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到哪里去了教學課件
水到哪里去了教學課件
一、教學內容:
冀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8課教學內容。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實驗觀察蒸發現象,并分析蒸發要吸收熱量的科學道理。
2、培養學生樂于探究,能與同學交流自己的研究方法。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什么是蒸發。
三、教學重難點:
通過實驗活動切實認識到蒸發要吸收熱這一科學現象。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分析蒸發要吸熱這一科學原理。
四、教具:
溫度計2支,水杯(冷熱水),毛巾一塊。
五、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今天來到這里和同學們一起上課學科,認識你們老師感到非常榮幸,為了表達我此刻的心情,我用水給大家作一幅畫(在黑板上畫一個笑臉)。看到了嗎?老師現在是什么樣的心情?
2、請同學們仔細看,這幅畫是會變化的,你發現了什么?黑板上的“笑臉”的水跡哪里去了?
3、揭示課題:今天我就來研究《水到哪里去了》。
(二)合作交流:
1、小組討論:①你看到水是怎樣跑掉了?②這說明水變成了什么樣物質跑掉了?
2、交流討論結果。
3、思考:①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蒸發?②水在什么溫度條件下變成水蒸氣的。
4、教師小結:通過觀察我們知道:“水在常溫下,會慢慢地變成水蒸氣飛散到空中,這種現象叫蒸發。
板書:水→水蒸氣
(蒸發)
5、聯系生活舉例:①我們周圍還有哪些水蒸發的`現象?(生討論)②你能解釋洗過的衣服.新收獲的玉米為什么會干的?
(三)實驗探究
1、談話:其實,蒸發就存在于我們的身邊,而且在時刻發生著。今天,我們大家就來體驗一下蒸發的感覺。
2、體驗蒸發特點
(1)小組活動:①用手指蘸少量溫水,抹在腦門或手背上,仔細體會有什么感覺?②出示兩個同樣的溫度計,分別記下當時所顯示的溫度,將其中一支地溫水中醮一下,取出仔細觀察兩支溫度計的變化這說明什么?你能解釋這種現象嗎?
(2)交流:說說你的感覺。結合你的感覺,說說你發現蒸發有什么特點?
(四)歸納總結:
蒸發和沸騰都是水從液體變成氣體的現象,在這個變化過程中要吸收周圍熱量。
液態→氣態 (沸騰)
(吸熱)
(五)應用拓展
(1)其實不不止是水能夠蒸發,所有的液體都可以蒸發。你還能說說其它液體的蒸發的例子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2、你洗過澡嗎?剛剛從水里出來,身上有什么?有什么感覺?為什么?
3、炎熱的夏天在地面上灑些水
有什么感覺?
4、曬鹽是利用了什么原理?
課堂檢測
1、蒸發:
2、勤于思考善于判斷:
(1)水蒸發的快慢只與其溫度有關()
(2)常溫下水是不會蒸發的( )
(3)兩杯溫度相同的水,它們蒸發的快慢也一定相同。( )
(4)把手指弄濕,手指會感到涼,是因為水蒸發時吸熱()
3、認真思考巧填空:
(1)()和()都是從液體變成氣體的現象,在這個變化過程中,都要( )熱量。
(2)蒸發是()態轉化成 ( )態。
(3)水的表面積越( ) ,水蒸發的就越快。
4、簡答:
發燒時用酒精擦身有什么作用?為什么?
六、板書設計:
水→水蒸氣(蒸發)(沸騰)
↓ ↓ ↘ ↙
液態→氣態(吸熱)