一提出開展以“走進孫氏宗祠 尋找偉人足跡”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時,全班頓時,找到話匣子似的,爭相說著自己的設想,如何分工,如何開展……于是,我們決定以“走進孫氏宗祠 尋找偉人足跡”為課題,開展孫文化周系列的學校、家庭與社會實踐活動。
二、活動對象
本次活動在五年級學生實施。
三、活動目的
1、認知目標:
通過訪談、查找資料、實地考察,進一步了解家鄉風景名勝的分布情況及其歷史和現狀,讓綜合實踐活動走進生活,走進校園,走進教室,讓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快樂。
2、技能目標:
通過小組活動和信息交流活動,豐富學生的文化體驗和感受,提高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研究問題的能力。通過活動,使學生更加貼近與生活,親近與生活,走進生活親自體驗活動的的一種模式,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
3、情感態度:
通過活動,深化孫文化周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創新精神和科學態度,增強學生對家鄉歷史文化的了解,從而產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和自覺保護家鄉風景名勝的具體行動。
四、活動過程設計
(一)成立活動小組
經過討論,按照同學們的興趣和意見,將實踐活動分為四個小組進行,并通過民主選舉,產生各小組長,負責組織本小組成員開展活動。每個興趣小組重點開展一個項目,分別是:
1、孫足跡組:
這些同學分別通過查資料、訪問、調查、寫觀察日記等途徑了解以下幾個有關孫家鄉的問題:
A、以了解同學們對“孫是左步人認識情況”為內容制定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統計結果寫分析和結論。
B、考察孫是否到過左步?
C、孫氏后裔到左步祭祖的歷史證據?
2、宗祠建筑組:
同學們到孫氏宗祠實地考察,并研究以下內容:
A、了解孫氏宗祠的建筑風格。
B、孫氏宗祠的雕刻藝術。
3、孫氏文化組:
這些同學分別通過上網查資料、訪問、調查、考察等途徑了解以下幾個有關問題:
A、孫的家譜?
B、孫子兵法。
C、孫氏宗祠的命名。
4、對聯文學組:
孫氏宗祠里有很多對聯,小組同學收集對聯,并通過查資料、訪問,研究對聯的意思及其價值。
(三)教師進行深入、有效、有針對性的指導
教師及時跟蹤了解各小組進行情況,為他們出謀劃策,當好參謀,并熱心地為他們解決遇到的問題。隨著活動的開展,不斷修正實踐方案,調整活動方式,使活動得以順利進行。各小組要及時將所調查訪問到的內容集中起來,并在小組長的組織下進行分類處理,大家一齊動手操作,交流討論、合作、整理、判斷和處理信息資料,展開探索和研究。指導教師主動向他們了解獲得的信息。
(四)各小組積極進行活動,做好記錄
1、各小組的組長做好帶頭作用,按要求按內容分配組員,力求人人參與。
2、各小組成員及時將活動情況,有趣的見聞和體會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
3、各小組將自己整理好的材料及作品和體會在班上展出,進行小組間的交流。
4、大家討論,以怎樣的形式在全校展出活動成果。
五、活動成果展示設計
(一)激情導入(教師課堂實錄)
師:從將近一個月的調查、研究以及我們所搜集和整理的資料看,我們可愛的家鄉歷史積淀深厚,人文景觀較多,被專家和媒體稱為“偉人故里”,這引起了同學們的關注。于是,我們一起研討并確立了《走進孫氏宗祠 尋找偉人足跡》這樣一個課題。這個課題源于同學們激烈的爭論,孫的故居究竟是哪里?至今,將近過一個月,據我了解,這一個月里,你們可忙壞了!都忙了些什么,有什么收獲和感受,想向大家說說嗎?
師:哪個組先來?這樣吧,和以前一樣,每個組派代表到前面來用大家喜愛的方式自己決定好吧!
(二)各活動小組成果展示
將學生在本次綜合實踐活動收集到的資料和數據進行分組展出。
1、孫足跡組
生1:這個課題一提出,我們小組便討論:究竟有多少人知道孫的祖屋在左步村?有誰會認同這個觀點?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全體小組的同學在陳老師的親自帶領下,進行了一次調查:
小記者:周家銘調查時間:11月6日調查對象:
1、你知道孫是南朗人嗎?
2、孫的故居在哪里?
3、你認識左步村嗎?
4、左步村有三大姓,姓歐、姓阮,還有姓什么?
5、你知道孫到過左步村嗎?
6、你認為孫的故居是在左步村嗎?
在調查的20位學生、20位家長中全部的同學都知道孫是南朗,知道孫曾經到過左步的只有一位家長,沒有人認為孫的故居是左步的,這個結果我們很驚訝,立刻告訴老師。隨后,老師指導我們上網和到左步村調查訪問。
生2:在上網查找中,我們找到了這樣一則報道:
資料:市孫研究中心副會長原孫紀念館館長李伯新:孫,南朗翠亨人,對于任何一個學過中國近現代史的人都是耳熟能詳的,但左步村有孫氏宗祠卻罕有人知。明代洪武初葉,自東莞上沙遷徙于此,距今已有600多年了,然后孫氏家族在這里繁衍生息,直到孫的父親把家遷到百里外的翠亨。建于清末民初年間的雙壯孫公祠一直是孫氏拜謁祖先、舉行慶典的場所。
1912年5月29日,孫攜夫人盧慕貞,女孫娫、孫婉、兄孫眉與夫人譚氏,秘書宋靄玲、戴恩賽等及近衛30人回左步孫氏宗祠謁祖。故鄉人民對于總理的回鄉探訪反應十分熱烈,鄰村的很多相信都趕來,像一睹總理風采,孫所到之處都圍滿了熱情的鄉親。孫氏宗祠張燈結彩,孫在孫式宗祠里會見孫姓宗親,并進行茶話,茶話會后與鄉們會面,并在孫氏宗祠大門口前石級與左步孫姓190多位族親合影;接著,盧太夫人、孫娫、孫眉夫人譚氏等與37位左步老中青婦女合影。由于孫不信迷信,所以不上香,不祭拜,而是熱情和宗親歡敘。
從資料看來,孫真的到過左步村祭祖,而且留下珍貴的照片。
生3: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左步村村委采訪,村里的人談到提起孫家三座祠,村民都引以自豪,隨后我們就參觀了孫氏宗祠、孫文謁祖祠。
采訪者:采訪時間:采訪對象:
我訪問了:孫是左步人嗎?照片
我知道了:
生4:在孫氏宗祠,我們看到很多孫兒子和曾孫到孫氏宗祠祭祖的照片,其中最顯眼的是孫攜夫人盧慕貞,女孫婉、孫女女廷,兄孫眉與夫人譚氏等與537位老中青婦女合影。
結論:孫確實到過左步村祭祖,而且村里都建有紀念孫的“孫文謁祖祠”。
小組將調查和采訪的結果,和原始資料、照片在班上匯報并以總結的形式展示給同學看。
2、宗祠建筑組:
生1:我們這一組的組員主要一個特點就是住在左步村或者在相鄰左步的村子。我們組到左步宗祠3次,主要研究孫氏宗祠的建筑結構。
孫氏宗祠的歷史:左步孫氏大宗祠由于年久失修,內外已有破捐。50年代,由于種種原因被拆。直到 1992年初,孫氏族親為了紀念先祖和孫,于是發起重建。海內外鄉親自愿樂捐,便在左步阮氏大宗祠左側屬孫家的空地動土。二年后建成一座有天井、前后堂、涼亭和庭院,款式有別于古祠的新紀念祠。1993年1月3日竣工,命名為孫文謁祖祠。
這些資料在祠堂奠石查到的。
生2:孫家大祠堂是建于清代,清式的磚瓦木梁花崗巖結構,因為是三進堂殿,所以稱為三座祠。請看照片
生3:我們也對祠堂的石雕和繪畫進行采集,請欣賞:
把相關照片和宗祠寫生的作品,展示給同學看。(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3、孫氏文化組:
生1:我們這一組在孫氏宗祠看到孫氏家譜,但是我們看不明白孫是哪傳的?后來我們通過上網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32656.html找到了孫的家譜。我們將用展板把孫氏家譜畫出來。
生2:在孫氏宗祠里,我們還看到用竹片刻畫的孫子兵法,與此同時我們小組也對孫子兵法進行拓展4、對聯文學組:
生1:提起孫家三座祠,左步人無不引以為榮。因此,在祠堂的對聯里都寫有:
A、“尋根別處須知完水至香山正統開基業敬四海五洲難忘孫氏宗祠,
史冊有標名華竟革命路坎坷倫敦遇險總理一家數代同稱左步頭人。”
B、“發源為汭食采樂安脈韶江西錦世澤,
辟亂南雄隱居東莞支分左步銜流長。”
C、“推翻抵制千秋偉業英雄氣,締造中華萬里山川日月光。”
我們上網查閱和請教了語文老師,基本把對聯的意思翻譯了。這些對聯高度概括孫先生一生并強調他是左步人。
生2:筆是最美的語言,我們通過數據整理,撰寫孫是否左步人的小報告。
(三)心得與感受的交流會
日記、手抄報、作文、畫、電子小報、收集到的活動照片展示
1、圖片展:展示在整個實踐活動中各小組自拍下來的照片。
2、日記展:展示在整個實踐活動中各同學寫下的日記。
3、畫、手抄報、作文展
4、ppt制作課件展示。
5、同心協力制作孫文化展示櫥窗。
(四)開成果展示后教師總結
師:研究、考察了孫氏宗祠,同學們又向大家做了介紹,老師把它總結:孫的故居在翠亨它的理由是孫是在翠亨村出生的,但我們所了解的左步村是孫先生的父親所居住的,孫也曾經到孫氏宗祠問祖,我們也可以說孫的祖屋在左步村,這兩個觀點各有道理。下面就請同學們充分開動你的腦筋,發揮你的想象力,設計一套方案,把孫氏宗祠宣揚開去?把我們方案的收集到得資料遞交到有關部門,讓大家也了解左步村的孫氏宗祠吧!
六、學習評價
評價的重點是學習過程的評價,參照下面的評價表,表一是學生自評表,表二是教師對學生全過程評價表,也是家長評價及意見反饋表。
評價項目具 體 內 容評 價 等 級我對自己的評價:
情感態度①積極參與活動
②主動提出設想、建議
③不怕困難和辛苦 小伙伴們對我的評價:
合作交流①主動和同學配合
②樂于幫助同學
③認真傾聽同學的觀點和意見
④對班級和小組的學習作出貢獻 爸爸媽媽和社區對我的評價:
學習技能①活動方案構思新穎
②會用多種方法搜集、處理信息
③實踐方法、方式多樣
實踐活動①積極動腦、動口、動手參與 老師對我的評價與激勵:
②會與別人交往
③活動有新意
④關注社會、關注環境的意識
成果展示①心得、調查報告等
②表演、競賽、匯報等
③成果有新意
回頭看看,我的感想:
七、總結反思
課題的生成來源于學生一句不經意的話,它來自于學生的生活世界,學生自始至終的參與熱情都很高。從課題的確定,到研究方案的制定,活動的開展,成果的展示,每一個環節都包含著學生的思考和智慧。本案例,從活動形式看,由主題研究到整個活動的各個環節都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參與,充分發揮了學生在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師生之間已初步形成了平等的對話關系。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小組內成員相互分工,又密切合作,教師則適時地擔當了參與者與合作者的角色。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時時迸射,活動熱情前所未有,這在一般課堂上是很難出現的。尤其是在交流匯報中,學生學會了贊美,學會了欣賞,學會了理解,學會了創新,學會了研究,既獲取了知識,又形成了能力,培養了責任感,樹立了價值觀。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次活動,學生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激發了他們的研究熱情,樹立了他們繼續研究的信心。
綜合實踐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葉子,能分辨出它們的形狀。
2、知道各種葉子的特點用途及變化。
3、會用幾種葉子拼出一幅美麗的圖畫,以激發學生熱愛花草樹木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知道各種葉子的形狀及隨季節變化的特點。
教學準備:
課前收集各種葉子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示新課,板書課題
二、讀小詩
當葉子星星點點出現在枝頭的時候,
它告訴我們,
春天來了!
三、認識各種葉子
1、出示各種葉子
(1)說說自己收集的是什么樹的葉子,是什么形狀的。
(2)用“---------的葉子像---------”練習說話
2、互相欣賞各自帶來的葉子
3、說一說:
(1)這些美麗的葉子在不同的季節里,顏色一樣嗎?
有許多植物的葉子,到了秋天就會變色,并慢慢落掉,說出這些植物的名字,再畫一畫。
(2)還有一些植物,它們的葉子一年四季都是綠色的,說出這些植物的名字,再畫一畫。
四、巧手制作坊
1、方法:
(1)把卡紙上的兩張個圓盤分別剪下來,并把圓盤上劃有斜線的部分挖去。
(2)根據落葉樹木的生長特點,把這些樹葉在一年中的顏色變化用彩筆描畫出來,剪下,貼在下圓盤的四個圓圈內。
(3)將上、下圓盤放在墊紙板上,用錐子在圓盤中心處鉆孔,然后用撳扣把兩圓盤整合在一起。
2、學生動手制作,師指導
五、操作與欣賞
1、用手指在做好圓盤缺口處撥動圓盤,看看一年四季中樹葉的變化。
2、同桌比賽:看誰能準確、快速地把四季中樹葉的變化找出來。
3、轉的快的,說得好的獎勵一顆五角星。
4、比一比,誰的.星星多。
六、攜手共享
這么美麗的葉子,能拼出許多漂亮的畫面來,下面我們看一看誰的小手最靈巧。
1、用自己收集的葉子剪拼畫面
2、作品欣賞。
綜合實踐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外出活動的安全常識,知道每個人都應該珍惜生命,懂得安全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2、掌握必要的安全行為的知識和技能,養成在突發事件中正確應對的習慣,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和應急避險能力,保障學生健康成長。
3、培養學生的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當外出考察、游玩或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時,大家一定非常高興。但外出活動,稍不留意也可能造成人身傷害。怎么樣遠離這些危險呢?讓我們一起來研究吧!
二、準備研究的問題
1、針對各種外出活動,同學們準備研究哪些方面的安全問題?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學們一起交流。
2、小組交流想法。
3、開闊思路——外出活動保安全
如:
到野外游玩需注意的安全問題
旅游安全與防范措施
參加實踐活動需注意的安全問題與自我保護
乘車應注意的安全問題
公共場所怎樣保平安
……
把大家提出的問題進行分類,從中選擇自己感興趣且有條件研究的問題進行研究。
4、確定主題
我們小組確定的主題是:
三、開展實踐活動:了解外出活動的安全問題
1、調查
①同學們在外出活動時,遇到過哪些安全問題?大家的安全意識如何?讓我們進行一次調查吧。
②可以在教師的幫助下,把需要調查的問題編制成問卷,這樣便于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
我想了解的問題
1、你在外出活動時遇到過哪些安全問題?
2、這些安全問題發生的原因是什么?
3、你覺得外出活動會存在哪些安全問題?
4、進行戶外實踐活動時,你會先考慮安全問題嗎?
5、到公共場所活動,你會先了解安全出口嗎?
6、在公園、游樂園游玩時……
③整理調查結果,然后和小組的同學共同進行分析。
如:很多同學在外出活動時遇到過摔傷、劃傷、扭傷等安全問題
同學們的安全意識還不強
有些地方的安全措施不到位
2、采訪
到相關部門采訪,了解本地區近幾年小學生外出活動發生安全事故的案例和原因,并作好記錄。(有條件的組織學生課外活動或電話采訪校的綜治副校長)
①討論,確定采訪對象時,要選擇能給我們提供最可靠的信息的人。如:
我們學校的情況可以到校長那兒去了解
這些問題教育主管部門應該最清楚
我們可以到醫院去體采訪
②小組交流確定采訪的內容:
事故情況
事故地點
事故原因
3、交流
通過前面的調查和采訪,同學們有哪些感觸?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進行交流。
綜合實踐教案 篇4
一、活動背景
我發現如今的學生,小報越做越漂亮了,用的紙都是高檔的復印紙、打印紙,小報編制得圖文并茂、色彩鮮艷,代價真是不菲。學生平時用的草稿紙也都是些新的作業本或雪白的好紙。每天放學后,教室地面、課桌抽屜到處都有學生隨便丟棄的好紙張。我問了幾個學生:“這么好的紙被丟棄了,你們不感到可惜嗎?”不料幾個學生說:“紙很便宜,到處都有,扔掉一點沒關系。”于是我利用課間活動讓一些學生就身邊發生的事作了些議論,這為以后進行有針對性的主題研究作了鋪墊。
二、準備階段
1、提出問題
在第一節課上,我讓學生從自己的興趣出發,觀察身邊的事物與現象,把想研究的問題記錄下來,然后填寫《研究意向表》:
研究意向表姓名問題內容我身邊最感興趣的東西或現象我想了解這幾方面的問題建議或要求其中《紙》可能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比較密切,有關紙的研究興趣是學生最集中、票數最高的項目。主題產生了,不等于學生都有積極性和興趣。果然有一些未填寫研究紙項目的學生一臉沮喪。我覺得需要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活動興趣。
2、創設情景
我請同學們打開書包,看一看書包里最多的東西是什么?它們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接著又問:“你可以從哪些方面研究這些看似普通的紙張?”學生紛紛說紙的發展過程,剛才持不同意見的學生發現有關紙的研究也挺有趣的,于是也躍躍欲試提出不少有關紙的研究的問題。興趣激發了,認識統一了,就可以開始確立子課題或研究主題了。
3、確立主題,組建小組
首先由學生自報、自選研究子課題,然后,學生自由組合建立小組。子課題確立后,學生便根據自愿原則組成研究小組。有的小組人太多,有的小組人太少,有的孩子哪個組都不歡迎,有的組上課還好好的,下課又說要散伙,要求重新組合,事情還真不少。我就積極找學生談話,幫助調整、疏導。小組成立后,選負責人,互抄通訊地址,討論小組活動計劃并填寫計劃書。我們的計劃
我們小組的名稱組我們小組的成員織我們的小組長我們的指導老師研我們研究的題目究我們打算研究的內容有內我們小組成員的分工容我們的建議和要求
三、實施階段
確定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紙的發展歷史,紙的原材料和加工過程,紙的簡單工藝及制作方法。
(2)能力目標
感受探究學習的一般過程,學會搜集,分析,整理關于紙的資料;能用舊報紙等廢紙做做再生紙,用各種紙張通過剪,折,刻,編,拓等方法制作簡單的紙工藝品;培養學生善于合作,主動參與,大膽展示及公關活動的能力。
(3)情感目標
感受并喜愛紙文化,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初步形成惜紙、愛紙的習慣及樹立保護資源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